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今天是2020年9月15日,是我坚持写作的第58天,简单估算了一下,大概码了10万个字。
这个数量并不算多,但是让我开心的是,这10万个字是我每天坚持写作积累的,期间没有断过一天。要知道,我的二宝在8月4日出生,老婆是刨腹产,家里还有一个三岁半的大宝,奶奶(我妈妈)身体欠佳,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做到了把“写作”坚持了下来,没有间断。
最重要的是,坚持码下的这10万个字,带给我直接的经济收入是6000多元。这比收入虽然不多,但,是一个莫大的鼓励,对于一个刚刚决心走“写作”这条看似遥遥无期路的人来说。
一、大山里的孩子
我是一个80年代末出生于西南地区一个极其偏远、贫穷的山区,如何形容呢?
我们一家4口,住在一个不到70平米的土房子里。上边盖的是茅草,每年父亲都要补一些新的茅草,不然会漏雨;下边,住的是家里耕作用的老水牛,中间(地板)是一层走在上面都有点摇晃的木板,有很多间隙。每到夏天,就是全家人失眠的季节,因为气味太难受了,蚊虫也多。
所以,我至今仍然记得,我小时候最拿手的一门手艺是:制作艾草棒,因为艾草可以熏香,减少因为老水牛带来的臭味,还能驱赶蚊虫。
就是这样的条件,在当时村子里都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因为还有很多家庭连耕作田地的水牛都没有,一到农忙季节就要满村子接牛。
这样的环境,也注定了很多“人生悲剧”,很多家庭的孩子,甚至没有小学毕业就要辍学回家务农,因为生产力水平太低,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来维持家庭的生计。我有超过半数的发小和同学基本都逃不过这个“悲剧”。
我算是一个幸运儿,因为学习成绩在当地学校冒尖,父母最终舍不得让我早早辍学回家务农,最终读上了中学,直到大学。可是,我姐姐也因此被迫成为了这个“悲剧”中一员。
而对于我来说,虽然成为了这个幸运儿的同时,也进入了另一个“悲剧”中。整个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父母对于我的“指导”是一片空白,我从初中寄宿开始,所有大大小小的事都是我自己“蒙”着来的。是的,家里没有任何人有这个“经验”可以给我借鉴和指导。
还记得高考后填报大学志愿的那天,一大早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到乡里,然后赶车两个多小时去县城填报志愿,到了学校已经是下午了。因为学校不提供电脑填报志愿,所以我只能去网吧填报志愿。
可我哪懂得怎么填报志愿呀?连上网都费劲,可以说是只会开机电脑。填报什么大学?什么专业?怎么填?还有什么专业调剂…等等,那天我整整弄到到晚上九点多,期间补了4次网费,至于最后是怎么填上了这个志愿,至今我都搞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因为当时脑子一片空白。
以至于把返程的车票都花完了,那天晚上我睡在网吧里的空位上,因为当时的社会治安还比较差,身上仅剩下的3块钱被几个小混混勒索去了。第二天一大早,我空着肚子,整整走了7个小时的路回到了家。(其实路程并不算远,有差不多50公里吧,只是路面情况太差,车走起来也是很慢)
二、成为大学里的小小明星
如此从山区里走出来的孩子,对“市里”都算是及其陌生了,更何况“出省”,更是一无所知。
或许正是这样的原因,让我什么都不怕,自己心里知道,我没有什么可以输掉的,因为我一无所有。
我报考的大学是一个沿海省份的省会城市,准二线城市吧,也非常发达。所在的学校,也算小有名气(大大曾经挂过还大学的校长职务),所以学校的氛围非常好,特别是创业氛围,每天大概有三四十个学生创业项目的诞生。
这一年是2011年,中国互联网出于一个非常的关键时期,正在从PC互联到移动互联的过度时期。
或许是因为我天不怕地不怕的原因,幸运的被一个正在创业做项目的大四学长看上了,他是计算机系的,晋江人,家底本身就非常豪。可是我对互联一无所知呀!就连电脑都没搞明白。
但是我知道对于个人而言,这个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从一个市场观察员身份(相当于公司里的实习生)加入项目的市场部,同期进去的一共有15个观察员。
项目是做网络超市业务的,大概理解为B2B2C的模式,先是对接学校周边居民社区的超市、便利店,通过招商让这些商家入住进来,然后我们在推广到附近的小区家庭,实现线上购物、商家线下配送的小闭环(现在看来,更像是社区电商的模式)。
因为我啥都不懂,所以前期只能当“跑腿”,帮着部门老大拿材料、开电动车、跑各个小区。因为工作量很大,期间恶补了美图秀秀,帮助技术部门做点扣商品图(现在想来当时是有多傻,很多商品图片网上只有有,而我们非要自己去拍摄、扣图),项目开会时做会议记录,聚餐时做那个台前幕后张罗的人…
在两个月后,我顺利从15名观察员中胜出转正,当时一共有2名转正。
接下来,我开了挂,在进入大二时候,转正后不到三个月,我成为了市场部老大,再后来成为整个项目的二把手(因为项目创始人学长是做技术开发的,很多时候我项目的各项决策权甚至都是我来决策的),并成为了项目的联合创始人,拿到仅次于创始人的股份比。
2012年,项目大获丰收,获得省级创业大赛二等奖,我把项目从原来的社区定位调整到大学校园的定位,IP注册量瞬间突破五位数,月营业额突破六位数。从仓储、平台自营、配送、售后一条龙服务,并获得六位数的天使投资。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55045/fbc40a0f24b9493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55045/0052e444742615aa.jpg)
这一年也是我个人丰收的一年,在学校里、系里、班级里算是一个“明星人物”,甚至系里的考勤都能够为我开了一盏绿灯(不用上课考勤)。
后来我陆续创办了两个O2O项目,上过中国青年报、省教育电视台、市日报、海峡都市报、大学校园风采…
三、为任性付出的代价
相对于同届的人来说,我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也获得了能让自己得到满足的荣誉。
或许是因为“成功得太容易”,让自己迷失在自我陶醉里。毕业那年,我决定去一线城市打拼,并几乎是以无偿的条件撤出了这几个项目。
2015年6月份,来到了广州,前后三年多。
前半年,揣着从福州带来的项目策划书以及资金热火朝天的干了6个月,然后发现:亏得一塌糊涂。因为年底要结婚,所以在回家过年的那段时间里决定,关掉广州的项目,先进入广州的职场历练一番。
这一历练,就练了整整三年。
项目任职了两家实业公司,都是做总助,分管市场营销及策划方面。
2018年,大儿子到了要上幼儿园的时候了,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对比,最后决定回老家发展。
2019年,在省会城市再任职了一年的职业经理人,这一年干得还不错,也拿到了不菲的薪资收入。
2020年,大家都明白,这个开年的疫情打乱了绝大多数人的计划。我也一样受到影响,公司比原计划复工晚了足足三个月,原先设计好的个人职业规划,也随着疫情的发展慢慢淡化最后不得不选择放弃,在家发展(也有很多一部分原因是二宝的出生以及父母身体欠佳)。
总结这段时间:因为任性,把手上一副好牌给生生打烂了。大学期间实现的部分财务自由,在广州大概亏了十有八九,更错过了移动互联网初期的最佳发展机会。
四、再次低谷
如果说这十年里让我最难熬的,不是高考填报志愿的茫然,也不是在广州的滑铁卢,而是今年疫情所带来的危机感和压力。
与其说今年放弃了在省会城市一片大好的职业发展前景,不如说是自己不得不向现实屈服。原公司在遭遇了一个季度的蛰伏,不管是创收挫折还是资金链的危机,已经不允许公司继续执行原先的发展计划,维持去年的盘面,今年做大规模节流已经是当下必然的选择。这台机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要需要维持住正常运转既是最大的胜算,裁掉一些人力成本高的中高管理层也是必然的途径之一。
对,我在老板开口之前先“识趣”。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55045/0b0358e83cd9763b.jpg)
还得编织一个彼此都体面的理由!
家庭和生活的压力,已经由不得自己感慨太多,从年初开始也在本市寻找一些可以赚钱的事。
也是看到了疫情所带来的消费痛点,于是和别人合伙创办了一个本地社区生鲜项目。项目还算顺利,在我们当地迅速铺开了市场,不过市场体量很小(一个八九线的小城市),销售量是逐步提高了,但是预期的盈利期却迟迟没有到来,因为项目基本都是自掏腰包,持续的营销投入也让创始团队疲惫不堪。加上我成了家,二胎也准备出生,经济上所带来的压力不得不再一次让我选择退出。
我心里非常明白、也非常有信心,再坚持几个月,项目一定可以扭亏。但是,当下实在撑不过持续的资金投入。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55045/7de6af4aa10a236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55045/097c4af37970b2b9.jpg)
在通过四五次洽谈后,以一个最小的代价退出了项目,前后大概亏了10万。
要怎么办,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大哭一场呗?
但是,哭可以,自己不能倒下,因为家里还有老婆孩子、父母。
五、低谷里燃起的希望
我并没有把“失利”归咎于家庭,但是也确实因为家庭让我不得不做一些放弃。
有过遗憾,但从未后悔。
时间来到6月份
总得找个能赚钱维持家庭开销的事情来做,正好6月份是百色芒果的上市时间,因为职场这些年所积累的圈子,在再三考虑了几天后,决定做一做芒果的项目。
6月份大热天,一个人驱车两百多公里外的百色田东县(芒果之乡),揣着为数不多的资金,干起来了芒果渠道销售。
芒果是现金流的项目,基本是先收款再发货,所以初期还算顺利。因为之前积累的人脉,也让我快去获得不错的订单。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55045/64a5fd4f64638de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55045/e636e48101bba9e8.jpg)
到了7月份,开通了拼夕夕店。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55045/6fb155ae8091f231.jpg)
不过,初入行业,学费还是要交一些的。因为订单量的不断上涨,对于品控的要求也出现了疏漏,后期出现了不少赔付的情况,不过这些不伤大雅。
芒果项目的开展,总算在经济收入上得到了一些缓解。不过芒果是季节性水果,加上今年疫情的影响以及连绵不断的雨季,导致今年芒果的产量和市场行情出现了大幅下滑,销售期也非常短暂,到了七月底,芒果的果价大幅提高,不忍心给自己的客户涨价(大部分都是自己人脉),所以七月下旬就停止了芒果项目。
一个多月的芒果项目,大概获得了大几万的利润吧。
不过最让开心的并不是这次收入,而是因为这次项目过程中认识了一个客户,他是做电商的。可能因为我的拼夕夕店的数据,客户找到了我,让我给他做一次关于电商板块的策划,答应给的报酬是2000元。
一开始我觉得是个“骗子”,要么闹着玩、要么是同行过来“骗稿”的,所以并不加以理睬。
突然有一天接到电话,客户说他出差顺路过了我们市里(后来才知道,他是专程过来的),让我出去吃个饭。
这次的碰面,我们聊得很愉快,也迅速打消了我的顾虑,客户当面给了我一半的定金。接下来不到三天,再经过与客户一边沟通一边策划中,完成了这次这个策划案,客户也第一时间把尾款付完。
前后四天时间,赚了2000,而且没有任何资金成本的风险。除此以外,陆续对接了不少甲方。
更让我开心的是,从这次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到,几乎所有行业在面临必然的竞争同时,也在为这次疫情所带来的影响而面临调整,各类“策划”似乎成了各个商户求知若渴的“灵丹妙药”。
八月份,把家里的书房重新整理(以前都快变成了杂物间),我个人的策划工作室就这样成立了,不像以前需要做这份大几十页的项目策划书、不需要组建所谓的优势团队、不需要为租金去烦恼、不需要承担人力成本…
六、回归主题:我为什么坚持“写作”
说了这么多,并没有任何“炫耀”的意思,而且本身也没有任何可以炫耀的资本。只是为了解释一下,其实我和“写作”并有没多大的天赋,但是“写作”与任何人都可以慢慢建立缘分,关键在于你怎么看待这个缘分。
“创业”就像围城,外边的人想进来,里边的人想脱坑。而且,热火朝天干过创业的人,很难再以一个“平常心”面对职场上的林林种种。而后来,会因为各种原因被迫去接受这一切带来的结果。
我们可以说是妥协了,是认输了,或者说因为“更大的”责任。
我就是这样一类人。
且不说因为什么外界的因素而导致妥协,我认为最大的原因就是自己,不管是是能力、实力、魄力、还是心智。
“坚持写作”这件事,在之前是我看来最不值一提的事,如今却以之为宝,可能是自己的能力就如此吧。
但是,我不得不说的是,正是因为之前看不上的“坚持写作”,让我这个怀着严重的中年危机感的男人在这两个月以来得到了安全感和方向感,而且这种感觉从来没有过,哪怕是在大学突飞猛进的时候,这是我能够坚持两个月不间断创作的最大原因。
其次,创作带来了非常直观和可观的收入,或多或少能够解决当下经济困境。
第三,从“策划”角度,不断接触到各行各业的百态。可以为了某个订单去恶补该行业知识、可以获得不同行业不同商家的一些核心信息、可以认识很多优秀的甲方、可以无差别的看到触觉到各行各业的神经末梢…可以这么说,这两个月以来我个人的成长,可能比过去五年的职场所带来的成长更多。
第四,可以顾家。这十年来给我最深处的一个经验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只是一个普通人,所谓“格局”我们能用到现实中来的少之又少。如果有选择的话,先顾家吧。
承蒙缘分,感谢您的阅读,如果喜欢我的内容,欢迎您关注+留言,我定一一回复。
下一期内容《我是如何“创作”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