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课真正值得学习的“真”标准——
学生是否真正在思考、真正在主动学习语文?
教师是否在真正教学生思考、教学生主动学习语文?
课堂是不是真的让每个孩子在思考、在主动学语文?
精彩是教师个人的精彩还是教师唤醒学生,让每个学生真的走向了精彩?
学习“ai ei ui”这一课时,我问学生我没有教你,你怎么知道这个读“ai”;
《动物儿歌》时,我问学生,你怎么知道这个词语读“蜘蛛”,这个读“蜻蜓”。
这些应该就是在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思考ai是由a和i拼读而来,蜘蛛是形声字,由右边的声旁、左边虫字旁,猜到蜘蛛的发音和意思。
教看图写话,先问学生应该先读什么,再读什么,写话过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教拼音时,问学生,拼音学习先学什么,再学什么。
学生字,问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
读书遇到有新鲜感的词语积累,
用一周的不断指导如何自学预习……
这些是不是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比如数学课上,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直接用计数器拨一拨,怎么算出来。
学习人民币的使用时,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购物,问找零多少。
学习重量单位克与千克时,让学生实际上台感受1克10克100克1000克的重量,再找一找生活中等重量的物品……
这些是不是在唤醒学生对学习的探究欲。
实际课堂中,我们有很多的引导,让学生说,我们跟着学生思路一步步往下问,
比如学生说,看图写话这4幅图是按时间顺序的,我们接着问,你怎么知道?
学生说四点底和火字旁的多和火有关,那他们还有什么差别?
《太空生活趣事多》航天员钻进睡袋,睡袋在哪里?舱壁上,什么是舱壁?
《树和喜鹊》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什么是“孤单”……
但我们也有时候会过于着急把答案说出来。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无数树,一颗心温暖无数心。
孔老先生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