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志》引子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作者: 邀月楼主 | 来源:发表于2016-12-14 12:34 被阅读36次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四海志·黄帝本纪》

  天阙,相传乃是离天最近的地方。千年以前,黄帝先征神农,后灭蚩尤,立碑于天阙之上,以告天下。

  黄帝建天宫于天阙之巅,自号“天帝”,定国号“轩辕”。是年为轩辕元年。黄帝设六官: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秋官华夏,冬官司空,夏官司马。

  轩辕三年秋,黄帝颁《天朝律令》,为洪荒第一法则。后人称其为《天规》。

  《天规》首条:

  八荒之内,六合之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再说一千年前,天下群雄并起,各占一方。黄河以北的有熊部落迅速崛起,征服各方,大有一统天下之势。与此同时,黄河以南,九黎族部落也逐渐发展壮大。其首领蚩尤,身逾一丈,兼有钢筋铁骨,力大无穷。蚩尤早年,曾于铜山八十一怪结交,这八十一怪皆披铜甲铜盔,大刀阔斧, 勇猛无比。

  九黎部落日益强大,于是蚩尤伙同八十一兄弟,渡过黄河,欲与中原各部逐鹿天下。

  蚩尤众兄弟渡河而战,所到之处,势如破竹,无人能敌,很快就掠夺了大量的土地。

  当时,黄河上游有一姜姓神农氏部落,其首领榆罔号炎帝,与黄帝争雄。黄帝与之三战于阪泉,大败之。

  自神农氏起,共有九代炎帝,传国五百三十年。榆罔败后归隐,与世无争。

  黄帝战胜炎帝后,就遇到了北上的蚩尤。蚩尤与黄帝在涿鹿鏖战,连战九九八十一天,最终兵败身死。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当奈公何?

  蚩尤虽亡,诸魔未绝。蚩尤败后,九黎族残部退居荒野,养兵蓄锐,欲与黄帝再战,以雪前耻。此暂不提。

  涿鹿之战中,黄帝曾与各部落联盟。当时,黄河以北以天阙为中心,有乾荒、有熊、空桑、伏羲四大部族,分掌东、北、西、南四方水土。黄帝一统天下,分封诸王,天下遂鼎足而立。

  轩辕黄帝,乾荒青帝,空桑白帝,伏羲玄帝。

  自此天下太平,各安生息。

  时有《四海志》一书传世,凡百二十篇,十二本纪、二十世家、七十一列传、九表、八书。不题撰人。

  《四海志·天官书》载:

  黄帝败赤帝。遂战蚩尤。克。封青 、白、玄三王 ,自号天帝。居天阙上 ,诸侯来朝,呼万岁。

上一章:序 四海志

点此回到目录

相关文章

  • 《四海志》引子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

  • 奈 何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如若渡河 凭何渡河

  • 成年人的世界不论对错,只谈利益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河流与山峦重归大地黑夜里人影绰绰有人笑默雨色有人大动干戈有人叫嚣 有人沉默这些与我毫无相干我站在来时路站在人...

  •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错把陈醋当成墨,写尽半生纸上酸。最近几天,也时常做一些奇奇怪怪的梦,但不久总会不记得,可能是心大的缘故吧,文雅一点...

  • 子见南子

    子 无见南子 (公无渡河。梁任公:好!) 子 竟见南子 (公竟渡河!梁任公:好!) ——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 四言:箜篌引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堕河而死, 其奈公何? 横浪沧流, 本是狂客。 为求不可, 奈命之何? 公无渡河, 公竟渡...

  • 《箜篌引》或《公无渡河》内涵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公无渡河》是汉乐府《相和歌辞》之一,又叫《箜篌引》。 据说是朝鲜津卒(...

  • 标签/狂夫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读《公无渡河》:“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 《古今注》说:“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

  • 原创诗歌 公何渡河

    公何渡河 江河欲东流 人心迷逆走 逝者如愚公 留歌与箜篌 备注: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一天早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海志》引子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fs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