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骚源于生活或工作中的一些不如意,发牢骚很正常,但经常发牢骚就容易引发不正常。
曾国华是曾国藩的三弟,在家族中排行第六,所以曾国藩也经常称呼他为“六弟”。曾国藩对自己每个弟弟都可谓用心培养、苦口婆心、关爱倍至,他总是能悉心观察出他们各自身上存在的弊病,并在家信中直指病源,希求弟弟们能够由此警醒、加以修正。
曾国华是很有才华的一个人,连曾国藩都毫不避讳的夸他“温弟天分,甲于诸弟(曾国华字温甫,故称呼为温弟)”,但有才华的人往往有一个致命的通病——傲,人若一傲的话,各种问题也就跟着来了。
首先是懒,一个傲气的人容易眼高手低,觉得很多事情不过如此,自己动手,那还不手到擒来?因此许多事情不屑于去做,尤其是基本功(不只读书人平日读书习字作文的基本功,即便在其他行业里心气多傲的人也往往容易忽略本行基本功的坚持与习练)。
比如曾国华求学期间,曾经到京城自己大哥那里居住过一段时间,这其实是曾国藩有意为之,想把他留在身边以便于督促指导。可戏剧性的是,曾国藩被称为中国历史上“两个半完人”之一,可谓是儒家系统里内修外用至尊中的至尊,这么好的老师放在身边,按说曾国华的学业修身得大有长进了吧?没有,曾国藩愣是拿这个弟弟毫无办法。在他的督导下,六弟非但没有刻苦用功、学业进境,反而连书都很少看、文章也很少作,甚至连生活起居都显得比较懒散,终日不知道该干点什么好,后来一看没效果,曾国华直接回去了,令曾国藩大为光火。
后来曾国藩听说他回到家乡以后依然我行我素——“数月不搦管为文”,懒散做派毫无更改,不禁更加生气也极为痛心,于是在家书中他直言不讳地批评道:
“吾家之无人继起,诸弟犹可稍宽其责,温弟则实自弃,不昨尽诿其咎于命运(不能把全部责任都推给命运——曾国华之前参加科场落过榜,由此总是抱怨自己怀才不遇)。”
这番话说的是很重的,而梳理曾国华的心路与行为历程就会发现,他的确需要自己大哥这么一记当头棒喝!事实上,所有心性高傲的人也都需要这么一记灌顶醍醐。
傲气的人因傲而懒,因懒而不屑于扎实基本功,由此眼高手低,因眼高手低又导致外在的高低皆不就,对于挫折的抗打击能力他们通常又比较薄弱,长时间下来就积累成一个死循环:懒散成性、眼高手低、一事无成、自怜自艾、自暴自弃。而动不动爱发牢骚就是这类人普遍的一个外在表现。
牢骚抱怨的内容无非就是:自己如何如何满腹经纶,却不得其运,如果命运垂顾于我的话那将会如何如何;如果没有某些人从中作梗的话我又将会如何如何。如此这般,把所有的责任都推诿给外境,自己则一点问题没有。而事实上则是,他们整日流连于抱怨与空想之中,对内在外在都毫无补益,反而空耗了大量宝贵的时间与生命。
外在事业长此以往无起色建树完全是可以想见的,更严重的,则是满腹牢骚将会极大伤害一个人的身体与精神健康,曾国藩从自己日常生活与对人事的观察中敏锐发现了这一点,他在家书中提醒六弟道:
“吾尝见朋友中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自然随之。”
所谓“抑塞”,就是说一个人心绪忧郁、内气很拥堵、气息很不顺畅的一种表现,气息都不通顺了,那还不是各种病患都要跟着来了吗?
所以,曾国藩对于六弟的境况可以说是忧心如焚,他进一步劝诫弟弟道:
“温弟所处,乃读书人中最顺之境,乃动则怨尤满腹,百不如意,实我之所不解(我真的理解不了你了)。”
“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猛然内省,决然去之!不惟平心谦抑,可以早得科名,亦且养此和气,可以稍减病患。”
苦口婆心至此,可以说曾国藩这个大哥已经做的相当到位了,可惜曾国华后来在跟随李续宾作战的过程中,还是力战而死了。
虽说马革裹尸,但这种命数跟他个人傲气、爱发牢骚的心性可能也不无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