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人面对生活都爱说一句话:没什么,就当作修行了。这句话是宽慰自己,还是宽慰他人,不得而知。但每每听起来,总透着种被动的无奈。

修行在他们看来,就是在被动中承受生活的打熬,就是忍受,就是用这两个字来化解心中的块垒,让自己容易接受生活的艰难。说好听些,无异于一个自我的精神麻醉理由而已。
不考虑修行的宗教意义,我的理解是另外一种字面的含义。修是确定一种方向,行是明确的行为。修行,是一种主动的力量,是在前行中不断修正的生命过程,是一种积极而体现智慧的生活态度。

要坚守什么,要放弃什么,要争取什么,明确了然后去做,应该才是修行的本意,而不是等着生活的提醒和结果,然后默默接受。
要坚守什么,每个人心里都有答案,都是相同的情感。但在当下的生活中,有多少人敢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绝不背弃?不好拿亲情做比对,那么,爱情或者友情呢?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有多少人坚守不住或者根本就不坚守?当一个人的一切都可以被标上价码的时候,这个人是不是就可以说放弃了灵魂?
一些东西的坚守,永远都是为人的底线,当底线不存在了,一个人还能剩下什么呢?修行修心,没心了,其他就都是笑话。
要放弃什么,往往是很难的抉择。之所以难,是因为需要放弃的,对一个人而言,都是感觉已经握在手里的,已经产生实际利益的,甚至是在自己性格里觉得很个性的东西。
这个表述很困难,也最不为人所警醒。譬如侥幸,譬如边缘,譬如行走绳索,譬如破釜沉舟的逼迫,固然需要运气和机智甚至强大的决断,固然能带来一时的成功和利益,但危险了整个的人生。而性格中自存的偏激、固执、自大,固然可以增添一个人成功时的魅力,但同样是一摔到底的跟由。修行修正,路偏了心偏了,跌的概率永远大过升的概率。
而要争取什么,才是修行的最终目的。说到底,太多人都搞错了一个认识,那就是一个人永远不可能只为自己活,一个人的价值永远只会由一小部分人评价和认可,一个人只会在一小部分人的心里很重要。所以,自己要争取什么样的生活,自己要为了谁去争取,才是修行一定要弄清楚的问题。

就如父母,只需要平常的守护。就如爱人,只需要并肩的牵手相行。就如孩子,只需要日常的陪伴。想给更多,往往就先冷了眼前。
修行,一个简单的词语而已,但两端,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心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