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找到了一本治疗失眠的书,那就是《红楼梦》。
说来很奇怪,我看《资治通鉴》看得津津有味,看红楼儿女扎堆叽叽喳喳就犯困。
可能是那个园子太奢靡了,我没什么代入感。也可能是我看见一群女人各种小心思就脑壳疼。
三个女人一台戏,何况金陵十二钗呢?
“我的儿!”
“你去来!”
……
宝玉思春了,咿呀呀,睡了袭人爱黛玉?
黛玉葬花了,嘤嘤嘤,红消香断有谁怜?
晴雯撕扇了,嘻嘻嘻,博君一笑殄天物!
金钏儿跳井了,哎哎哎,宝玉你到底爱谁?
不娶何撩?中央空调!
说他有心,他能一jio踹伤替他开门的“袭人”。
说他无意,他又提醒不相识女子下雨了快跑。
眼皮抬了抬,脑袋嗡嗡嗡。
那些诗词肖像和景观,我是真的很喜欢。
那些家长里短的琐事,是我犯困的开端。
我一看到宝黛闹矛盾,就想跳进书里教林黛玉怎么跟宝玉沟通;我一看到王熙凤过分中饱私囊,就想跳进书里提醒她别忘了秦可卿给她托的梦。
有时候我看一本书,真的是操碎了心。
想太多不是病,想太多真要命。
特别是想太多却无法帮助喜欢的角色逆天改命,OMG,真真是要了我的命!
看一阵,歇一阵,听一阵。
听一阵,看一阵,睡着了。
噫!
困困困!
支撑我看下去的动力有四:①、据说庄大师看了多遍,我好奇;②、北老师几乎熟读成诵,我更好奇;③、文字魅力,增一字则多,减一字则少,我学习;④“红学派”都翻烂了,我还能翻出个什么新鲜劳什子?我加倍好奇!

从去年三人会晤结束始读,到如今,看看停停,停停看看,看到了39章。对诗,贼感兴趣,又不怎么困了。
宝钗道:“我平生最不喜限韵的,分明有好诗,何苦为韵所缚。咱们别学那小家派,只出题,不拘韵。原为大家偶得了好句取乐,并不为此而难人。”
目前为止,宝钗唯一一句深入我心的话。
文人敝帚自珍惯了,为了突出自己珍,那就抨击别人“不珍”。
何为“不珍”?一曰无格律,二曰无韵脚,三曰无典故,四曰无真情。
“格律都不对,还能称之为诗?”
“韵都押不对,还敢教人写诗!”
“没引经据典,内容高度不够!”
各大诗词up主争奇斗艳,唇枪舌战,就为了证明自己的才是“好诗”!
我的好大儿呀!
自古文人悲寂寥 ,皆因较真儿爱相轻!
相轻来,相轻去,搞得会写诗的小伙伴都带了好强的求生欲,喷子面前未敢称诗,却只能云“长短句”。
嗐!一声叹息。
高中背过,长短句其实也是“词”的别名。
而且诗分多种呢,古体诗,近体诗(格律诗),现代诗。只有近体诗的要求比较严格,也是最难写。
我最重诗中情,其次是诗中意,最后才是格律。真情最动人,意趣宜隽永,格律是框架。
大胆的写吧,哪怕不讲格律,哪怕自以为诗!
只要我们还有情,只要我们仍有梦,只要手里还有笔。
肆意挥洒自己的情感,管他人作甚!
过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抬起笔,却难成诗。
入红尘后,少了几分飘逸与不羁,便不想再限制他人的灵动。
创作需要多点感性,生活需要多点理性!
别拿自己那套规则,去抨击他人的文章。
我们为韵所缚,我们以好句为乐,我们没必要以此难为他人。
宝钗这一句,中!

目前全书最不困的部分,就是凤姐儿收拾贾瑞那个“小色批”,堪称智斗渣男教科书。
有人说凤姐儿过了,直接拒绝就好了。
可我认为对于不知轻重的渣男,就该让他知道——凤辣子为什么那么辣?
贾瑞之死能怪凤姐儿吗?
能,也不能。
毕竟不听跛足道人言,吃亏在眼前。
让你背面看骷髅,你非要正面看美人。
但凡能控制淫欲,也不至于一命归西。
也有人说,凤辣子对爱她的人太毒了。
拜拜了您嘞,可拉倒吧!
贾瑞爱凤姐儿吗?
他不过是馋她的身子罢了,别拿爱来美化。
……
明天继续看,还是开启边看边吐槽模式吧。不然总觉得看了个寂寞。
其实目前《红楼梦》这本书,我真的是睡前拿来催眠的,效果极好。想我一个不睡午觉的人,中午看红楼都能睡着。究其原因,看惯了网文拆章分段,古典小说本就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再加上大段文字叙述,看得眼睛生红。
为什么你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被红楼排版虐得生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