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城市故事想法散文
茶园旧梦,那一缕割舍不断的乡愁

茶园旧梦,那一缕割舍不断的乡愁

作者: 秋水恋落花 | 来源:发表于2019-05-29 10:43 被阅读0次

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 黄庭坚《品令·茶词》

源于工作需要,最近写了几篇关于茶的文章,不明就里的朋友问我:“什么时候成专家了?”

听着我就倍感惭愧,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秋水仅仅是一个勤劳的搬运工罢了,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用自以为有趣的方式传播而已。

万万不敢辱没“专家”两字。

说来惭愧,打小就跟茶结缘,却也只是浅尝辄止。

记得小时候家里的后山就是一片小茶园,算起来也有四十几垄。

那个年代还叫生产队,茶园按人头分配,我家分了三垄。

正巧舅舅当队长,偷偷给了照顾,让我家抽到了最中间的位置(抓阄),因此也体验了一把“我家有人”的优越感。

与我记忆中的场景大抵相似!

每到阳春三月,家家户户老小出动采茶,木头椅子、菜篮子、袖套、草帽......,小小的茶园被点缀得色彩斑斓。

那时候常用的草帽、椅子

最高兴的还是我们一帮小屁孩,茶叶倒是没采几两,躲猫猫、老鹰抓小鸡这样的游戏却玩得不亦乐乎。

大人们相互高声寒暄,隔着十几垄的距离也能谈笑风生,现在想来母亲的大嗓门应该就是如此练成的。

我家有三垄地,母亲每次采得却不多。

一来是人手不足,父亲在外工作,我还年幼,尽调皮捣蛋去了;

二来母亲采茶特别讲究,只采嫩芽,毕竟家里人少,即使采得不多也足够日常用度,更何况,村上的邻居们每次都会将做好的茶叶送我们一些。

大人们采完茶准备回家,我们一帮熊孩子就开始鬼哭狼嚎了,被“"活闹子”(茶树上绿色的小毛虫)弄得一身的坨。

童年噩梦之一,直到现在想起还会起鸡皮疙瘩。

这时候,母亲们便蘸着口水往各自的小孩身上涂抹。还别说,真的有效果。

不过,小孩终归记吃不记打,第二天依然在茶园里闹腾,再一次的鬼哭狼嚎。

我的记忆中,母亲是个有点“笨”的人。

茶叶采摘回来要放到铁锅里翻炒,母亲经常性的要么炒生了、要么炒过了,总是拿捏不好火候。

我总是抢着烧火,倘若不是灶台太高,恨不得自己抢了锅铲学大人的样子。

柴火饭的味道令人着迷。

然而烧火也是一门技术活,到我手里没一会功夫,熊熊燃烧的灶膛最后都会以浓烟滚滚结束,我也被熏得眼泪鼻涕双流。

或许,母亲炒茶炒得不好跟我烧火也有莫大的关系。

看着炒熟的嫩芽、闻着清新的茶香,我早已经挽起小衣袖在一旁等待。

其实揉茶是个苦差事,刚出锅的茶叶滚烫得紧,然而只有这个时候揉捻出来的茶味最好,茶形也最是漂亮。

乡下人也没太多讲究,反正都是自己做了自家喝,拿了平常洗衣的木盆、搓衣板清洗干净后,权当揉捻茶叶的工具,或者直接就在木盆中操作。

木盆的作用太多了,洗澡、洗衣、洗菜......

不过,母亲从来都不允许我帮忙。

那时候不懂事,只以为是怕我把事情搞砸,长大了方知道是对我的保护。

然而,我却不是乖巧听话的孩子,趁她不注意就把手探到茶堆里,烫得哇哇大哭。

母亲一边狠狠地骂我“活该”,一边将我的小手放在嘴边吹,直到我安静下来。

等到揉捻得差不多,茶叶也变凉了,在母亲的应允下,我终于有了“上手”的机会。

可是以我那样的年纪哪懂得揉茶叶,最后的结局,往往都是满头满脸的茶汁、一地的茶叶、浸染得发黑的双手和少不了的一顿责骂。

手上的茶渍特别难清洗。

揉捻成型的茶叶需要晾晒,架起门板铺上报纸或者一个小小的簸箕,“晾晒场”便俨然成型。

等茶叶晒到七、八成干,母亲又将茶叶连着报纸转到灶台上,进入“熏制”的最后环节。

也不需要另起炉灶,做饭的灶台自然能烘焙到位。

另外,燃烧柴火散发的木头香气被茶叶吸附,做好的茶叶有一股特别的柴火味道。

一顿饭菜做好,茶叶的“熏制”也接近尾声,摊凉了放置到一个瓷坛中就可以泡着喝了。

农闲时,邻居们来串门,总是会扯几把自己家种的毛豆,大家聊着天剥了新鲜的豆子,跟母亲新做的茶叶一起煮,放盐、加入姜末,煮开一锅散发着浓郁的“姜味豆香”的新茶,一起品尝。

总觉得吃不到以前那么好吃的毛豆了。

大人们每人捧一碗,却没有我们这些小孩的份,或许是怕我们烫着。

我们只好眼巴巴的看着、等着,等父母们喝完了茶水,我们便抢了茶碗吃豆子、茶叶,在我们老家也叫“接茶脚”。

吃得欢了,还抢没有被“接茶脚”的大人们的茶,父母们也不太在意,最多笑骂一句“没一点礼貌”,打几个哈哈又径自去聊他们的家长里短。

很多年没有用过这样的茶碗了。

这样煮出来的茶,在我的记忆里是一种绝味。

鲜嫩的豆子被煮得爽嫩酥滑,和着新茶、生姜能咀嚼出一股“鲜香甜辣”的味道。

小孩子肚皮浅,虽然占得多却又吃不完,最后还得靠大人们回过头来接我们的“茶脚”。

这样煮出来的茶,带着我童年的回味。

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记忆犹新,仿佛还有大人们在耳边谈笑风生,一帮小孩子缠着大人抢夺茶碗,口齿间还有那股特别的味道。

虽然有很多年没有再喝到过,但是直到现在,我还深深地记得那碧绿清澈的茶汤,能一眼瞧见嫩绿的青豆跟浅黄的茶叶沉在碗底;

碎碎的姜末起落浮沉,像是自由飞舞的精灵,新茶淡淡的柴火味、酥甜的豆香、热辣的姜香交织出“故乡”特有的味道。

后山的茶园已经荒芜,再也没有亲友邻里攀谈、采茶的热闹景象,儿时的玩伴也五湖四海的在外闯荡,孩子们也不会“接茶脚”,那样不卫生......

时过经年,记忆中的那碗新茶煮豆,依然在我脑海浮现,散发着童年的味道、回忆的味道、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和远方的故土中,将乡情、乡韵、质朴、纯真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掩之唇齿,藏于岁月,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到底是茶味,还是乡愁!

相关文章

  • 茶园旧梦,那一缕割舍不断的乡愁

    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黄庭坚《品令·茶词》 源于工作需要,最近写了几篇关于茶的文章,...

  • 正翔语一百贝35丨苏河腌豇豆,那一缕无法割舍的乡愁

    本文作者:云飘碧天 扫描原文:苏河腌豇豆,那一缕无法割舍的乡愁 正翔语:一百贝35丨苏河腌豇豆,那一缕无法割舍的乡...

  • 乡愁

    理,一缕春风 剪去我,多余的发梢 可怎么也剪不断,那一缕乡愁 剪不透异乡这一弯明月 那一枚乡愁的种子,深植入皮肤 ...

  • 余光中带不走的乡愁

    余光中走了, 带着他的那一缕乡愁。 余光中走了, 他的那一缕乡愁, 留在许多人的乡愁里。 乡愁如水, 潺潺流在诗歌...

  • 苏河腌豇豆,那一缕无法割舍的乡愁

    前天去多特蒙德市中心,无意中碰到了一个邻县的老乡,听着那久违而又熟悉的乡音,心里莫名亲切。 来德国快五年了,由于我...

  • 多少游子天涯浪,潸然泪下珍藏留(外三首)

    ——读超伽作家蒋坤元老师珍藏云飘碧天的美文《正翔语一百贝35|苏河腌豇豆,那一缕无法割舍的乡愁》 苏河腌制豇豆子,...

  • 那一缕乡愁

    小时候,故乡东边的铁路旁有一片菜园,菜园紧挨稻场的这边长着一些不知名的高大的野草植物。 上面有时候会结出一些奇怪的...

  • 那一缕乡愁

    大年初二,安排好各家的娃,我和妹妹跟着妈妈回娘家。就像小时候妈妈带我们去姥娘家一样。 妈妈提前跟小姨去了姥娘家,我...

  • 西观古会,割舍不断的乡愁

    在铁镰山之上,乳罗山之下的西现村,流传下来一条不成文的习俗,其它村都是过了正月十五,就算把年过完了。而西观村则不同...

  • 乡愁

    乡愁 文/零度晶晶 ​乡愁是父亲门前的两棵垂柳 乡愁是故乡清晨的那一缕炊烟 乡愁是和玩伴回忆一起走过的路 乡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茶园旧梦,那一缕割舍不断的乡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se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