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摘抄:
自杀倾向
自杀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可以避免的。需要我们的注意力从考试分数和对班集体的贡献中,转移到关注孩子的情绪上来。
一、早恋
①家庭、学校处理不当,你的孩子没脸见人;②学生之间感情极其热烈而且执着,家长和教师强行分开二人,于是殉情了。
我们只能引导和等待,不逼迫,让孩子自己明白过来。
二、成绩突然下降
应该帮助他们找到具体原因和可持续发展实力,使他们有所上升,或者让他们学会接受现实,或者帮他们另找一条“露脸”的出路。
三、花钱上重点学校
学习完全跟不上,总是垫底,同学们会瞧不起他,老师也不会有好脸,他会被列入“另册”。
教师遇到此种情况,千万不要歧视,尽可能帮助,实在差的太多的,应权其转学。
四、脸皮过薄
平时多留心,多加保护。告诉同学注意说话分寸,不宜当众批评,个别找他谈就能解决问题。
五、过分自责
要宽慰他们,减少“自我攻击”。
六、极端任性
任性到极点,只要一点小事不顺心就寻死觅活。教师要坚持原则,又要非常灵活,善于掌握分寸。
七、无挫折经历,社会化障碍
教孩子学会生存,比什么都重要。
八、自我形象危机
关键要及时发现他们的真实想法,发现他们的心结,并进行疏导。
青春期的孩子,对同龄人的评价是非常敏感的。
九、被人孤立者
主动接触他们,帮他们找一两个朋友或保护伞。朋友是防止自杀的重要安全阀。
十、受人欺负者
一般比较软弱,要及时发现被欺负情况,给孩子撑腰。
十一、偶尔偷拿钱财者
尽可能不公开处理,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通知家长,不宜直来直去。
十二、“样板”学生
很要强,压力太大。保护孩子,对他们的要求要合理,要更近人情。
十三、与家长关系极其紧张者
如果家长刚愎自用,拒绝反思自我,也可以考虑让孩子暂住在亲戚家,与家长脱离接触。
十四、家中出现突然变故
要及时关心,尽可能知道情况。
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自杀征兆的方法:
①注意异常表现;②建立聊天机制;③词语联想。
发现学生有自杀意向怎么办?
①不要紧张。找他谈话,向他证明:你有价值,你有希望,你还有可留恋的人和事物,你的痛苦是有办法减轻的。②同时向领导汇报,并用适当的方式通知家长。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阅读感悟:
在新学期开学之初,了解班级内部的特殊学生。并且寻找班级的小灵通,通晓班级的特殊事件,及时发现班级内部学生的大事件。在问题还没有出现的时候,防范于未然。
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与处理方式,用合适的方法处理特殊的孩子。以避免矛盾的激化和扩大化,以学生的健康和安全为第一位。
遇到事情冷静处理。因为一切存在即合理,接受现状,冷静处理,让自己也在点滴的历练中成长提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