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当食物成为抚慰》有感
我是有情绪性进食的行为的,从中华文字博大精深的角度总结,就是常常感到“饥”而非“饿”。
尤其是在工作日的下午,午觉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吃,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以填补内心的空虚,制造一些快乐和满足。吃到自己没有“饿”的感觉,长了肉,便自责。
可是我确实又保持着还不错的身材。这不是对自己的夸奖,因为我好像从没有好好的享受过这个结果,多是感受到因为不够瘦带来的压力。
所以,只能说这是对自己的一次比较客观的观察。结论就是,我在情绪性进食和放纵、批判、克制,极力保持身材两者之间,消耗了大量的精力。
吃这个主题,是个无法避开的生活细节,可是我却长时间的选择了忽视。我从来没有想过生理性进食需求和情绪性进食需求的存在,这两者分别占了多大的比重,混淆不清给我带来了多大的影响?
现在,重新审视这个细节,发现了我在吃背后积累的巨大的情绪能量。我希望自己能从这样的纠结里转化为从中受益。
希望减少这样的消耗,获得更多的平静。
有时我会怀疑自己的动机,需要那么多的平静干什么?我真的是需要平静本身吗?是的,至少有一部分是的,这和我的修行道路是吻合的。但是,还有一个很现实的目的,是想逃离生活中的苦。
如果转化了这部分负面的能量,我就有了更多的情绪留白,这部分留白就是我对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