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京报书评周刊说:“世间的道理都是相通的,你认定的价值与意义,你所热爱的人与事,都需要拿时间来无怨无悔地交付。”
那么,我也的确是无怨无悔的。关于2017,那些终于一日日更清晰认定的价值与意义,以及从心底里热爱的人与事。自始至始,应该,我都是用心交付的。
当然,也有许多不得不的应付。林林总总。甚至焦虑(许多次在凌晨突然醒来)。甚至与人剑拔驽张。一个成年人为安身立命而必须有的与这个世界的你来我往。
2
终于更深刻明白了什么叫做边界。感谢生活给予我的良苦用心的教导。
在这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我们最根本的责任就是种好自己的地。当然也提倡友善与勤劳。但这不等于,谁就要大包大揽地不光种自己的地,还把另一个谁的地也给种了。这样的行为绝非美德,反会造成不良后果——既平白无故给自己增加了不该有的负担,更是纵容了别人不担责。
从某种角度,在必要的时候坚决地说不,这才是更本质意义上的助人,也是对自己生命和生活应有的尊重。
而对于那些一旦搭边就仿佛湿手沾面粉似的人和事,更是从一开始就要亮明态度。一丁点的犹豫和心软都要不得。否则,只怕某天某时会悔青了肠子。
3
终于切身刻骨地体会到了某种人心和艰难,从而不得不打破多年来习惯并乐于保持的某种姿态。
好吧,不管了,该文就文该武则武吧。没啥大不了的。
惊讶于自己竟也就这样地应付了。
那么,或许再没有其他不能应付了吧。
中年大妈一枚,心底坦荡,无所畏惧。
只是,终究还是觉得倦怠和无趣。
那么的无趣,那么的心生倦意。
但愿,可以早些远离。
4
坚持不懈地为自己筑一座城堡。那个任谁也打扰不了的世界。
无数次想像,如果怎样,我将怎样。然后惊喜地发现,不管怎样,我应该都可以生活得不那么慌张。因为终于明白——“无论身在何处,我们只能在我们自身寻找或者获得幸福” (奥利费•高尔斯密《旅行者》)。
还有同样来自新京报书评周刊的话:“这必死必败的人生,我们总需要创造一些好的东西,用以向自己证明,这一生值得我们这样过。”
一日日更清晰确认了值得自己一直努力的、可以完全由自我主宰的、能不时让自个内心摇曳明媚的东西,在这场必死必败的人生里。
那么,应该再没有什么,可以成为我的阻挡。
那么,有些事,就随它去吧。
而有些人,真太无关紧要。
5
其实,这一年的主基调另有八字:读书,写字,走路,观影。
书是读得更随心所欲、有滋有味了。那种沉浸其中的快乐,可意会不可言传。
写字虽然断断续续,但终究还是在一点点积累。尽管无论天分亦或功底,都决定了并不能真写出啥来,但快乐从来都不在最后的目标,而在于朝着某个目标前行的过程。这个理,随着年岁渐长而越清晰。
前所未有地看了25场电影。尤其,因为观影,还发现了一个庸常生活之外的空间。那个简单清澈的天地。有朝一日有更多闲暇,定当成为那儿的常客。
而那些走过的路,还有路上的点点滴滴,在那些当下以及后来,都自有其或微小却深远的意义。
6
当然,还有爱。
所有我爱的和爱我的人。
安妮在《眠空》里说:“那曾使我们的心刚硬和受苦的,也必然会在某时,使我们的心再度温润澄净如同春水。那是岁月的馈赠。”
无论我用怎样的方式,我爱着的,你们,一定都感受到了,我温润澄净的内心。
而你们于我,亦是如斯。
7
亦当然,还要说猫。
我那两亲爱的傻猫。到这一年末,它们已经四周岁半了。差不多也算中年猫了。果然两家伙也已是中年的样子了,发胖,慷懒,甚至连架也很少打了。
它们偶尔与我亲近,更多时候自顾自玩耍或打盹。它们有时似乎很需要我,又有时分明对我爱睬不睬。我也似乎并不特别地宠爱它们。可我们千真万确,都已是彼此生活中如此重要的存在。
8
……
在四十又八岁的冬夜里,在灯下这样子碎碎叨叨。
窗外下着细细密密的雨,朋友圈里传播着许多有关梅还有雪的消息。想起那些逝去了的日日夜夜,那些缤纷繁杂的烦闷与欢喜。
那样结结实实的生活的滋味。记下来,送给自己。
就当作新年礼吧,祝福咱的20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