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井湾
“走,去水井湾看看。”那是一个春天的晴日,与我一起返乡探亲已经数日的爱人突然提出。
“水井湾?你怎么还记得那里?”要知道,爱人那时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到过我的故乡了。之前,也没有听他提起过。
“水井湾,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路。你们要去的话,就从你四奶奶以前做过的那块菜园子绕道过去。那里可能还有条路的影子……”母亲在一旁搭话了。
“难道那里现在就没有人去了吗?”我惊愕。
“没有,那口水井,现在一滴水都看不到,自从几年前政府搞这个森林公园,山上全部植树造林。现如今,没有了庄稼,谁还去那里哦?我们都几年没去过了,听说路早就被一些流失的水土掩埋了。”母亲解释。
前一天才下过一场春雨,故乡山坡上的树林看上去更加葱绿苍翠。怕黄泥路太湿,我和爱人在母亲的建议下各自换了双球鞋后,从母亲家后院开门直接走进了通往水井湾的山路。
这是一条大山里常见的、弯弯的、只够两个人并排着走的黄泥巴山路,在泮水凤凰山脚下,沿山而居。走下去,在它的东西方向还有几条叉开的小路,只要沿着它走二十多分钟便可到达水井湾。小时候,我们走在这条路上,能听见左手边这条小小河沟里有溪水流淌的汩汩声,青青的石竹草从石缝中伸出茎叶,一丛丛蔓延到溪水。山风吹过漫山遍野的庄稼,泥土的清香味便游戈到我们的呼吸,随之而来的,还有知了的嗡鸣……在家乡人的心中,水井湾就是一颗发光的金子,代表着一种无限浩大的生命。还没有安装自来水的年代,每个人都渴望走进它,占有它。曾经,它也在我离开家乡之后的梦里出现过多次。梦里,它对我微笑,依旧诱发甜美的光芒。
现如今,水井湾已经没有一滴水,我们就这样沿着一条干涸的河沟往它的方向迈步。瓦蓝的天空下,一边回首,一边前行。
还记得爱人第一次与我去故乡时的情景。对从小生活在江南平原上的他来说,一切都充满新鲜、好奇感。山山水水,沟沟坎坎……就连许多不同于他家乡的地方风俗也给他带来不少乐趣。那时,镇上的居民虽然每家每户都安装了自来水,但常常出现断水的情况。基本上家家都还是要有口水缸。我家装水的缸和别人家有所不同。这是一只父亲也说不出究竟传承了多少代人的大石头缸,石缸上有精美的花纹,凹凸不平。长约二米,宽高分别一米多,一次性可以容纳十多担水。每次回父母家看到它,我都会笑着和家人说,它是周家唯一的一件“古董”。
那时,水缸里装的水基本上都来自于水井湾这口井。这是一口深宽约五米大的水井,外形像极一个不太标准的正方体。除了涨潮水,很少有溢满的时候。水井坐落半山丛中,也是离我们取水最近的地方。井里的水从石缝蔓延而出,清澈透明,只要你站在水边,里面就会呈现出站立的倒影。
往前走,我的脑海不停的浮现出一幕幕“等水”的情形。挑水用水的人多了,水井就会有供不应求的时候。特别是夏天,常常出现干涸现象。于是,就有了等水的情况。水桶排成一条龙,大人们都各自去忙,每家等水的基本上都是小孩,等水慢慢从地上冒出来,快要盛满井底那个漩涡时,大家都知道,正好可以装满两只水桶。用水瓢一瓢一瓢舀出来装在水桶里之后,就赶紧跑到水井湾路口大声叫唤大人去把水挑走。等水的过程,是小伙们可以开心玩耍的时候。童年的笑声常常从山头传到山腰……另外一种情景就是晚上去挑水。月明星稀的夜晚,常常有人去挑水,手里拿着电筒。运气好时,有的人家可以连续跑上几趟,直到把家里的水缸装满。爱人第一次与我回老家时,晚上我们也有过这样的行动。想必正是因为如此,这条路,这口水井才对他有了如此厚重的记忆。然而,现在和过去不一样了,自来水也很少停水。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基本上已经没有人去挑水了,偶尔看到一些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开着摩托车到离街五六里之外的“土地垭”去运水。据我所知,那里很早就有一口大水井,是当地居民装修好的,井底常年有一股地下泉水冒出。不仅水清凉,还有一种甜美的味道。夏季时,这里的人常到那个村庄去运水回来解渴。
又一次站在水井湾的井边。正如母亲所说,这里已经看不到半滴水从井底浸出。这是因为后山上煤矿开采和一些天然的生态所致。在它周围的山坡上,再也看不见曾经包围过它的油菜花、小麦、高粱、玉米、红薯……在它和凤凰山路口分叉的那地方,我们就已经找不到它原来的路径。一些塌下来的泥土和荆棘的树丛掩埋去它昔日的原样,露出荒凉的气氛。周围所呈现的还是黄泥、黄沙……
看着曾经熟悉的这一切,一阵寒意袭击而来。除了失落与凄凉,好似还有许多密密麻麻的伤……
2019/03/2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