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月一次的《论语新解》共读书活动了,对于这部典籍,课题组的所有成员都有一种莫名的崇尚和期待,崇尚孔子的高阶思维,期待每一次思维碰撞溅起的闪亮火花。再加上课题组又融入了一些新成员,大家相聚一处,营造的讨论氛围更增添了愉悦、温暖和浓烈的味道。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九期课题组教研侧记活动主题:共读《论语新解》
活动内容:学而篇
(十三)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十四)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十五)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十六)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主讲人:明佳丽
活动形式:一人主讲,小组共同探讨
活动过程:
一、主讲学而篇(十三)
1.有子生平简介:
有子,名若。据《孟子》、《史记》等记载,孔子去世后,弟子们思慕孔子,曾因有若似孔子,而群起推举其为师,并以师礼事之。但是不久,弟子们先后提出两个问题,有若皆不能回答,遂被赶下位来。
有若为众人所推举为师,说明其确有卓异之处。据《孟子》记载,有若认为孔子在人群中好比“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宣称“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於孔也。”可见有若知人也。因此,孟子所谓的有若“似圣人”,非指相貌,而是指他在思想上非常接近孔子。
有子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即以孝敬父母,敬重兄长作为实行仁爱的根本所在。
现实社会的治乱兴衰是孔子儒学关注的重心所在。孔子认为,社会的和谐有序,有赖人人修己守礼。要实现这一点,必须人人做到“仁”。就“仁”的实现而言,孔子指出,“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应自孝亲入手,培育仁爱之心,由此向外推衍,进而守礼尊君,社会秩序遂得到有效保障。显然,有若此论,正深得孔子思想的精微。
2.有子之言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按有若之意,守信与谦恭固然为美德,但也不可绝对化,而应分别以义、礼加以规范。信须视义而行,因此孔子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即谓其不识大义、大体;至孟子则径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有若之言,正与孔、孟相合。同样,谦恭也不可过度,否则会沦为虚伪、献媚,遭致耻辱。故恭敬也必须合乎礼的要求,才能真正赢得他人尊重。有若此言的深层,实际亦蕴涵其对儒家中庸之道的深刻体认。
故事一:
当年孔子也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情。根据《史记》里面「孔子世家」的记载,有一次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到卫国,经过一个地方叫蒲地,蒲公英的蒲,蒲地。正好赶上那个地方的官员,是公叔氏想要凭据蒲地谋反。他们见到孔子来了,就把他围困起来,然后逼着孔子,说:「如果你们答应不要到卫国去,我们就放你们走」。因为他们这些谋反的人怕孔子到了卫国向卫国国君报告,说他们有谋反,他们就会被惩罚。所以他们不让孔子去卫国,除非让他们发誓。让孔子发誓,孔子发誓说不去卫国才放他们走。结果孔子就发誓,说保证不到卫国去。这些想谋反的人大家都知道孔子是一个很守信的人,既然他发誓了,他们就放心了,于是就把孔子放出去了。结果孔子还是去了卫国,子贡这时候就不解了,就问孔子,说「你刚才发的誓,怎么可以违背」?孔子就回答说:「被逼着发的誓,神是不听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不必去守这个信。为什么?因为这种誓言,在被逼迫的时候所发的誓言是不合宜的,所以是可以反复的,可以推翻。
故事二:
在《庄子》里面有记载。尾生跟一个女子约会,在桥下相见,结果后来这个女子没有来,那个河又发大水,这个时候尾生为了守信,竟然抱着桥的柱子,不肯离去,最后就被大水淹死了。这段故事也在《史记》里有记载。像这种事情,尾生确实是守信,可是他没有「近于义」,他不合宜。一个,他这种为情而死,本身属于不孝,「身有伤,贻亲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他这种死,只是为了儿女的私情,不是真正为了救国救民那种道义,所以实在是不值。这种信就不是近于义,不合宜。结果这类的故事还反倒被后人去歌颂,有一个成语叫「魂断蓝桥--尾生抱柱」,就是讲尾生死在这个桥柱,抱着桥柱死在水里的事情。那实在讲,不合宜。这种情欲,本身就不应该去滋长。
3.各抒己见
因众人对“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句话的不同理解,引发了课题组成员们的讨论热情,就如投入湖中的石子,激起了思维的千层浪。
朱子的解释,因当依字讲,依靠的依。宗当主字讲,就以什么人为主。所以他解释这句话说:「所依者不失其可亲之人,则亦可以宗而主之矣。」也就是说,与人交往,如果一个人能够依靠所依者,依靠什么?可亲之人,这也是可以值得我们去效法、去尊敬的。
成员间达成共识:
所亲之人应该是仁义之人,这叫不失其所亲。如果我们所亲近的不是仁义的人,这就对自己没有好处。朱子说的会「将有不胜其自失之悔者矣」,自己就会常常有悔恨。所以跟人交往,我们要「谨之于始而虑其所终」。这是朱夫子讲的,慎于始。交人我们要观察他,可不可以做为我们的朋友。夫子讲到的「以友辅仁」,朋友可以辅助我们的仁德,帮助我们行仁的,所以我们所亲近的应该是仁义之人。我们能够懂得谁是值得亲近,谁是仁义之人,这是有知人之明,这也是可宗也,可宗是可宗敬,值得尊敬。所以这是讲到要慎于始,慎于始其实也是慎终。不要等到酿成大错了,最后悔恨,交错人了,被人害了。悔恨在后,已经晚了。所以有子这一章是教我们如何做人:教我们言语要守信,更重要的是要有道义,要合宜;要恭敬人,更重要的是要有礼节;要亲近仁义之人。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九期课题组教研侧记二、主讲学而篇(十四)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朱子解释说:「不求安饱者,志有在而不暇及也。」人为什么会不求安饱?一般人哪个不求这个?都想着吃好一点,吃饱一点,生活起居安稳一点,舒服一点,凡人都希望这个。为什么君子不求安饱?原因就在于他有志向,他志向高远,他志向不在衣食饱暖,而在于求圣求贤、他求道,志于道,所以他没那个功夫去想自己能不能安饱。「不暇及也」就是没有这个时间,没有这个精力去想。为什么?全副精力都在求学求道。所以君子所求的,比那个饮食、起居、饱暖物质的生活要重要,所以能够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他能专心求学。
「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这是朱子说的,「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君子做事要敏捷。当然事先要审虑周详,不是说做事就贪快。一味的求快,往往会出现很多错误,那叫鲁莽,不是这里讲的「敏于事」。君子这里讲的敏捷,他是做事在审虑周详的基础上,做得又快又好。这是他力行,补充自己不足之处。所以君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到认真圆满。为什么?因为他有求道的心。求道在于什么?日常生活中行仁,所谓修道以仁。道在哪?落实到生活中,表现就是仁。仁者爱人,因为他爱别人,所以为别人服务一定是做得又好又快,绝不会马虎,绝不会应付了事。他会认认真真做好他本职的工作,无论事情大小、巨细,统统要做到认真圆满。
「慎于言」,这是君子讲话谨慎,不会乱说话,「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讲话,他没有废话,没有闲话,非要讲的时候才讲,平时守默,他沉默。一个人老讲话,他心往外跑,反而他心不定,不定就没有智慧,所以他做事也就不能够做得很周详,往往会出一些漏子。所以想要敏于事,这慎于言也是很重要。所说的话,一定是守信,而且是合乎道义。
孔老夫子讲的「仁者其言也讱」。讱是讲话好像很笨拙,很缓慢,这就是慎言。语言尽量的少,心是定的。怎么样得到这样的一个慎言的这种功夫?「从敏事处得来」,敏事就是真正落实圣贤教诲。他的心都是收得住,他的眼睛不是往外看,而是往内收,他只看自己。他不去衡量外面、别人的得失,只是衡量自己的善恶。善就保留,恶必定改过,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样的人哪有这么多话说?他一定是沉默寡言。为什么?他心是静的。话说多了,他一定是心不安,心浮气躁。所以慎言跟敏事不是两橛,就是它不是两个事情,它是一个事情,是一不是二。敏事者必定慎言,慎言者也一定敏事。
2.体会内涵
本章中,孔子就何为“好学”提出了几条衡量的标准。世人可以以此来审视、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好学”。唯有“好学”,方能获得真知,方能成为君子,方能成为“仁者之人”。可以说,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好学模样,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九期课题组教研侧记三、主讲学而篇(十五)
1.句子理解
这一章是子贡跟孔子的一段对话,是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学习心得的汇报,老师也是非常善巧的帮助学生提升。从这里我们看到,师生之间那种学不厌,教不倦,师资道合这种情形。
子贡在这里告诉他的老师,说能够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这两种病都去除掉,所谓无谄无骄,这是知道自守了。可是这个地位,这个境界,并不算很高。
孔子所说的这个境界,就比子贡要高。他说,「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
因为他还在追求着成圣成贤,他忘记贫困的忧恼,所以他乐。就如颜回,箪食瓢饮居陋巷,仍然是不改其乐,他是贫而乐。所以颜回的境界就高过子贡。
「富而好礼」,在富裕的境界里头还能好礼。这个好礼,朱子讲「好礼则安处善,乐循理,亦不自知其富矣」。虽然家境富贵,可是他绝不会有骄慢心,处处都能够遵礼而行,真正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好礼。他不仅是知礼,知礼是好礼的基础。《论语》里面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不仅知礼,而且好礼,在遵循礼的生活当中,乐而忘忧,所以他能够安处善,乐循理。他安住在善法当中,他遵循天理而行,不亦悦乎,不改其乐,在富贵当中也不自知富贵。换句话说,他将贫富都忘了,心中已经没有贫富的分别执着。
所以子贡的境界,我们看出他是个善人的境界,但是贫富二相未破,还有分别执着。孔子这里讲到的「贫而乐,富而好礼」,是忘其贫富,没有贫富二相的分别。因此,子贡听到以后他也就更加的需要勉励了。孔老夫子在这里给他这么一回答,首先是称许他现在的这个水平,但是勉励他继续提升,真的是叫循循善诱。
朱子讲,读书「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唯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我们读书求学,目的是在哪里?朱子讲读书,背诵很难背,没关系,熟读就能背。读多几遍,人家十遍能背的,我百遍也能背了。人能十之,我百之;人能百之,我千之,我总是能背下来。对书里头的义理不能够精详的理解,细细的去思惟,去参考批注,也能够理解。唯有志向不立起来,那就没有着力处,所以最重要的是志向!
志向在哪?志于道,志在圣贤,我为道而求学的,不是为名利而求学。有这样的志向,那就将贫富都放下,真正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是有志向的君子,他才能做到真正的好学。所以,「贫而乐」就比「贫而无谄」要好。那「富而好礼」?好礼是自己能够内肃,待人能够恭敬,这就比「富而无骄」要好。待人恭敬比不骄傲这又高一筹。
子贡听到夫子的讲解,他就悟了,真的是做到闻一知二,举一反三。他悟了孔子的意思之后,他就引用《诗经》的一句话来表达,子贡这言语是相当优秀。夫子讲,「不学诗,无以言」,子贡学诗也学得很好,所以言语相当的漂亮。
朱子说,「往者,其所已言者」,夫子已经说的,这是往。说了是什么?告诉他,「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这是已经说了,这叫往。「来者,其所未言者」,没有说出的话,结果子贡都能悟出来。他马上悟到,学问就好像骨角玉石,要经过切磋琢磨才能成美好的工艺品。他悟到这一点,这是夫子没有说出来,但是他悟到了。所以孔子嘉许子贡的悟性,读诗要有悟性,要懂得举一反三。知道一点,他就能悟到另外的二、三点,这才能够读诗。所以孔子说,你有这样的悟性,才能跟你来谈诗,否则谈不上来。真正会读诗的,能鉴往知来,能够预知未来盛衰兴亡之事,这才是真正会读诗。
2.儒学践行者
郑康成是东汉的大儒,他用行动践行着孔子的真言。郑康成先后游学十几年,曾经拜当时的经学大师马融为师。后来学成以后,马融都自叹不如。所以,郑玄(郑康成)一下子就成名了,远近向他拜师的弟子非常多。朝廷听闻他的德行学问,也多次的聘请他入朝担任要职。但是郑康成他不恋名利,看到当时东汉末年朝廷的黑暗,羞于跟那些追求名利者为伍,所以不愿涉足仕途。屡次朝廷邀请,他屡次都拒绝,自己是一心一意从事著书讲学这个工作。
汉灵帝的时期,当时执掌朝廷大权的是外戚大将军何进,他为了笼络人心,想要邀请郑康成入朝为官。当时州郡的官吏胁迫郑康成,郑康成不得已只好入朝去见何进。何进就为了表现礼贤下士的样子,所以对郑康成是礼敬有加,设大礼来迎接。郑康成他为了保持自己名士的节操,拒不穿朝服,而是穿着普通儒者的便服,跟何进见面。只是隔了一夜,还没等何进给他授予官职,他就逃走了。
后来,朝廷也是屡次征他入朝为官,他都拒绝了。最后到汉献帝时期,献帝请郑康成做大司农。这是位列九卿的高官,而且当时圣旨下来的时候,要迎接郑康成入朝,所过的州郡的这些郡县长都出来送迎。郑康成他逼得没办法,在家拜受了朝廷的官职以后,乘着车到了许昌。到了半路,就借口有病请求告老还乡,所以仍然是没有到任就职。因为他也在形式上拜受了这样的一个官位,所以后人也称他为郑司农,他是大司农的官位。据记载,当时郑康成接受了十四次的邀请,请他出来做官,但是他皆拒而不受。这真的是名士的清高,不愿与那些唯利是图的官员为伍,而是一心一意在学术上去钻研,以布衣而雄视世人,不愧为真名士。
郑康成的批注里面讲到,「乐谓志于道,不以贫为忧苦」。「贫而乐」,为什么他乐?像颜回,他为什么乐于箪食瓢饮居陋巷?因为他志于道,他有崇高的志向,他没有想到贫困是忧苦。所以,一个人专心致志求学求道的时候,他绝不以衣食贫困为苦。
郑康成的著作很多,《论语》实际上我们今天读到的版本也是最终由他会集而成,他也有对《论语》的批注,成为汉代最著名的经学大师。而他难能可贵的是,不仅是真正在学术上有这样的成就,而且他的德行也跟他的学术成就相匹配,真正是有德有学。他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成就,正是他视名利如浮云,不恋功名,把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统统放下,真做到了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担当起颜子箪瓢陋巷家风,才有这样伟大的成就。这是什么?贫而乐,这是因为他志于道。所以郑康成他自己对《论语》这一句批注是「志于道」,他有真实的体会。志向最重要,学贵立志。
3.加深对子贡的认知
在《孔子家语》里头记载着,有一天子贡就跑到孔子身边,跟孔子说他不想留在老师身边继续学习了,学得很厌倦了,想辍学。孔子也是循循善诱,他的仁爱就在于不舍弃自己的学生,看到学生出现这种状况了,孔子就跟他交谈:「你为什么会想停学?」子贡说:我对学习厌倦了,「倦于学,困于道」,我「愿息于事君,可乎」?我想休息,怎么休息?我去事君。事君就是到朝廷里做个官,这也是一种休息,总比求学要好得多,这可不可以?孔子就告诉他,他引《诗经》一段话讲,说「温恭朝夕,执事有恪」。温是温和,恭是恭敬,朝夕就是日夜。你要事君,你要做一个好官,你得日夜都保持着温良恭俭让这种品德,做起事来认真负责,这是恪尽职守。所以事君很难,绝不比求学容易,你哪能说得到休息?
子贡又问,我「愿息而事亲」,事君很难,我就事亲,我回家孝敬父母,总没那么难吧?孔子也告诉他,事亲也是难的,真正的孝子是从不厌倦的来侍奉自己的双亲,永远无休止的去奉献,所以你也怎么能得到休息?子贡就如是的又问了好几条,说我「愿息于妻子」,我侍奉妻子,总算会简单一点?或者说「愿息于朋友」,「愿息于耕」,耕种,我回家耕田。所以每一次的问,孔子都一条一条的给他驳正,做这些事情都不容易。
搞得最后,子贡也没法了,他就问难道我就没得休息吗?孔子就告诉他:「有」。他就拿手指着身旁一个坟墓,「就在这里你就得到休息了。你看到这个坟墓,高大的样子,这就是我们休息的地方」。结果子贡很感叹说了一句:「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死亡真的是这么样的重大的事情,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到这都得停止了。古人讲到,「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君子一生都是好学,真正是学到断气那一剎那,还不停止,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所以夫子讲,子贡他有这个毛病,很喜欢跟不如自己的人交往,为什么?我们想想,大概是子贡比较喜欢显耀自己。在比他优秀的人面前没东西显耀,他就跟那些不如自己的显耀。我们从《论语》里面一些篇章,我们也能体会到、品味出子贡有这么一个性格。就是本章,你看他有这样的心得,他也要跟老师说出来,请老师给他印证,内心深处还是有一点点喜欢人表扬的这么个性格。所以老师也不给他很好的表扬,只是说「可也」,就是还行,及格,打六十分,可以,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增长他的傲慢心。
《孔子家语》里面记载着这段话,也是孔子提醒子贡要注意,跟比自己贤能的人交往,其实真正提升自己。可能你跟他交往的时候,你不如他,心里有点沮丧,甚至可能有点压力,但是这绝对是对你有好处。跟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好像没什么压力,可以放开来,甚至做一个老师了,要知道,「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所以,交友不得不谨慎。
从这一章,就能看出子贡有愿息和悦不若己这两个毛病。这真的是非常敏锐的指出问题所在。所以孔子「因其所明而通之」,他已经明了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还要点通他,让他更进一步。这都是对他的鞭策、勉励,叫策进。「告往知来」,这是孔子嘉许他。他有这个悟性,马上引《诗经》来说明自己的悟处,孔子说「告诸往而知来者」,这句不仅只是表扬,更是对他策进,「全是策进他处」。从这里体会到老师那种慈悲的用心,抓紧一切机会点拨学生,提升学生。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九期课题组教研侧记四、主讲学而篇(十六)
“不患人之不己知”,君子己知,向内探求,在于自我提升。人家知不知道自己,关系不大。但如果不知人,那就是大患。为什么?「是非邪正或不能辩」。对于别人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他所作所为是是还是非,是邪还是正,我们不能辨别,这就会引来忧患。譬如说,我们有德行有学问,希望能够为社会为众生服务,别人来请我们出山,我们也要懂得值不值得去协助他,这个人是不是一位良主、明主。古人讲,「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你得知人,才能判定该不该出山去协助他。如果他并不是贤德的人,而是只追求名闻利养,只是假藉你的德行学问来装扮他,就像刚才我们讲到的东汉时代郑康成,他屡次接到朝廷的聘用,包括当时的外戚大将军何进也以厚礼来邀请他出山来服务,但是郑康成都拒绝了。为什么?没有明主。这些人都是搞名闻利养的,不值得我出来,这是知人。
领导选贤才而任用。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如果领袖不得贤才,这也是不知人,也会是忧患。那么求学的人也要懂得选择良师益友,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我们选择一定是比自己贤能的、优秀的这些人做为师友,那也要知人。如果不能辨别他的贤愚、是非、邪正,这就是一个大患。
那么如何做到知人?孔子在《论语》里面讲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要通过人的言语来判断这个人的人品,因为言语是他的心理的一个表现。他是怎么个想法,他自然而然会在言语当中表露出来,通过他的言语来辨别是非善恶。你好比说现在的媒体,电视的节目,新闻的报导,这个媒体的取向是一种言语,我们听一听,就能判断现在社会到底出现什么毛病。如果媒体里面拼命的讲怎么赚钱,怎么得到利益,而不教仁义,正如孟子见梁惠王的时候说,「上下交征利,其国危矣」,我们就知道社会出现什么问题了。这些社会危机归根结柢就是过于重视利而忽略了义。
孟子讲到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我们真正提倡仁义之道,社会自然得到利益,讲仁义,利在其中。光讲利,不仅没有仁义,危机都会来了。所以从方方面面我们帮助社会回归伦理道德的传统,帮助人心转恶为善,从刻薄转成厚道,这要知人的智慧。
不仅要知言而后知人,夫子讲还要「听其言观其行」。知言这是第一个层面,还得要观其行,看他们的行为。如果言行不符,讲的是漂亮话,但是他行为并不如此,那我们还是要用他的行为做判断。所以知人真的是有智慧。这种智慧,一个是经验,人生的阅历丰富,他就会有这种智慧,但是这种智慧并不圆满,真正有圆满的知人的智慧,那要自己心清净。放下那些自私自利、名闻利养的追求,你的心就清净,头脑就清醒,就很容易感知到对方的心理。所以智慧怎么来的?还是你要放下。放下得愈多,你的智慧就愈足。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九期课题组教研侧记五、《学而篇》小结
「学而篇」共十六章的部分讲完了。「学而篇」可以说是《论语》里面最重要的一篇,它是学圣的纲领。圣贤的教诲是一而多,多而一,千言万语都可以一以贯之。如果《论语》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用「学而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也是一以贯之,圣贤之道就在一个学字。「学而篇」,这个篇题就涵盖了整部《论语》。「学者,觉也」,学是为了什么?觉悟。觉悟才叫实学。所以圣贤之道在什么?在觉悟,也就是《大学》里讲的「明」。「明明德」第一个「明」字就是觉悟的意思,明了了。把不觉的东西、不明的东西放下,你就明了,你就觉了,你就成圣人。
所以学觉悟,要落实要实践,就是修放下的功夫。把那些不觉的、不善的、不明的放下。具体而言是什么?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贪瞋痴慢的烦恼,这些就是本来没有的不觉、不善,放下。你时时都能提起警觉心,这是「学而时习」。无时不学,无时不习。习是你真干,真放下,你就不亦悦乎。所以「学而篇」可以说是纲领性的,以一概全。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九期课题组教研侧记第十期教研安排:
内容:《可见的学习》——第二部分第四、五章
时间:2019年11月19日早上8:00—9:30
主持人:王婧
撰写人:王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