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全国小学生欢欣鼓舞的一日,上午考完英语之后,他们这学期的学习任务圆满结束。
和大人眼里的时光飞逝不同,我到现在还记得,小时候一学期的感觉是多么漫长。
接完娃到餐厅吃饭,遇到儿子班级的几个妈妈,大家开玩笑地说“你儿子变成了一匹小黑马”。
对于中年老母来说,对她最大的褒奖就是夸她养育了一个好孩子,所以从别人嘴里得到反馈
儿子真的是进步神速之后我的内心确实澎湃了一回。
儿子一二年级至多不过中人之资。尤其是一年级刚开学,因为我觉得“小学学习有什么难的”的误解,加上我和孩子爸爸都工作变动,对他的关注和照顾减少。
导致他当时在班级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不仅学习成绩有问题,习惯培养也迟迟跟不上。
后来,为了弥补错误认识造成的不良状况,我换成不坐班状态方便照顾娃。
但是因为第一学期造成的后果影响比较深远,既包括学习习惯没培养好,也包括老师们对孩子形成的固有印象的影响,他直到二年级上学期还是处于一个不太好的状态。
二年级下学期偶有好消息传来,我能感觉到孩子在进步了。三年级开始进步特别明显。
既有我们家长的努力,也得益于换了经验更丰富,能以发展眼光看待孩子们学习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当然也有孩子这几年不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学习和积累。
现在回头再看,一二年级真的特别重要,家长万不可掉以轻心,开头没开好,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后面要花几倍的精力去弥补。
在陪伴孩子一起度过这个小小的难关之时,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要相信自己的孩子。
不管其他人怎么看待,你都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身上有他独特的闪光点,因为谁都不如父母了解他。
在一二年级儿子状况不太好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没有因为成绩不够好而妄自菲薄,也没有因为老师们的批评而迁怒孩子。
而是坚持阅读、坚持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等习惯,相信厚积薄发的道理。
只要基础打得牢,孩子迟早有一天会展示出他的潜力。
手动分割线,以上并不是我要说的重点,哈哈。
我更想谈的是,作为一个学习不用太操心的孩子的妈妈,我最担心的是啥。
尽管,即便在最难的时候,我也没担心过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我有更多需要担心的。
我担心他的运动能力不强;
我担心他还没怎么大量阅读就变成了近视眼;
我担心他个性不够外向和自信,不敢上台演讲和竞选;
我担心他因为从小家里人少而不能在人群中保持自如的状态;
我担心他对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都不热心,失去了太多的锻炼机会;
……
我会经常和熟悉的妈妈们讨论遇到的问题,然后发现天下的老母亲都一样,每个人都对自家娃有100种担心。
活泼伶俐的孩子担心他们不能沉静下来学习;
守纪律的孩子又担心他们遇事不会变通;
内向的孩子担心他们社交能力不强;
好动的孩子担心他们注意力不好;
爱读书的孩子担心他们太呆;
…..
你很少在中国家长的脸上看见那种自然而然的自信和阳光。在做父母这件事情上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疑惑和惶恐。
想一想这样的心态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
实际上,作为中年人,我们经历了社会的诸多磨练之后,早就知道了真正的生活里,学习成绩好坏起到的作用真的有限。
决定一个人人生能够走多远的是综合实力。
这其中除了学习成绩还有情商、抗挫折能力等等,西方有相对成熟完善的教育体系来阐述这些能力都包括什么,这里不赘述。
这两天在朋友的推荐下在看韩剧《请回答1988》,讲述的是韩国首都首尔胡同里一起长大的几个70后一代人的成长故事。
非常温馨的一部剧,虽然时间上差了10年,但是我竟然也从中找到了很多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印记。
4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几个人的家境差异很大。
有爸爸帮人担保破产住进地下室的;
有家里买彩票中了大奖成了暴发户的;
有爸爸去世和妈妈去世的单亲家庭的;
还有父亲是教导主任的。
孩子们个性也都迥异。
女孩子活泼可爱但太不爱学习;
暴发户家的孩子性格内向和父母不怎么亲近;
单亲妈妈带大的儿子早早担负起爸爸的部分责任,既疼爱妹妹又要时时照顾辛苦的妈妈的情绪;
单亲爸爸带大的孩子情感缺失太多不会表达,不管和多少人在一起都是孤零零的,中学辍学走上了专业围棋手的道路;
教导主任的儿子就是生来打他爸爸的脸的……
每个孩子都特点鲜明,但他们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最后也都会找到自己适得其所的人生。
看剧的时候我就在想,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有时候太贪心。
一开始,我们只盼望孩子健康就好。
随着他逐渐成长,我们会不自觉地希望他的人生前面能够带上一连串的定语:
聪明、活泼、漂亮、学习好、有十八般才艺、社会能力强、能够成为某个领域的顶尖人物……
如果任由我们贪心的话,这个前缀会列得特别特别长。
然后,我们的初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攀比、在追随社会大潮中的焦虑、在拥有一个完美孩子的私心不断膨胀的过程中被渐渐遗忘。
我们忘记了我们当初无非是想要养育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而已。他平平常常,健康快乐地过完一生就是他最大的成功。
我们也忘记了想要一个完美小孩儿的我们自己,也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父母。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爱叨叨的高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