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年:1945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是荷兰作家伊恩·布鲁玛关于二战后的1945年的历史记述,全书围绕“解放心态”“清理废墟”“绝不让历史重演”三个部分展开。
解放心态
1945年,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垮台,日本也宣布投降,二战就此结束,深陷法西斯迫害的国家与人民终于得到解放。然而从深重浩劫中走出来的人们的心态却是复杂的,一方面他们欢腾于暴力的覆灭、恐惧的结束,盟国军人在欧洲被解放国家受到人们有如神灵般的崇拜;但是另一方面面临着现实的困境,战后物资的匮乏极其严重,很多从战争中捱过来的人们却倒在和平恢复的饥馑下。
同时,复仇之火导致人们心理的扭曲,盟国军队在战败国家重复着当年法西斯国家的行径,实践着“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古老规则。犹太人科夫纳甚至提出屠杀600万德国人,以抵消德国人对犹太人犯下的滔天罪行。苏联在德国入侵中损失最为惨重,怀着报复之心,苏军所到之处劫掠一空,奸淫成风,苏联领导人默许甚至鼓励这种行为。一旦被授权恣意妄为,人们很容易甚至乐意作出丧尽天良的事情,“人类复仇的欲望就跟‘食色性也’一样自然。”另外,各国国内的惩奸行动也开展起来,通敌谋国之人当然受到审判,曾经作威作福的通敌者被人们尽情玩弄以发泄心中积压的不满。
荷兰姑娘和加拿大士兵一同庆祝解放清理废墟
在几个月的欢腾和发泄后,人们才发现,为了继续生存下去,他们需要在满目废墟之上重建一个新的世界。在战时,法西斯国家建立了许多集中营和战俘营,从事着种族屠杀的行径,他们之中幸存者寥寥,这些身负国仇家恨的幸存者陆续回到自己的家乡,还有无数的劳工也在返乡者之列。很多波兰犹太人回到原来的家乡,发现自己战前的财产已经被邻居侵占,排犹情绪不只是纳粹的专属,而是整个欧洲的普遍现象,甚至盟军的巴顿将军对犹太人也怀有深深的歧视。
战后新政府的建立也面临着重重矛盾,各国内纷纷涌现各种战时抵抗组织,宣称在沦陷时期坚定地从事着抵抗运动,与海外流亡政府争夺组建新政府的主导权。由于众多的抵抗组织具有共产党性质,法国、意大利、波兰、日本等国的共产党势力强大,而海外流亡政府是资本主义性质,这就引发了美苏两国的博弈。经过双方的协商,划分中东欧为苏联势力范围,西欧则加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日本共产党在美军占领下也受到打压,这为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美苏敌友关系的转变埋下了引线。
为彰显文明与正义,盟国对法西斯战犯和通敌者进行了审判,很多战犯为自己曾经的罪恶行径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这次大审判也是正义与复仇的融合,审判受到公众情绪的强烈影响。同时,法律也出现了问题,当时的现行法律只适用于战争行为,而没有涉及系统性灭绝一个种族的罪行。因此,“反人类罪”与“破坏和平罪”被发明出来以追溯法西斯战犯的罪行。然而,根据法理学的不溯及过往、无罪推定原则,这种做法在法律上显然是有待商榷的。但是,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战犯的罪行必须得到严厉的惩治,才足以安抚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和蒙难者的灵魂。
柏林,趁清理废墟的间隙,人们稍作休息绝不让历史重演
在经历了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后,全世界的人们都达成了一个共识:绝不让历史重演。如何避免战争的再次发生成为了人们思考的头号问题,对战败国人民的教育问题和建立联合国被提上议程。德国境内一切宣传纳粹文化的书籍报刊被销毁,有纳粹背景的公职人员包括教师被开除,日本也在美国主导下开始了非军事化的民主进程。各国对建立一个世界性政府基本持赞同态度,只是这个世界政府由哪些国家来主导成为争议的焦点。英国人主张英美两国联手,建立世界警察系统,然而大英帝国的话语权已经今非昔比了。小国对五大国的一票否决权提出异议,事实证明实力才是外交的坚强后盾。最终在美苏两大国的主导下,联合国成立,并延续至今。
“绝不让历史重演”不仅是人们为避免战争发出的呼声,也是战前受压迫阶层喊出的口号。在战时,不同种族、不分性别、各个阶层的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御侮,打破了战前的不平等状态。现在,当人们品尝到平等的滋味,过去的特权压迫再也无法有恃无恐地安之若素。广大平民阶层、妇女、殖民地人民纷纷要求权利平等,特权阶层不得不选择屈服。英国工党领袖艾德礼取代信心满满的丘吉尔成为首相,女权主义运动兴起,北越共产党政权要求摆脱法国殖民统治。
德国孩子走进位于亚琛的学校1945年,是痛苦与欢腾的交汇点,也是旧世界与新世界的分割点。在这一年,新的世界在战争废墟上开始建立,旧的国际秩序轰然倒塌,以美苏为主导的两极世界开始形成,昔日的盟友转眼就变成生死博弈的对手。(注:文章图片取自原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