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村陈氏三门十二支的来由
![](https://img.haomeiwen.com/i3243985/3616e9fc852ca7fe.jpg)
在传统文化习俗中,一个男性与生俱来的,也是最基本的职责,就是顶门立户,当家作主。因此,在家里往往称当家的,外出应酬办事,则关乎立门户,如婚丧嫁娶称作行门户,一个家庭的为人做事风格特点也称门风,如果做了有辱门风的事情,家族里是有权处理的,严重的则会清理门户,可见门户观念在人们心中是根深蒂固的。
我陈氏一脉自宋时来到陈村,近八百年来,分门立户,分支众多,传承三十余世,赢得了文墨陈村、望门陈氏等美誉,乡邻敬慕。平时谈及自已属于哪门哪户,更是如数家珍,津津乐道,特别是遇到迁走的家人,无论相隔了多少代、多少年、多么遥远,辩门户、论辈份,总会一见如故,热情有加,真乃相逢何必曾相识,同姓同宗一家人。但真正知道我族分门立户的来由,或许就不一定清楚了,现就2000年印版《陈村陈氏家谱》中的,陈氏三门十二支做如下分析,供家人们参考探讨。
![](https://img.haomeiwen.com/i3243985/49d29b6fd13c49a9.jpg)
一,三门鼎立亲兄弟,古曲悠长东中西。陈村陈氏分东中西三门,缘于老祖陈德的三个儿子,长子为西一门,次之为中一门,三子为东一门,此提法按二十三世陈洪范小户谱中写法为准,结合日常村中口语化习惯,在门字之前加一,当然也有在门后加里的,依老祖三个儿子分门别户,顺乎理法,顺乎情理,简便而好理解。
三门的名称,没有用乡村口头习惯上的大门、二门、三门,而用了东中西三个方位,有多种说法。一是按居住地说,长子住村(或祖居地)西为西一门;次子居中,为中一门;三次居东,为东一门。此种说法,从现在村里的老窑院情况找不到佐证,但历史情况知情者甚少。二是分坟坟地说。长子后代分坟先扎在羊儿坡顶岭上,在村域西为西一门;次子后代扎在后坡里,在村域中为中一门;三子后代扎在村域东(传说在拉母子坡附近),为东一门。目前,这些坟早已摊平,除东一门找不到具体地点,其他两门都可以找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有印象,还上过坟。此说法有点切合实际。
![](https://img.haomeiwen.com/i3243985/6537cbd06bf257b8.jpg)
以上两种说法,都在情理之中。但也有人提出质凝,那就是西一门为长子,应占一个东字,东为上。我推测有多种因素,一是老祖陈德并非仅有三个儿子,到陈村的是其中三个。如下张端村陈姓同为老祖陈德之后,也分三门,为东门(老大),南门(老二),西门(老三),这与陈村在每门之前加一是否有关,真难说明白了。二是形成三门的概念是在后世,后世人多世众,便于管理,才在说法提出哪一门里,而此时,东一门后人辈份高者较多,可能占到优势吧。如:清乾隆年间在后坡修建户院,虽建了东中西各门议事厅,但功德牌刻名,即没有注明门户,也没有按老祖之下排辈份,而是用了现时存世辈份排的,即二辈至六辈(即19世至23世)。总之三门早以定型,再无改变。
![](https://img.haomeiwen.com/i3243985/bff866bf53c7e224.jpg)
二、叔伯兄弟十二 分支断代难觅踪。传说老祖陈德在陈村有十二个孙子,即西一门4个,中一门5个,东一门3个,当然,也有传言在后世最多排房达到32个人,这个时候已经人多势众,在当地已显赫一时,这是陈村陈氏最初分十二支的来历。
二十五陈新民在修《陈村陈氏家谱》中,同样用了十二分支,并列在三门之下,后又根据当时现有神祉、各门亲近关系归纳为24小分支,并归结到十二分支之下,这是从后往前推的一种方法。但这并不是原来十二支真正往下传的实际情况。如中门五支中,在二十三世陈洪范小谱中,十八世仅陈大贵一人,4个儿子分为石坡分支、北场分支、东场分支,在现实的排列中包括了三小分支。又如东一门(贰)之二之三,本是亲兄弟两也分成了两小支。由于大部分门户在3至20世已缺少神祇和相关记录,已经无法在往前追溯了,为此,十二分支及24小支,仅现于本村目前的分门立户现状,并不是十二支的真实情况。
本次修谱中,增加了近二三百年,迁到附近邻县邻村的陈氏后裔,已经很难归结到十二支系中,又的可能是哪一门都难以归结。加上近八百年中,迁徙外省的后裔,还有饥荒战乱、地震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出现断代断支的现象在所难免,但续修家谱中分门分支又不可不记,因此,本次修谱仍可沿用十二支系的编写方式,但后边的24分小支就需做些调整,如一个小分支原则上至少不能少于六七代人;同时每个分支均用起始祖名讳、或迁居地、或有代表性的名人名来命名,当然,这个名字主要由本支系来提出来,最后,由编委会最后平衡确定。
门户之说古来有之,今天,提出我陈氏分门立户的一些传说或实情,目的是在本次修谱中,在排列叙述时,更靠谱、更科学、更精准、更符合实情,更有利于修出一部好谱。在实际生活中,大家理应有门户的理念,遵循门户良好传统,维护门户形象。但切记,一定要有陈氏家族的观念,大局观念,门户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撑,相互团结,这才是我们修谱的真正意义所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3243985/f80306b678e6546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