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一一我本可以容忍黑暗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 成为更新的荒凉。
她说一一有人说,有一个字一经说出,也就死去。我却说,它的生命从那一天起才开始。
她说一一我啜饮过生活的芳醇一一,付出了什么,告诉你吧一一不多不少,整整一生一一他们说,这是市价。
她说一一我若知道第一杯是最后一杯 我一定久久不饮,我若知道最后一杯是第一杯 我一定一口饮尽。
她说一一
我们有一份黑夜要忍受 一
我们有一份黎明 一
我们有一份欢乐的空白要填充 一
我们有一份憎恨 一
这里一颗星那里一颗星,
有些,迷了方向!
这里一团雾那里一团雾,
然后,阳光!
她的说,如上,分成行,就是诗。当然,我们现在也可以不分行,即是段子。当可反复咀嚼。
书中附录了狄金森给希金森(牧师.上校.作家)的部分信简,分成行,亦是诗。信中如她的诗中一样,好多的破折号。是欲言又止?还是含蓄蕴藉?或,就是一点小习惯?要么,具有指向性的隐喻?
这是狄金森的诗意的秘密。
狄金森是十八世纪的宅女、剩女。
此书译者江枫在《译序》中介绍,狄金森17岁退学,20岁开始写诗,25岁弃绝社交,埋首于家务和写诗,56岁终老于小镇艾默斯特。她终生未嫁、未出门旅游。宅得够彻底!
你以为她没有爱过吗?可,你看她写约会:
我碎步急走过堂屋 一
我默默跨出门洞 一
我张望整个宇宙,一无所有 一
只见他的面孔!
你以为她没有毕业文凭,就会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吗?不,你听听她的生死理念:
有两个可能
有一个必然
还有,一个应该。
无限的折衷
是我愿!
她死后30年,被视为意象派诗人,上承浪漫主义余绪,下开现代主义先河。而她生前,却不愿公开发表诗作,死时,如林妹妹般要家人"焚诗"。是家人没舍得,整理收集好近1800首她的诗作,才有了今日世界人民共同珍视和享受的文学瑰宝。
在十八世纪,她就把自己修炼成了女神。她说:
我从未见过荒原 一
我从未见过海洋 一
却知道石楠的形态
知道波浪的模样。
在中国,有一位堪与狄金森并肩的的女诗人,诗意的活在书的梦里,她知道狄金森的"孤标傲世皆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狄金森,十八世纪的段子手 狄金森,十八世纪的段子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