马谡为后世所熟知,盖因其丢失街亭,致蜀汉第一次北伐失利,而为诸葛亮所斩杀。此《三国演义》所谓“挥泪斩马谡”一节。这是真的吗?或者说,历史上的情况是这样的吗?
诸葛亮用马谡为先锋,而马谡在街亭为张郃所败,这是确凿无疑的。败回来以后的结局,《三国志》却有三种不同的记载。《诸葛亮传》里说的是“戮谡以谢众”,杀了。《马良传》里关于马谡的两段记载,对马谡之死的描写是“谡下狱物故”,死于狱中;且马谡死后,“亮为之流涕”。“挥泪斩马谡”,应当是罗贯中综合上述两种说法的文学加工。另据《向朗传》所说,马谡兵败之后跑了,“谡逃亡”,向朗因为知情不报还受了处分。
同一事件,同一部史书里何以会有三种不同的说法?马谡兵败后身死,未知敌国的魏是否探得消息,但马谡如何死,绝非魏在当时所关心的重点。在蜀而言,马谡事件毕竟不是光彩的事,定然不会大书特书,甚至多有讳言。如此,双方都很难留下确切的文字材料,多种说法,大概率是从蜀军方流传出来的一些纷纭传言。陈寿写《三国志》时,三家早已归于晋,距此战已逾半个世纪,面对收集来的材料,他恐也拿不准哪条确真,于是在不同人的传里采用不同的说法,以能有力佐证本传人物的形象而又不至前后矛盾为基本原则。
有几个问题可以讨论一下。
一、诸葛亮为何要用马谡?
其一,有交情。诸葛亮和马谡之兄马良关系甚密,二人是称兄道弟的。刘备在荆州的时候,二马已来投。早先和诸葛亮是否相识不知道,但从此时算起,他们也是老交情了。其二,有才情。马氏兄弟五人,并有才名。马谡其人,更是一个军事理论的天才,他的很多见解独到、深刻、全面,这一点诸葛亮很认可,乃以之为军事顾问。据《襄阳记》说,诸葛亮收降孟获、恩服南蛮的战略方针就是马谡谋划的,可见马谡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人。其三,有感情。马良死的时候三十六,作为马氏兄弟中最杰出的一个,对他的英年早逝,诸葛亮于公于私、于情于理,定然都是深为痛惜的。夹杂着种种复杂的感情,加之马谡确是可造之材,诸葛亮如何能不去培养马谡呢?《襄阳记》说,马谡临死的时候给诸葛亮上书言道:“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马谡为马氏幼弟,年龄或甚小于马谡及诸葛亮,长兄如父,情同父子,其理如此)……”我们甚至可以推断,马谡的政治理论和军事思想,很大程度上和诸葛亮是不谋而合的,诸葛亮或果有此子类我的感觉。刘备临终嘱咐诸葛亮,谓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不以为然,或许正是这种情愫之下,因蜀国人才匮乏,诸葛亮求才若渴。其四,有私情。非男女私情,乃是私心里不可为外人道的情形。私心也是公心,是为了政令于一,统一指挥。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出师北伐,大家都以为先锋当用魏延、吴壹这些多有作战经验的将领,可诸葛亮却力排众议,简拔了马谡。为什么不用魏延、吴懿?功臣外戚,其背后蜀国各利益集团盘根错节,不好指挥。不论为了当前行动,还是出于长远考虑,诸葛亮都要培养自己人。
二、后世各家所论,多有采用诸葛亮下令杀了马谡的。我也比较倾向于这个说法。诚如是,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斩马谡?
诸葛亮自己的解释是,申明法度,令行禁止。仍然是《襄阳记》的记载,蒋琬到汉中,问诸葛亮,天下未定而杀智谋之士,岂不可惜?诸葛亮回答,用法须明,“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耶!”不仅是法律军令层面,诸葛亮甚至把这件事上升到了关乎统一大业的高度。
习凿齿论及此处,对诸葛亮的用人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诸葛亮身为宰辅,不仅应广揽人才,还要量才而用。听刘备的,马谡初即不当用,诸葛亮一意孤行,此为用人不当;既已用则不当杀,蜀国本就人才少,杀俊杰而不得不用庸才,是为不智。以此论之,习凿齿以为,诸葛亮治下的蜀国难以北伐成功,是合情合理的。
愚意以为,诸葛亮用马谡的原由如前文所论,诸葛亮之必杀马谡,亦可料想。申明法度是一定的,因前番力排众议,弃魏延、吴壹而用马谡以致街亭丢失,北伐失利,必须要有个交代。不杀之无以服众,魏延、吴壹及其支持者不服,军心不稳,甚有哗变之虞。对北伐,蜀国国内本就有不同声音,悠悠众口,祸从中来,杀马谡是为了堵反对派的嘴。
三、杀马谡,诸葛亮为何要流泪?
亲自下令杀掉自己一手培养的才俊,那种心里的痛苦,或许只有诸葛亮自己才知道。如蒋琬所言,实在是可惜!可惜在何处呢?
其一,惜其才华。
其二,惜其年轻。
马谡的才华与年龄,诸葛亮着力培养,未必没有将其作为接班人的考量。统一大业,诸葛亮或觉很难在他在一代完成,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蜀汉。诸葛亮《隆中对》时已然清晰规划,需待敌国有变,一个潜在的条件是,敌国衰落时,自己一方仍需保持清明强劲的势头。皇帝不能换,那么下一代宰辅的人选就尤为关键。诸葛亮胸中所谋划的宏伟蓝图,能照本施行的,马谡也,至少诸葛亮是这么认为的吧,如今不得不亲手撕碎,可惜可惜!
统观诸葛亮之用马谡,有主观意图也属无奈之举。深深期许,期许过高,终究是马谡眼高手低,辜负了诸葛亮的深情厚意。军中失一智士,诸葛失一臂膀,蜀汉失一未来的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