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未来简史》折页

《未来简史》折页

作者: 小梦游仙境 | 来源:发表于2019-05-04 16:42 被阅读0次
  • P11:2015年,医生发现一种全新的抗生素"Teixobactin",目前细菌对它尚无抗药性。

  • P23:凡人知道生也有涯,因此愿意冒险体验人生,比如登上喜马拉雅山或者怒海弄潮;还会做其他算得上危险的事,比如穿过街道、去餐厅吃饭。但如果你相信自己可以永远活下去,像这样不断冒险可能就太疯狂了。物理学家马克思·普朗克有句名言:科学在一次一次的葬礼中进步。

  • P40:2015年年初,斯德哥尔摩一家高科技公司Eepicenter有数百名员工在手上植入了芯片。米粒儿大小,存有个人安全信息,只要挥手,就能打开门或 操作复印机。他们希望很快能用这种方式付款。汉纳斯·肖布拉德是这一芯片的幕后技术人员。然而就算是半机械人工程,现在也相对保守,因为它假定由有机的人类大脑作为生命的指挥和控制中心。还有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就是彻底抛弃有机的部分,希望打造出完全无极的生命。神经网络将由智能软件取代,这样就能同时畅游虚拟与真实世界,不受有机化学的限制。在有机化合物的世界徘徊40亿年之后,生命将打破藩篱,进入一片无垠的无机领域,变成我们在最疯狂的梦中都未曾设想的样子。

  • P48:"三亲宝宝"。2000年,密歇根州西布鲁姆菲尔德的萨伦·萨里嫩生下一个健康的女婴,但一年后美国政府因为安全和伦理问题禁止了这项技术。但在2015年2月3日,英国议会投票通过了所谓的"三亲胚胎"法。截止目前,替换细胞核技术和法律上都还不可行。若可行,何不直接重写基因代码,同样的机制修改的可能就不只是致命的基因,还包括不那么致命的疾病(比如自闭症、智力缺陷或肥胖)的基因。而且,可以顺便再帮孩子加点分?

  • P67:不论生物进化出怎样奇特而怪异的外形,都不会超出有机领域。然而,现在人类正准备用智能设计取代自然选择,将生命形式从有机领域延伸到无机领域。

  • P72:家畜命运悲惨不在于死的方式,而是活的方式。不幸的是,人类可以用各种方式给家畜带来无尽苦难,却能确保其永续生存繁衍。进化论认为,所有本能、冲动、情感的进化都只有一个目的:生存和繁衍。如果是这样,岂不是家畜所有需求都得到了满足?猪真的有生存和繁衍之外的"需求"么?确实,所有的本能、冲动、情感之所以会进化,都是为了适应生存和繁衍的压力。但就算这些压力突然消失,本能、冲动、情感也不会随之消失,至少不会立刻消失。就算这些本能、冲动、情感不是生存和繁衍所必需,也会影响动物的主观体验。

  • P99:大脑中电子信号的集合究竟是怎么创造出主观体验的?

  • P108:"他心问题"

  • P116:德国名马"聪明的汉斯"马蹄点地回答数学计算,心里学家奥斯卡·方斯特解释:靠观察提问者的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汉斯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不仅成功解读同类的情感和意图,还看穿了原本不熟悉的人类。

  • P122:不同与黑猩猩,倭黑猩猩会用性爱巩固社会联结。研究指出,智人能够真正熟识的对象不超过150人,仅靠个人熟识,不可能打造出大规模合作网络。以行为经济学最著名的"最后通牒博弈"为例。两名参与者,一人会得到100美元,可以自由分配给自己和另一位参与者。另一位参与者只有两个选项:接受或拒绝。大多数参与者只要拿的钱太少就会拒绝,理由就是"不公平"。智人的行事并不是依照冷冰冰的数学逻辑,而是根据有温度的社交逻辑。

  • P125:"腓特烈大帝",让普鲁士成为一大强权。大批民众的行为和小型团体的情况有所不同。另举例:甲乙两方各100万人,要分1000亿,很可能两方各出现一位精英,甲给乙100亿,自己留900亿?乙方有可能接受,转到自己账户,领导人可能威胁严惩异议分子,并且告诉哪些温和有耐心的人,在他们死后可以在来世得到永恒的奖励。这样的威胁和承诺通常都能成功创造稳定的阶级制度和民众合作网络,但前提是民众相信自己是在顺应不可避免的自然法则,或者是神的旨意,而不只是听命于另一个人。

  • P156:想评估人类合作网络究竟是好是坏,一切都取决于用什么标准和观点。人类合作网络自我评价时,常常用的就是自己发明的标准,屡获好评也就毫无例外。特别是以虚构实体之名(例如神、国家和公司)而建立的人类网络,自然也就是从虚构实体的角度来判断是否成功。这样一来,宗教的成功就在于信众彻底遵循神的旨意,国家的成功就在于提升国家的利益,企业的成功就在于钱财滚滚而来。因此,建议评价任何人类的网络历史时,建议从真实实体的角度看待事物。神庙被烧、欧元贬值、银行破产、国家战争失败,他们会感觉痛苦吗?士兵受伤、农民饥饿、母牛小牛分离,会百分百的感受痛苦。虚构故事(标准)本没有错,但故事只是工具,不该成为目标和标准。

  • P175:正因为人类的价值观里永远都藏着一些事实证明,也就让萨姆·哈里斯(Sam Harris)等哲学家认为,科学能够解开一切的道德困境。哈里斯认为,所有人的终极价值都是相同的——将痛苦最小化,快乐最大化,但"快乐"根本没有科学上的定义或测量方法。举例:"三峡大坝"怎么才能判断出"制造出廉价电力"比"保护传统生活方式"或"拯救稀有的白鲫豚"更有益于全球的快乐呢?

  • P201:人文主义一直想让我们认为,人类自己就是意义的本源,因此自由意志也是最高的权威。我们不需要等着某个外在的实体说三道四,而能够用自己的感觉和欲望来判断。卢梭的教育小说《爱弥儿》,认为当寻找生活的行为准则时,应该明白这些准则是 "在我心深处,出于自然,无人能抹去。想做什么,只需要问问自己。我觉得好,就是好;我觉得坏,就是坏。"

  • P216:人文主义认为生命就是一种内在的渐进变化过程,靠着体验,让人从无知走向启蒙。人文主义生活的最高目标,就是通过各式智力、情绪及身体体验,充分发展人的知识。19世纪初,建构现代教育系统的重要人物威廉·冯·洪堡曾说,存在的目的就是"在生命最广泛的体验中,提炼出智慧"。他还写到:"生命只有一座要征服的高峰——设法体验一切身为人的感觉。"这正可作为人文主义者的座右铭。

  • P264: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冷水实验。实验告诉:体验自我及叙事自我。<未懂此实验😂>

  • P280:2015年8月,谷歌实验室的无人驾驶汽车发生车祸。后面那辆车是人类司机。控制驾驶的算法能够清楚掌握每辆车在路上的位置和行动方向。

  • P298:Bedpost的公司,开发出一种生物计量臂环。

  • P346:数据主义第一位殉道者:艾伦·施瓦茨(Aaron Swartz),14岁协同开发出RSS(简易信息聚合)通信协议。JSTOR有数百万科学论文和学术成果,下载数十万份学术论文公布网上,被捕,自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未来简史》折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xf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