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同行抱怨说:“你看他孩子150分满分的数学才考70多分,居然还不去机构补习。你说家长是怎么想的?”
我说:“你是不是想说人家父母‘破罐子破摔’了?”
她看了看我,一脸“你懂的”。
这既是心态的问题,也不是心态的问题。
说“是”,因为考试最终也考“心态”——多少人临门一脚心态崩,出分一看哭到懵。满分150考70多,分数上确实不尽如人意。但依然不去补课,至少心态是淡定的。
再说了,不补课又不等于放弃。
在机构多年,我渐渐发现,不少被家长逼来上课的学生,心态已崩得支离破碎,七零八落。
结合个人经历:一模(3月)数学50+(35%左右),高考108(相当于72%)。在不到3个月里,实现翻番。(主要也是太差了)事后回顾,发现这不是奇迹。非“偶然事件”就意味着具备可复制粘贴的“必备条件”。于我有二:基础和自学的能力。其中,“基础”是“自学”的前提条件。
如果我没有加减乘除的基础运算能力以及初中的几何代数这些基础知识作铺垫的话,就高中那些知识点,我是很难自行理解并消化的。得益于这两点,我首先把所有目录都抄了一遍,然后找了10套真题进行试卷分析。在这过程中,是“我要学”,所以我像海绵一样疯狂地主动吸纳知识,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但去机构,和我们坐在学校的课室里有什么不一样吗?不过是换了个环境和换了个人。这里补充一下,我觉得一个真正会教的老师需具备两点:深入浅出和循循善诱。老师应当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
我也去过机构上课。当处于“被动吸收”的状态下,只要是老师的板书,我就会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字不落地摘下。
就像小时候吃饭,兹要是妈妈把勺子递到嘴边,甭管嘴里的饭咽没咽下去,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嘴张开。结果,落下了胃病,因为总觉得消化是肠和胃的事儿。可肠胃会觉得:“天哪,不咀嚼那要你(牙齿)有何用?!”知识的吸收也一样。不咀嚼即不思考,不思考就难理解,即消化不了。只好全盘接受。
如果这是一口饭,那么营养只是“到此一游”,来也匆匆,去也……好歹也是从“输入”到“输出”走了个过场。可未被吸收的知识就没这“高光时刻”了。毕竟是狼吞虎咽地囫囵吞枣,真不敢奢望能有什么靠谱的产出。
所以,我在开头说这既是心态问题,也不是心态问题。前面解释了“是”,其实也从侧面说明了“不是”。因为去机构补课,不是努力学习的唯一途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