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按摩术的绯闻
由扁鹊、俞拊一脉相承而来的经脉医学,从有了模型,大约露出来冰山一角了。没白吹牛,哈!今天,是揭晓古典中医学理论实质的时候喽!肃霜表示不得不服古人的智慧,在没有现代医学仪器、没有理化科学实验验证的简陋环境下,古人【真正的古代中国人哦】做出了卓绝的贡献。在经历了用活人病人做试验的情况下,古代中医先哲发现了经脉,发现了经脉医学的病理生理学特性。要知道那是3500~5000年前的科学探索。不得不服!
《阴阳十一脉灸经》所描述的各脉走行,都没有支脉。在各脉命名上,残留有肩脉【臂太阳脉】、耳脉【臂少阳脉】与齿脉【臂阳明脉】等原始称呼。按照先阳脉后阴脉的顺序排序。从文物考古上,只有十一脉的名称,缺手厥阴脉。考据文献,在名为手少阴脉的脉名下,所描述的却是手厥阴脉的走行路线。非常奇怪的是,《内经•灵枢•本输》所记载也只有十一条脉,也缺手厥阴脉。但是,其对手少阴脉的描述:出于中指之端(中冲)溜于掌中(劳宫),注于两骨两筋之间(大陵)、(间使),入于肘内廉(曲泽)手少阴也。 根据所述,确实是手厥阴。这是为什么呢?
《灵枢•邪客》说“手少阴之脉独无俞。少阴,心脉也,邪弗能容。故诸邪皆在心主之脉也,故独无俞焉”,邪弗能容,就是禁灸、禁刺。因而以手厥阴脉代替。依据禁咒原则,施灸于手厥阴脉时,必须高呼:“汝!手少阴!”所以在十一脉灸经中呼为手少阴的其实是手厥阴。这是古代贵族的一项特权。有忌讳称呼,有替罪仆人。那么,“大陵穴”,实际是“太陵穴”敬缺末笔。手少阴受病,犯错,却是手厥阴(相当于主人的家里仆人、替罪奴隶)顶替。
归纳经脉医学模型如下:
客从长安来 客从长安来 客从长安来 客从长安来 客从长安来 客从长安来 客从长安来 客从长安来 客从长安来 客从长安来 客从长安来 客从长安来《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在脉的循行方向上,自然反应施刺激于四肢远端腕踝处的“脉口”而循行感觉是向心性走行的规律与特点。按照古医书的记录,经脉不仅仅是这十二个规范走行。还有因病变化的走行。例如:
客从长安来客从长安来 客从长安来 客从长安来 客从长安来
经脉木人脉行路线展示:
1/所有阴脉均上行到头部。2/手少阴脉与手太阴脉上行到头部是借道足阳明脉实现的。3/手厥阴脉的走行极为特殊,经颈部侧方上头面,过耳前直上颠顶,过三阳五会,左右相会于督脉。4/足太阳脉在人体背后走行只有一条,呈单行线行走,而非经络图中的两边各双线。5/所有脉行路线蜿蜒圆滑而挺直,没有从角度的折曲,更没有三次之折或画圈现象。6/足太阳脉与足少阳脉之间有带脉走行现象。7/各脉之间有交叉与交汇,但没有穴位标记。8/头部面部颈椎周围各脉的走行与经络图的杂乱比较,有很大差异。
循行性感觉,或者说是感觉循行现象 它的表现形式为:当向人体皮肤表面上某处施加“一点刺激”,其所产生的定位感觉并不停留在该刺激点局部,而是沿循着人体纵轴方向作一定距离的乃至于经过四肢与躯干全长的移动或行走;如果刺激点选择为一定的部位与数目时,则此若干条移动着的感觉便会各自描绘出一条较为规范的行走路线。也就是说,固定一点的刺激,产生了移动着的一条线的感觉。循行性感觉包括有位置、性质、宽度、强度、距离与速度等诸多成分,不是单纯的感觉,而是复合性感觉或识别性感觉;是知觉或者高级感觉。古人用河流比喻灸焫引发的热致循行性感觉,有十二经水之说。《内经》云: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大小与广狭指宽度;远近指长度,深浅指高度。这里可以理解为,感觉的循行是立体的。循行性感觉如果在脉行的中途遇到小结节、小疤痕或者口眼鼻脐、前后二阴孔道时,还会绕道而行;在受阻部位更会憋胀变宽,解除阻滞后则有如阻塞的水道豁然疏通。在大关节“低洼”处还可以有短暂的停留,也可因人为的截堵而改变其流向。自然,“经水”的提法只适合古代灸法刺激所引出的循行性感觉。针刺、按摩一拨的感觉就不同了。针刺有路线细、循行速度快、引发距离长等特点。按摩一拨,有路线粗、循行性感觉麻胀明显、速度可控、引发距离变化多等特点。“经水者,皆注于海”。循行性感觉遵循一个常规方向,即向心性行走,无论阴脉阳脉,全部都上头而趋向于脑之俞(百会或者通天)。涪水经脉木人的手三阴脉均流注于足阳明脉,以足阳明脉为使而上达头顶。足三阴脉的流注,皆汇聚任脉而上头。任脉的深层,剖而视之,正好是全身血液大血管所在地,血多。而几乎所有经脉循行在候脉诊断时,都会发现经脉入胸再转输的现象。这就是内经四海理论的物质观察基础。“脑为髓海”;“足阳明胃为水谷之海”;“膻中为气海”;“冲脉(任脉深层)为血海【或者是十二经脉之海】”。对于循行性感觉阳性者,无论施加艾灸、针刺或指压,都可以引发出循行性感觉。这是古中医立论十二经脉医学体系的物质基础。对于循行性感觉阴性者,无论施加艾灸、针刺或指压,都不能引起循行性感觉(这是肃霜困惑多年的实践体悟。就是说,有经脉现象出现的必然是病人。没有这些现象的,大多是没病或者病情比较小、轻,不构成经脉现象)。当初肃霜的老师顾氏,在传授手法理疗的时候,常说的就是“没病没穴位(这是轻症)”,“没病没经脉(这是重症)”。
因为对选定的十二个刺激点施加“一拨” 刺激,而形成十二经脉。古代中医先哲在观察循行性感觉的时候,对于施加“一点刺激”的数目与部位,有个共识,刺激选择在手、足的腕部与踝部,也就是“脉口”或“环俞”。手与足的阴阳面各三个。就是“手足三阴三阳”,一共十二个点,引发出十二条循行性感觉。这就是十二脉的原始。也就是说,在四肢远端选定的十二个点施加“一拨”刺激(这个一拨是用艾灸,还是针刺,还是指压,看各人方便),就形成了十二经脉的循行性路线。肃霜可以不厚道地奸笑几下哦,只要你愿意,任何人在循行性感觉阳性的患者身上都可以按自己意愿,施加13条或者23条或者15条刺激线。甚至按今天的手太阴肺经起始点,光一个手太阴就可以刺激出78条细路线。著名大中医,针刺疗法名家焦顺发先生就做过这个试验。就是说,十二经脉循行路线,是古中医人为设定的,为了方便诊断、方便以简御繁地治疗疾病。
古人看到感觉循行现象,首先把它称作“气”,感觉循行现象就是“气行”现象。循行性感觉以三条为一组(一阳变三阳,一阴变三阴),“气”字的甲骨文就是以象形循行性感觉路线来画“字”的。之后,“气”字概念扩展,另有所用,就用“脉”字来称呼循行性感觉。汉以后,血脉医学的血管抢夺“脉”的概念,为了划清界线,便把“气行”、“脉”专称“经脉”。
由于病邪部位深浅不一,循行性感觉各种机动走行跟见到的十二经脉走行不同,变化万千,离经叛道,如果不知根结,诊断、理疗必然茫然失措。脉气所起为根,所归为结。这种始终点的确认,对诊断正确的病证有很大的意义。从经典古书的记载,与今天的经络穴位图走向,完全不同。足太阴的终结点是中脘; 足厥阴的终结点是玉堂;足少阴的终结点是廉泉。它们都在任脉上。与今天临床循行性感觉观察的实际相符。《内经》把各种流派各种理论的经脉穴位学说都一总记载下来。然后今天的中医学院派们言必称《内经》,遇上完全相反观点的记载,就懵圈了。
根据仓公所传承记录,由上古扁鹊、俞拊、中世扁鹊(战国时期的秦越人)的传授,古典经脉医学理论框架如下:
最早的是标本根结学说,就是经脉起始与终止的部位。手足三阳均起于四肢远端末梢,终止于头顶。手三阴借足阳明、手少阳(只是手心主厥阴脉借道)而上头顶。足三阴共行于任脉【肃霜一直以为,任脉本来就没有,而是足三阴脉走向头顶时汇合在一起的共通脉】,直上面部,入顶。
第二阶段出现背俞学说。严格意义上,从督脉、华佗夹脊和五腧背俞(最早只有五藏的五个俞位,之后在汉唐千余年时间里,古人补足了十二经脉的各脉专属俞位,形成十二俞)指的是一个系统,就是背俞体系,也叫督脉体系。背俞循行,还出现各脉互相借道、互相首尾连接和中途连接的脉(渡桥脉),这是当今所谓带脉;古医家不认为有带脉,对于围腰一圈的脉,不只在腰胯上有一圈,泛躯干地域有无数个圈脉,都可以叫带脉。它是十二经脉连接时通常现象,都称某经带脉,并不如今天特定这一条带脉。背俞是经脉流行经过背后,不直接上头顶,进入内脏的体表进入位置。足三阴标本走向,很多都走到任脉以后,借带脉走向了背后,进入相应的背俞去了(足厥阴带脉走进肝俞,足太阴带脉走进脾俞,足少阴带脉【这条带脉跟今天的带脉部分重合】走进肾俞)。《内经》的标在背俞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它在揭示了经脉流行过程路线时,让后人知道,十二经脉不是严格按照设定路线走的,会依据病情出现手三阴走背、足三阳走胸以及六经皆入于胸腹腔定点位(募),十二经共同或者个别或者大部分皆入背腰定点位(腧)这种现象。
第三阶段出现对经脉流注分析的四俞理论以及四俞循行进入四海最终归向头顶的归经理论。原本经脉除标(终)本(始)根(始)结(终)这类首尾二俞(首是脉口,人为确定位置)(尾是标位,有背俞,有头顶外三阳五会)之外,没有其它俞位。扁鹊俞拊“一拨而见病之应”,拨在脉口,应在腧募或是头顶。从中世扁鹊(秦越人)的传承记载,把单俞刺激改变为多俞刺激,即根、溜、注、入。在脉口或井俞施加刺激,循行性感觉的走行长度因病例而异,并非每次均可走完从四肢末梢到颠顶的全长,走行距离可分为全程、长程、短程和残程。全程就是从四肢远端末梢到颠顶。长程就是走向躯干,而没有到达头顶,进入了俞募。短程就是从四肢远端走到了肘、膝关节;部分病人会在稍后时间内,在内脏、头面局部(或是五官或是颈脖某一面)又再次出现气行反应。大部分病人会有气行短程之后入腑、入脑的现象反应。残程就是下刺激后,经脉循行并不从四肢远端走行,而是中间(或在臂上段、或在大腿上、或在躯干上,都只有一小段)。有些从远端走了,有些在脏腑体表投影区,有些在头颈部位;均只有小段走行。 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不管是古人的观察还是今天很多信仰古中医学的学者的观察)经脉循行从四肢远端脉口走行到肘膝以近的短程循行占了整个经脉循行的绝大多数。由于气行在少顷之后又在其他地方出现了局部反应。因此,古人认定,经脉的止于肘膝而不见,乃是“入行于内”了。临床四俞就出现了。始于“根”,在脉口,溜于肘膝,注于内脏,入于“结”,在首脑。后人发现,有两个入,在入脑之前,还有入颈项的现象。从四俞也就发展成为五俞。
五俞理论肯定、必然是从四俞理论发展而来。肃霜考证了能见到的所有古代中医书籍,可以拍着胸脯说哦(嘿嘿,不怕拍断肋骨)。这里的五俞,不是背俞的五腧(那个叫五脏俞,特指肺、心、肝、脾、肾五输),而是井、荥、输、经、合五输。《灵枢•九针十二原》保留的“根溜注入入”四俞学说痕迹,一变,成了完善的以肘膝关节之下为主的四肢远端取俞法。这与短程循行有莫大的关系哦。依《难经》所述,九针十二原,在手足肘膝的脉口,是戴镯子的地方,选取十二个脉口俞(叫圆,或者环。之后称圆俞,汉以后讹成了原俞),叫十二原,用针灸、手指刺激它们,会在内脏引起共鸣。出现循行性感觉到内脏的反应,疾病得以诊断清楚、康复成功。之后发现,刺激手足阴面的五输,能很容易引发气趋五脏的反应;刺激足阳明上的某些俞位点,能引发六腑的气趋反应。这就形成了《内经》的九针十二原,治五脏以手足三阴的输位为准,称内脏之原【肺之原名为太渊;心之原名为大陵;肝之原名为太冲;脾之原名为太白;肾之原名为太溪】。治六腑以足阳明的膝盖往足那段为准,称内脏之合(下合)【胃合入于(足)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胆合入于阳陵泉;膀胱合入于委中央】。
用五脏原、六腑合配合背俞胸腹募的刺激处理,可以诊断,可以治疗,可以维护人体五脏六腑。这就是古代中医研究归纳的经脉医学循行俞位模型。
绯闻不绯,打开躯干看病因。中医学的先辈,可不是哪儿痛就治哪儿哦。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