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撰写实际上没有什么条条框框的规定。但是如果故事中没有涉及矛盾,那么这根本不能称为故事。让故事顺利进展的一个好方法便是在撰写过程中通过环境和描写来激化矛盾。
以下是伊迪斯·沃顿(Edith Wharton)在《伊登·弗洛姆》(Ethan Frome)中有关主人公弗洛姆和马蒂之间的互动描写,马蒂是伊登的妻子齐娜请的保姆,齐娜去另一个镇上工作了。伊登和马蒂逐渐意识到两个人之间互生好感,但这个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初新英格兰一个小村庄,这里社会和宗教界限分明。因此,一个精妙、尖锐的矛盾在这个小农舍中开始萌芽。伊登之前提到他希望齐娜在天气恶劣之前回到家中:
齐娜这个名字瞬间给厨房内带来一丝寒冷。他们站在一边看了对方片刻,直到马蒂说:“我想我们该吃晚饭了。”
他们在桌前坐下,那只猫不请自来,跳到他们两个中间——齐娜的空椅子上,“噢,普斯。”马蒂叫了一声,接着他们又笑起来。
伊登在之前认为自己可以侃侃而谈,但一提到齐娜感觉就像是霜打了的茄子。马蒂似乎感受到了伊登的尴尬,便垂下头,喝着茶,伊登假装十分喜爱甜甜圈和甜果酱,便大快朵颐。最后,在简短的开场白过后,他大吸了一口茶,清了清嗓子说道:“看起来还会下大雪。”
马蒂瞬间提起了兴致,附和道:“真的吗,你觉得会影响齐娜回来吗?”问完之后脸便红起来了,赶紧又坐下拿起茶杯来。
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是如何巧妙地描写两个人之间尴尬的处境的。很少有作家会写到两个人之间尴尬紧张的氛围同时表现出莫名情愫的滋生,但这也不是作者想要传递给读者的。伊登和马蒂之间有暧昧、有不安、有尴尬,两个人在屋内来回走动,彼此深知自己想要什么,却也明白他们不能要。作者成功地制造了这一矛盾。
沃顿首先告诉读者,两个人之间涌起一阵寒意,接着进一步深入描写,假装对不重要的事情兴致盎然,比如那只猫和简陋的晚餐。突然,随着“看起来还会下大雪”,情节发展推向高潮,这意味着女主人齐娜今晚可能不会回来,也意味着一些不切实际的事可能会发生。沃顿没有直接叙述而是巧妙地体现在了最后一句话上。马蒂的言行举止激化了小说的主要矛盾,就像《马耳他之鹰》中那一幕的两个人物突出了故事基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