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过了小升初,还怕初升高吗
我一直觉得我是比较淡定的一个家长。女儿读小学里,都没有给她压力,她没事就写博客,旅游,没有补习班,她的童年是蓝蓝的天空一片明朗。
就是小升初的时候抓紧了一下,将电脑送到了修理店两个月,等她考上了一所好初中,才拿回来。
曾经女儿的小升初我是淡定不下来了,那些家长疯了一样地去报考各种私立学校,还有一所顶级牛校。本来我们打算她在学区内上所普通初中的,在家长的疯狂报名中,我们也淡定不下了。
那时女儿常哭着说,她很努力了,第一次学校里推考牛校,失败了,盼着第二次,第二次又失败了,盼着第三次,第三次还是失败了,事不过三,她以哭闹表示不满,老公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爱迪生做灯泡,失败了99次,第一百次还在尝试,女儿不听,她认为她这个月很努力了,就应该有成果,可是那么多人都在努力,幸运上岸的还只有几个人。功夫不负有心人,说明努力还不够,因为以前的时间浪费,(也不能说以前的时间浪费,那是快乐幸福童年的)。现在都在补充时间,所以现在的事看上去有些事倍功半。可其他的人,以前都是一直努力的,他们的课余除了作业还是作业的,他们今天的成就也是换了代价得来的,他们现在是稳定地前进,所以他们会事半功倍,因为他们的步伐一直是脚踏实地。
那时的我,也患上了焦虑症,每天记录生活,每天抄名言名录,日夜睡不着,睡不着就在本子上写文章,一个厚厚的16K的大笔记本,居然被我写满了,直到在统考中,女儿幸运地考上了那所牛校。
为何称牛校,因为他的高中部是属于清华北大的生源地,高考一本线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进入这个学校,就等于一脚踏入985学校。
所以他的初中部也是很牛的,但是考上了初中,并不代表能上里面的高中部,高中部的招生更加严格,直取全市前百名,要知全市有一万多的中考生啊?还不包括那些闻名而来的外地考生呢?
自从女儿进了这所初中部后,我的心就越来越开了,不再焦虑不安的。他们在读初二的时候,高中部就开始选拔了,我不动心,动心也没有用,在这所学校里,我发现我们的孩子差距非常大,当你觉得孩子拿个市里大奖,激动不已,而人家的孩子全国的奖都拿累了,当你觉得你的孩子写作非常厉害,人家的计算机编程水平都达到北大计算机系的水平了。当你觉得你的孩子英语考试考了个满分,了不起了,别的同学能独自出国,能独自与外国人对话的。
所以,当一轮又一轮的高中部提前招选拔碾压过来的时候,我对女儿说,你吃好睡好,身体好就行,不要想那么多。为何说选拔是碾压呢,试卷是高一内容,考试的学生是初二的,你觉得不是碾压吗?但是就有那么一小撮的,长了两个脑袋的,就考上了,他们在你还在按部就班地学初中课程时,他们早就在自学高中课程了。所以,当他们读高二的时候,就参加高考,被什么中科大的少年班录取很不稀奇,他们跟我们根本不是一档的,所以我就没有强求过女儿在这里拔尖,也求不过来的,除非她也长两个脑袋。
本校的高中部不求,就求市重点吧,市重点也是要求严格,分数线也很高的。
这次期末考试,学校就进行了2019年的初中测试模考,称一模。一模,在普通初中学校里,基本拿不上高分,因为他们初三的学生还没有教完正常课程,初三还有一个学期的,私立学校在学生进入初三阶段时,就是进入了复习阶段,公办学校很多只能在初三最后两三个月进入复习阶段的。
听说一模成绩出来了,我就上网查了下,女儿考了600分以上,我激动极了,深呼吸,赶紧将成绩单截个图发给老公,但是,几个家长一聊,发现市重高的提前招,还差上那么几分,只能想到时走中考统考了,靠下学期的复习了,那些提前招什么的,不指望吧。不管怎么样,高中,我让女儿上公办的学校,不再上私立学校。
学生在初中阶段上私立学校要好些的,是因为学校的军事化管理,让孩子迅速成长,而高中,学生的思想已成熟了,公办的也不错的。只能顺其自然,她自己能考到哪里就考到哪里,看她自己的能力吧,不能给她压力,因为眼看着很多高手已进入了高中部,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种刺激的,谁都想上这高中,谁都想上清华北大啊?但是总有些人要上普通学校的。别强求了。
朋友圈里的一个家长发了一篇《作者自己都答不上来,高考现代文阅读就好好反思》,她说:何止高考,记得小学六年级时她老公看到女儿的阅读理解作业本,他说这些阅读理解出的题目全傻的,让她女儿不要做了。前两天听说女儿《宪法》还背不熟练,他还吐槽为什么让初中生一定要熟背《宪法》。就因为没有老老实实地跟上应试的大部队,眼看着一个个孩子被好高中录取了,现在傻眼了吧!
傻眼了吧,我就问她为什么背《宪法》啊,她说社会考试要背《宪法》的,难怪我家女儿的社政考得不理想,因为我从没听过她在背《宪法》,她对背的东西不感兴趣,所以,这方面失分很大的。
我和她聊了很多,也希望孩子们到时走文学特长生这条路,看能否上市重高,或者其它高中,总之,本校的高中部,不想,不焦虑,不想。
熬过了小升初,还怕初升高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