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n Pinker 的大名早有耳闻,现在终于开始啃他的一部厚书。《思想本质》读了第一部分,已经欲罢不能。干货太多,拆成几个部分来写书评。
语言背后的心智法则 |《思想本质》01
《思想本质》透过语言探索心智的逻辑,人类如何理解世界。第一章选取了动词这个最微观的视角。
平克如何找到动词背后的奥秘
一切源于一个疑问。为什么有的动词,如load,可以既有 load hay into the wagon,又有load the wagon with hay 的用法。而有些动词,如pour,只能说 pour water into the glass 不能说 pour the glass with water。而像 fill ,只能说 fill the glass with water呢?
语言学家把 load hay into the wagon 叫做内容格构式(content-locative construction ),因为这句话的位置焦点---干草是一种内容。把load the wagon with hay 叫做容器格构式(container-locative construction),这句话的焦点是容器。
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问题引起了作者强烈的兴趣,也引出了心智理解世界的微妙法则。
而关于这个问题主流的一些解释都无法令人满意。
假如有那么一些现象,无论我们怎样观察它们似乎都毫无意义。这说明,一定有事物运作原理的深层法则被我们忽视了。
动词位置规则的解释
1 相同的场景,不同的框架
假定把内容格构式理解为A致使B向C移动,把容器格构式理解为A致使C改变状态(通过致使B向C移动)。前者是对B,即之前例句里的干草采取行动,后者是对C,即马车采取行动。这是对同一事件的两种不同的识解(框架)方法。
2 整体效应 心智隐喻
当有人load hay onto the wagon 时,干草的数量是任意的,甚至可以只有几钢叉。但当 load the wagon with hay 时,意味着马车被装满了。
这种整体效应(holism effect)不仅出现在位置格构式,还出现在直接宾语中。例如,Peter painted on the door. Peter painted the door.
英语在处理一个“变化实体”(负载的马车、粉刷的门)时所采用的方式与它在处理“移动实体”(被投掷的草、被泼洒的油漆)时所采用的方式是一模一样的。“状态”被设想成处于一个可能状态空间的位置,“变化”则被等同于在一个状态空间上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移动。
这段话可能有些拗口,看看作者举的这个例子更好懂一些。
Pedro went from first base to second base.
Pedro went from sick to well.
Pedro was at second base.
Pedro was sick.
The manager kept Pedro at first base.
The doctor kept Pedro well.
当心智对一个位置上或者移动中的实体概念化的时候,它往往会忽略该物体内部的几何体,而只把它作为一个极其小的点,或者一个难以名状的团。
虽然作者会在之后的章节解释另一个重要隐喻---时间隐喻。我还是忍不住摘录他在本章的精彩论述。
构成语言基础的时间模型并不是那种以恒定单位测量生命之流的永远滴答作响的时钟。相反,它把一段时间粗糙地打包进一起即刻的事件(例如投掷)、延迟的过程(例如推和拉)、以及一个过程的高潮(例如打碎一块玻璃)。不仅如此,与语言接口的那部分心智仅仅利用“前与后”、“时间”两个路标来跟踪这些时间区域。这种直觉计时方法中所缺少的是把时间看成是与人类共存的、可测量的连续体的观念。
3 位置格构式与词义的化学反应
那到底什么动词适用内容格,什么适用位置格呢?
以pour 为例,to pour 意味着让液体连续不断地向下流淌。它所指定的因果关系是允许(letting)而不是迫使(forcing),而且它同时还指定了一种运动方式;这些都是使其区别于其他流动液体的含义单位的地方比如 spray splash spew 。由于pour 所描述的是运动,因此它可以用在表示运动的构式中,pour water into the glass 但pour 并不关心液体怎样,或者在哪儿停止流动。...所以这个动词不符合一个指定了容器状态变化的构式的含义要求。...而fill是关于容器状态的:未满。但它对内容运动的原因或方式漠不关心,所以无法与关于运动的构式相配。
几何学和物理学的某个方面在英语使用者头脑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决定着人们对事件的识解方式。
除了位置格构式,作者还介绍了与格构式和及物不及物动词所揭示的类似心智规则。
看下及物动词的结论
英语中关于死亡、消亡的词汇中不及物的有 die decease disappear …等,及物的有大量表示屠杀的词,例如assassinate butcher immolate...等...英语让人既能谈论主动消亡,但要借助不同的动词。这就好像语言采取了一个存在的立场,或许是个道德的立场---当某些东西基于年事、平和的外因、自燃、内部腐坏或携带自我毁灭的种子等原因而不复存在时,这样的消亡与那些恶意蓄谋的后果是有本质差别的。
幽默和了解一个人的可能性
在作者的论述中,我试着去寻找一些蛛丝马迹,借以发现通过语言了解一个人或制造幽默的可能性。提出问题,留待解答。
在提到及物和不及物动词时,作者提到
心智世界观的粒度是可以调整的。从高处俯瞰,尽管福特本人的生产行为与一辆从装配线上下来的T型发动机小汽车之间的因果链上存在着许多介入链接,但我们仍然可以说,亨利福特制造了汽车。...说话者预期他的听众能够分享他头脑中的那个粒度,但如果他们不能,那么交流就失败了。
如果因果链粒度不同,是否也产生了幽默呢?情景喜剧中应该能找到很多例子。另外,对高视角或低视角粒度更敏感能反映一个人什么特质呢?
假如人们避免在某些构式中使用一个动词,或者他们听到别人使用它时会感到不寒而栗,这说明他们一定对那些微妙的语义差别相当敏感。
我们如何识别一个人对哪类语义敏感呢?
正例如 baking a cake 必须被看成与 building a house 相仿(表示创造的动词),但却与 warming a cake 或reheating a cake 不同(表示状态改变的词)。一起事件的观察与感受以及它所牵涉的具体事物与行为(运送、谈话、蛋糕)都必须淡化掉,而它的抽象结构(变化、因果关系、直接性、即时性)则必须被突显出来。
另外作者有一个上帝视角很妙:
语言很可能像其他文化产物一样,它可以被创新者、早期接受者、早期从众者、晚期从众者以及迟滞者在不同时期所使用。
语言不同阶段的掌握者又代表了一个人什么样的特质呢?
好期待下一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