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有家庭有孩子的人群,家庭很大一部分支出就是孩子的投入。爸妈也拼劲全力地想让孩子在起点就不掉队,但是这些真的有用么?无论有用没用大家都是这么做。
让孩子学习各种东西,生怕孩子掉队。不断地关注打听,别人家孩子都在学什么,然后给自己的孩子也报个班学习。孩子需要学习各种父母觉得有用的东西,从小就学。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52897/e82cca6426f361e4.jpg)
父母做的很多事情都是用心良苦,都是希望孩子好。所以作为父母最大的愿望也就是希望孩子可以听话一点。只要孩子听话,就会顺着父母为他们考虑的林林种种去生活。那么父母也就可以放松。但是我们有想过作为父母做的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却深深地伤害了孩子么?
我的侄子,今年才5岁,但是跟他的一番谈话,却让我们觉得很是担忧。我问他:“你喜欢每天上学还是放假呐?”。因为听说他上学也主要是老师带着玩。我问他,他只是沉默不语。于是我逗他:“是不是还是觉得放假比较好呐。看你这笑容我就看出来了,你不用骗我了”。他听我这么说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线。
“放暑假,你每天在干嘛呀?”我问。“我学画画,学英语,还有互动环节的。还有编程课程。在家里视频教程。还有玩玩具。”他细数地说着他每天的生活。
“那你喜欢么?你喜欢学这些东西么?”我问他,他几乎毫不犹豫地说他喜欢。我其实半信半疑,一个孩子说自己喜欢每天像个大人一样规律地学习,你真的信么?我觉得对于任何一个孩子,他们最大唯一兴趣就是玩。而他是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让自己每天接受这样像大人一样生活。他还不能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生怕爸妈听了不高兴。
我们总觉得一个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也不存在什么自己的想法。我们把我们自己的想法都以“爱”的名义强加在他们身上,却从没问过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我们在每次他们说话时选择忽略或者打骂的方式对待。久而久之,孩子便不敢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生怕惹爸妈不高兴。他们开始忽略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选择听爸妈的话,因为那样才是对的。于是我们把他们变成了听话的孩子,觉得心满意足了,一切如自己所愿,都很优秀。但是他们却失去了自我,他们不知道自己内心的声音,更加不敢按自己的想法做事。于是我们把孩子变成了和我们自己一样的人。
懂事的孩子才是最让人心疼的,你以为的心满意足却不知道孩子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他做什么事都是从他人的感受出发而不是自己的内心。都是想着我去做了爸妈会不会不高兴,而不是自己会不会高兴。
我觉得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释放天性,可以适当引导,但不能强制浇灌。他们应该像一株爬山虎一样,你可以根据他的天性,帮他找到属于它的那面墙,他就会依墙而不断向上爬。应该让他在孩童的年纪像孩童一样天真无邪,毫无顾忌地快活着。而不是在孩童的年纪就要像大人一样,考虑其他人的感受活着,那样的他要活得多累,多孤独。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有效的陪伴。真正用心地听他说的话;问问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帮他解答十万个为什么;跟他一起发现这个世界有趣的事物;用他的视角去看待他看到东西,一起获得共鸣。你有时像个妈妈给他安全感;有时像个小伙伴给他欢乐;有时像个小情人一样,让他保护你,给他自信。
这样的教育才是个人最独特的教育,而不是来自这个社会的压力。你觉得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