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相爱相亲
对着陌生的脸表达最熟悉的爱。 —《陌上花开》谭维维
看了一部代入感极强的影片—《相爱相亲》,可能是因为它的拍摄地点在郑州,又或是因为它过于纪实。用平淡无奇的镜头,稳中求进的剧情,似是在看一场就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唠家常一般,为我们展示了一场中国女性所颂的赞诗。
一段影片,三代人,七个人,四段情,四场婚姻。
可能由于代入感太强,使我影片结束还始终无法从戏中走出来。
所以,一辈子到底有多久?
❤️
在电影之前我们先来一起看一看这位为中国女性颂赞歌的导演张艾嘉,在这部影片中她也参与其中饰演了其女其母其妻的惠英。
这位不惧岁月的女人,63岁的她仍然活的自我,谈起爱,依然情到深处会为爱流泪。
含着金汤匙出生在台湾的她,在11岁那年就被家教严格的母亲送去了美国念书。1972年,19岁的张艾嘉怀着对演艺事业的满腔热血回国。
最初她却因为相貌太过于“洋气”,不符合当时的审美而并不被人看好。
后来凭借电影《碧云天》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女配角,被演艺圈接纳的她,从此人生便终于走向了她演艺事业的正规。
电影,歌唱,写书,家庭,挫折,经历了沉淀的张艾嘉就如同美酒,时间越久越醇厚,心灵也越来越充盈,她永远怀着一颗好奇心,去挑战,去感受,去热爱。
本是该被叫做奶奶的年纪,她却仍在怀着一颗少女心为我们讲述着平淡朴实的爱情。
这次的《相爱相亲》她又着实带给我们了一次感动,一首赞歌,一场爱的长途。
“生命是沉重的,但到了某个时候终于明白了时可以轻描淡写。”—《轻描淡写》
❤️
好了,让我们再次回到电影《相爱相亲》
说它是“最好哭得电影”绝不为过,
在没看这部影片之前,看了一些公众号的文章首先将它定义为文艺片,所以在看这部影片时就准备好了不温不火的去欣赏它。
尤其开头的过于纪实,看似不意的争吵,开始会让你觉得这是不是一部不那么认真的影片.
它的每一个镜头似乎都是在用一个第一视角,而不是一个上帝的视角,让我们用旁观者的角度而不是一个看戏者的角度去品味了这四段三代人的内心感情。
剧情的不温不火,到了最后你才会发现,原来每一个看似不意的不认真都是张艾嘉导演的细腻所在。
不得不说张艾嘉真的是一位太会观察生活的生活家了。
❤️
影片为我们讲述了三代人的爱情故事,却是四段情和四段婚姻,
姥姥和外公
外婆和外公
惠英和丈夫
以及女儿和阿达
四段感情各不相同。
《相爱相亲》❤️
首先外婆与外公的感情线,影片中并未涉及太多,在影片中仅充当了一条暗线来引出姥姥与外公的感情故事。
外婆是外公从乡下进城后再娶的妻子,他们相伴一生,最终都双双离去,正是因为在外婆离世时一句含糊不清的话,女儿惠英认为外婆想要和丈夫合葬,为了尽孝道便引发了之后一系列迁坟之事。
我印象很深的是惠英的丈夫说了一句话:
“就算住在一起一辈子,也不能说明就相爱啊。”
对于这句话,还未有过婚姻的我并不能说是完全理解,但是20年来我所看到过的经历过的婚姻也各不相同。
住在一起一辈子不能说明相爱,相爱也不一定可以住在一起一辈子。
影片中出现了两处书信的内容,一个是外婆与外公的书信,另一个则是姥姥与外公的书信,
且先不说书信内容,那个还能用书信来为感情、亲情保温的年代,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爱一个人很慢,所以也要很远,
而如今一切都在变快,爱也逐渐成为了一件快速消费品。
“哪有什么情啊爱啊,在一起就是责任。”
“我不要你了”❤️
姥姥与外公是影片的第二条感情线,如果没有看过这部影片的话你也许会奇怪,为什么又有姥姥,又有外婆,而且还都与外公有感情线。
其实姥姥是外公在老家乡下家里安排的婚姻,外婆是外公到城里闯荡时再遇的因缘。
对于这三位老人,他们其实谁都没有错。
“这些信是一些家书,不是情书,姥姥,外公他心里没有你”
“怎么能没有呢,你看,他给家里的钱一份都没有少,信封里还有五块钱,他让我做件棉袄。”
我现在还清楚的记得影片中姥姥与薇薇争辩时维护外公的眼神。
那是一种犹如小孩子被抢走了玩具,拼命为自己辩解,却又无能为力的眼神。
要有多爱一个男人才会在他另娶他妻后依然选择不责怪,守着几封家书和一件棉袄等上一辈子呢。
其实姥姥的那一代,没有什么爱不爱。那是那一代身为一个女人她认为自己所应该做的事。
姥姥也并没有做错什么,
阿祖也真是个可爱的老太太呢。
《相爱相亲》 《相爱相亲》❤️
第三条感情线则到了惠英与丈夫。
惠英是个固执的中年妇女,年过半百的她,阅历还不能能说是足够丰富,说爱又似乎太晚,
在我看来,四五十岁时真的是一个女人最难过的几年,影片中在惠英一家人回到乡下时,女儿看到村口的“贞节”牌坊,问惠英是什么意思。她仅说了几个字“做女人不易”。
在惠英和丈夫的这条感情线中,惠英是一个固执,强势,希望什么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发展,喜欢掌控家庭中的人和事,55岁,已是退休的年纪,还坚守在教师岗位,甚至还恪尽职守的为了班里的差生去拜访家长。
影片中有一片段,惠英在学校开会时对于男60女55退休这件事的讨论,这不仅是惠英不服老的表现,更是为中国女性的一个正名,
惠英不惧岁月,正如张艾嘉那样。
惠英与丈夫的婚姻可以说是平淡,从剧情中可以看出,也许过了大半辈子,他们也并没有太多的恋爱时的甜蜜时光,什么情啊爱啊全都回归到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本真生活,他们的爱没有老一辈人的坚定死守,没有下一代人的冲动与热烈。有的只是平日里的日常拌嘴,私下里不经意习惯了几十年的小习惯。
影片中惠英丈夫的一句话“能住在一起一辈子,也不能说明就相爱啊”
住在一辈子不一定相爱,但一定相亲,那已经不能说是一种爱的存在,而是以亲人的方式陪你过了一生。
❤️
微微与阿达的感情则与我们的这个年纪有些相符了,
冲动,热烈,敢爱敢恨,疯狂,犹如酒吧跳动的音符,躁动的音乐,闪着火花,全然不顾前路如何,只有当下的欢愉。年轻的爱也许就该这样去爱去恨去疯狂。
“很多事情如果你不去做的话,可能就没有机会了。”
“姥姥你说我跟他私奔好不好”
“好!”
微微是一位电视台的工作者,思想跳跃,从小在没有大福大难的平凡家庭中成长,
她有自己的思想,有时又有些任性,会和家人争吵,也会为了爱偷拿户口本就去结婚。
张艾嘉对于这个女儿的设定也真的太过去接近生活了。在你看着她的时候,你会感觉微微似乎就是你身边的某个同学,敢爱,敢恨。
阿达是一位从先来的驻唱歌手,在去北京追求音乐梦想的路上遇上了微微,便被拴住了。
影片中令我印象很深的一个片段是阿达躺在乡下姥姥家里的棺材里说
“好像也没那么可怕。”
我一直在想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再回到阿达和之前朋友说的那句“你一直比我勇敢”
也正是这里,是阿达心境的转变,
这一次他也选择勇敢,最终去了北京,虽然看似自私,却也自私的恰到其处。
阿达走后母亲惠英问微微“你能等多久?”
微微毫不犹豫的就说“一辈子啊”
可是沉默片刻之后又问
“一辈子到底有多久?”
“一辈子到底有多久”❤️
三代人却是四段感情,《相爱相亲》翻译成《love education》真的是恰到好处,“爱的教育”,这是一场爱的教育,一场爱的长途跋涉。
影片看似不意的结束,却是每个人在这场爱的教育里的成长。
姥姥的“我不要你了”结束了她一辈子对一座坟墓的厮守。
外婆终于迁坟与外公合葬,也算是相伴一生的有始有终。
惠英终于在退休年纪与丈夫开上新车去兜风。
阿达终于选择勇敢只身前往北京继续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
微微则在这场爱的争辩中成长,懂得了什么是爱什么是亲,什么又是责任。
影片中有太多的细节让我们回味了。
姥姥求人办事时一袋袋的糖,死人入葬,迁坟的习俗…
其实这部影片也在不经意间为我们揭露了很多社会的现实,
惠英和姥姥二人各自在开结婚证明时吃的闭门羹,
那些什么“证明你爸是你爸,你妈是你妈”的办事流程,虽然看似有些好笑,却也确实是社会的一个现实所在。
姥姥甚至在求人帮忙开结婚证明时,一袋又一袋的给人送糖,
这时代发展的太快了,人和人之间的事已经不是一袋糖就可以解决的事了,姥姥只知道求人办事要送礼,却也始终跟不上这时代发展的速度。
“资讯发达了,人变得反而局限了,封闭了。”—张艾嘉
另一条现实则是电视台为了收视率不惜重揭老人内心的重创,一次又一次的打扰老人和惠英的生活。
姥姥决定要去电视台后,阿达跟微微说“你会让她说她想说的话吗,你们只会让她说你们想听的话,和观众想听的话。”
这个社会啊,说话都要小心翼翼了。
人们究竟想听的是什么话?
影片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细节让人回味。
学校公开课前老师给同学们的问题彩排,班里差生永远孤立的坐在最后一排,剧院的人却去白事上接活给人哭丧…
真的是最好哭的电影,起码我是从一开始看着被碾压着的骨灰就开始哭…
这部影片太过纪实了,
在影片中我看到了我自己姥姥姥爷的一生相伴,却又在人生末年,黑白两隔,看到了一生要强的母亲,看似想要掌控家庭的一切,却是对于家庭的责任而操劳一生,看到了身边那些为了爱冲动,疯狂的朋友们。
只能说文艺片的影响力还是不足大片,虽然8.6分的也已经算得上是华语影片中的高分,却还是不能够很快的像《战狼2》《羞羞的铁拳》这些商业片那样立马吸引人的眼球。
电影本该就这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真的希望有一天电影产业能够给《二十二》《相爱相亲》这些真正可以称得上是艺术的纪录片文艺片一个合理的正名。
一部认真表达爱的影片才该让我们去贡献票房。
阿猫说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