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40答顾东桥书四,辨析心即理。理在心不在外。这样说对我们的实践有什么启发。引申:假设我是校长,三类老师,一类不想教书,无职业认同,一类看书多,一类在教学中反思。校长说教学方法在内心不在外,老师不明白,怎么会在心呢?第一类老师意没有动,不在心,没有我想教好书的意念。二类老师,校长说方法 在你的心里,你有这个意,要靠着内心去行动,不要去书中找,只看书不行。第三类老师,体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有心,有行。但是,知善知恶是良知,教书育人的路径,标准等不止要实践,还要去读书才明白,读书和教书是一个交互的过程。只知不行强调行,只行不知强调知,其实知行是合一的。例:无善无恶心之体(菜刀)有善有恶意之动,(能切菜能杀人)知善知恶是良知,(切菜是善,杀人是恶)为善去恶是格物。(用来切菜)。中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好学生,读书写作也必须教好书,否则就是知行分离,而大学老师就是要写好论文。专业研究者就必须研究上有突破,袁隆平必须研究出好水稻,老农必须种好水稻。结论:事不一样 ,知和行就不一样。知行合一的显现就不一样。
P159答顾东桥书十,这里谈的是人都应该有良知。知善知恶有标准。区别,顾认为要学一个标准才能致,王认为去致良知就行了。顾的问题是很多人的问题,包括今人。王阳明的回答举例子,没有逐条阐述。没有正面清晰地回答这个标准,大的良知你不想,却去想标准,没有回答,其实也回答了。为什么不回答,一是这个标准必须在实践中获得,听到的方法也必须实践,不实践不算致知,不要谈标准,不要书上找,你得去实践。他没有明说看书就是行,思考也是行。只看书不够,要去行动中获得真知。二,标准是因时银地而变,书上的标准必须和实践联系,没法讨论标准。新网师为什么只谈原理而不是方法,因为懂原理,就可以随机运用多种方法。文中说,按照一般标准,舜与武王伐纣就是不孝吗?不是的。方法不是看书直接找到的。二者争论什么以及为什么不谈向外学?王阳明在谈什么?致良知。这是哲学层面的普遍的永恒的问题,就是“觉”“觉懒看书就看书”的“觉”,对所做之事有反思,有问,有辨,首先有反思觉察,去做,做中觉察,觉察中做,在致良知的过程中确定良知的标准,从而获得良知。《传习录》是语录体,不一篇一篇读,就容易支离破碎,无法整体把握,无法把握住王阳明到底在说什么。一定要知道他的致良知在说什么。
P12陆澄录十二P68陆澄录四八,问:彻底认识才能谈克制私欲?答:空谈无益,都没有做,做当中才知道什么私欲,才能克制私欲。如发言,不敢说,一是要面子,就是私欲,学习要敢于不要脸,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把自己的不会暴露出来,才会长进。如博士论文答辩,被导师说得一无是处,很痛,三天缓不过劲来,但是这才能有进步。越遮蔽越学不到东西。二是低调,怕人嘲笑,这也是私欲。私欲与事情连带,做的过程才能破私欲,致良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