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热点:
近日,萨德——国足——黄鳝——辱母杀人。一个个热点,引爆了一次又一次的全民大讨论,每个人都在喧嚣中呐喊。
我们在看似自由的声浪中发表自己的高见,感慨自己的明智。网络是海洛因,它让你以为你在影响世界,它让你以为你在做改变世界的事情,它让你仿佛置身其中。
在这种自以为是的虚荣下,是不是该冷静下来想想——这些所谓的热点是怎么来的?
就我自身而言,我是怎么参与进这样的热点讨论中去的?
无非以下几个途径:
第一:通过看微博热搜。
微博虽然日渐式微,但是其强大的即时传播能力还是让它一次次成为热点的发源地。不管是去年足足火了半年的“王宝强事件”,还是前几天让我恶心得吃不下饭的“黄鳝”。都是在微博发源并迅速传播爆炸。
我们是在热搜排行中,在大V的转发中获取的信息。我们一开始并不知道它火,因为有大V们的转发,因为上了热搜榜,我们就能明显分辨出——这话题火了。于是我们奋不顾身地扎进了热点,开始为热点成为更热的热点做贡献。
第二:在与朋友的聊天中获得。
或许是在一个饭局,也许是在厕所偶遇,更有可能是在好友群里闲扯。我们交流是需要谈资的,自己天天也就工作学习那点破事,有抱怨两句也说完了,再深聊下去就都是见不得人的隐私了。所以,我们需要社会热点做谈资。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身边总是有那么一个人最先获取这样的热点信息。有可能与他的工作有关,他必须关注;有可能与他的性格有关,他喜欢炫耀快人一步。总之我们在朋友口中得知了,当其他人夸夸其谈的时候你总不能一句话也插不上。于是,自然而然的我们回去主动了解。
第三:其它的新媒体途径,公众号推送、新闻APP推送、朋友圈转发、电视新闻。
以上所有的途径,无一例外,我们都是在被动接受。
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接触热点的最初心理:哇,这个是热搜,要了解一下;这个我最崇拜的人都在关注这件事,我也要关注;朋友都在聊这个,不了解一下都没法好好聊天了;怎么到处都在说这个,这个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到这里,我不禁感叹,舆论到底是多么柔弱的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们在看微博热点的时候常常会忘了——微博热点是可以人为控制的;我们在看大V言论的时候常常会忘了——大V也是要钱吃饭的;我们在看新闻的时候常常会忘了——播出的新闻都是经过筛选的。
所有的热点都是别人强加于我们的,他们把这几个话题摆在显眼的地方,让它们无处不在,不断提醒你,来看我来看我,大家都在看这个你怎么还不来了解一下。
《新约·马太福音》中说: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凡事热点,所有人都被吸引,没有被吸引的也会被硬拽过来,让热点变得更热;其它事件,没有几个人关注,就连那寥寥几个关注的也会很快离开,让冷门事件变得更冷。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发声,每个人的声音都有可能被听到;同时,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发声,平均下来,个人发声被听到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
关于真相:
或许我们大多数人早已对这被迫接受的状况习以为常。一旦事件发生,我们都翘首以盼想知道会不会反转。何为反转,怎样才能反转?无非是一个原来更小的声音后来放大了。
一件事情出来,有A和B两方。所有媒体大V都在咒骂A,所有网民都在谴责A,A就是一个十恶不赦头顶长疮脚底流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禽兽人渣。
几天后,有人出来辟谣,放出一些“证据”,然后有媒体和大V出来呐喊真相:“A是冤枉的,B才是人渣。”
网民们欢欣鼓舞,终于水落石出,还A一个清白。
那么,在大家骂A是人渣的时候,真相不存在吗?在大家骂A的时候,难道就没有声音说:“A是好人,B才是混蛋。”吗?
答案是,存在!有!
为什么真相在之前就不是真相?因为声音不够大。
网络,从来就不是一个追寻真相的地方,这就是一个比嗓门大的地方。你要吼到让非洲兄弟们都听到,你要吼到可以把不同意你观点的人震死,你要吼到声带撕裂,你要吼到连聋子也应和你,那么你就是真相。
你看,那花哨的热点在向你走来;你看,那诱人的话题在向你抛媚眼;你看,它搔首弄姿想让你吼一嗓子。
它们裸露着身躯,裹挟着迷惑的香气萦绕在你的身边;它们轻柔地抚摸着你的头颅,它们在你耳边细语;它们温柔把你的眼珠掏出来然后告诉你:“你用不上眼睛,我来决定你应该看什么。”
最后用我原先一篇小说《奥期卡需要一场乌龙》的结尾来结束这篇文章:
你们想看到的就是我想让你看到的。
你们说的就是我想借你们的嘴说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