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504032/2820226ece39abe0.jpg)
今晨阅读了《非暴力沟通》小片段拆文
【原文】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作任何评论。它只是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同时,非暴力沟通不鼓励绝对化的评论,而主张评论要基于特定时间 和环境中的观察。语义学家温德尔·约翰逊(Wendell Johnson)认为,用 静态的语言捕捉变动不居的现实,会造成许多困扰。他讲道:“我们的语 言年代久远,但先天不足,是一种有缺陷的工具。它反映了万物有灵论的 思想,让我们谈论稳定性和持久性,谈论相似之处、常态和种类,谈论神 奇的转变、迅速的痊愈、简单的问题以及终极的解决办法。然而,我们的 世界包含着无穷无尽的过程、变化、差别、层面、功能、关系、问题以及 复杂性。静态的语言与动态的世界并不匹配,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之 一。”
以下这首歌反映了观察和评论的区别。
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
我见过
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
在雨天不出门,
…………
负面标签的消极影响很明显——例如用“懒惰”和“愚蠢”这样的词形容人。然而,正面或中性的标签也会妨碍我们全面了解一个人,例如用“厨师”一词定义人。
【I: 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说出观察结果,而不作任何评论,它只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动态的语言,不鼓励做静态、提倡主张评论要基于特定时间和环境中的观察。
标签会妨碍我们全面了解一个人,不管是正面或负面或中性标签。
【A1: 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生活沟通交流中,观察与评论不要混淆
如 “总是、永远、从来、每次”观察
如 “经常”“很少”这样的词也可能混淆观察和评论。
如“懒惰”“傻”这类负面标签所带来的影响或许显而易见。
观察:他上个月每周至少有三次来访。
评论:他时常来访。
【A2: 我的应用(目标+行动)】
目标:学会区分观察与评论不要混淆
行动:观察中会夹杂着自己的评论时,往往会认为在批评,会产生抗拒的心理。不做静态一概而论的陈述,而在描述观察时清楚地说出特定的时间和情境。
Hi,我是子匠,一枚喜欢写作の设计师,喜欢阅读,护肤、美图、摄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