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自己买错保险?

作者: 阿静说险 | 来源:发表于2017-10-25 09:02 被阅读5次

李女士给自己买了三张保单,一张在银行办理业务时购买的,一张某保险公司电销时配置的,还有一张从亲戚手里购买的。再加上社保,她觉得她配置的已经足够应对各种风险了。2016年突发脑中风,术后恢复良好。准备理赔时,才发现只有一张保单保额为10万的为重疾险,且不符合“脑中风后遗症”的定义,不能进行赔付,而另外两张都为理财险。也就是说李女士的三张保单在她患病后没有一张是可以进行赔付的。


这是典型的家庭保单误区-------健康裸体、保额短缺。那么在配置保险时如何才能避免自己买错呢?作为家庭中的一员,来配置风险应对策略时,要如何选购呢?

选购保险的原则

1、先大人,后小孩

家庭购买保险,首先区分谁是家里的经济支柱。充分保障家里赚钱最多的人的意外、重疾、死亡等风险,防止万一灾难发生后,父母由于意外或疾病无法继续工作时,孩子可以通过理赔得到的至少几十万的理赔款而生存下去,并且继续接受良好的教育。

对于家庭而言,只要大人创造财富的能力在,小孩自然可以无忧。所以,家庭购置保险,一定要先给大人配置。

2、先保障,后年金

保险产品有很多,有保障类的、有年金类的。我们选择险种的过程中,往往对投资型险种情有独钟,常常选择的是“高收益,高回报”的年金险,而忽视保险最原始的保障功能。对我们普通人来讲,考虑人身、意外的保障责任是重中之重。当风险来临时,要依靠保障型产品,而年金类的保险不会赔付更高的理赔金。养老金、传承类理财型保险是我们做足保障后再去考虑的。

3、先保额,后保费

配置保险的目的是为了利用高杠杆的保额来应对风险的,所以保额比保费重要。而保额是和一个人的财富创造能力有很大的关联性,保额的计算,要通过科学的评估和风险分析来确定的。保额太少,不能起到保障的作用,保额太高,影响家庭财务结构。

保费可以根据投保人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的。比如,调整险种和险种的缴费年限、保障年限等合理组合可降低保费并达到应对风险的保额。

4、先规划,后比价

现在经常可以从各个渠道看到所谓的“性价比高的产品”,天花乱坠的对比,看着介绍都觉得很不错,可是,有没有考虑过自己的真实情况是否适合配置这类保险?

先认清自己的财务情况及家庭风险点,为了应对这些风险才有了配置保险的需求。接着同类产品中我们再进行比较,寻求性价比更合适些。如果预算有限的话,配置错了保险,即使再便宜,也占用了预算,也就没有预算去买适合的保险了。

5、先条款,后公司

有客户担心,保险公司太小,是否会不赔付啊?大公司是不是更安全?其实保险公司的大小不是理赔与否的决定条件,达到理赔条件、合情合理的发生,是没有不理赔的空间。

保险公司的历史背景、大小、险种的选择、投保方式安排都是可以调整的,唯独保障是不能打折扣的。因此,看条款胜过公司大小,看适合的险种胜过保险公司的历史背景、看疾病的范围和理赔标准胜过保险公司大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避免自己买错保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wf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