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是,只有一部分人在事实面前会改变观点。不少人在事实面前更坚持自己的观点,即使这观点是显见的错误。他们甚至加倍孤愤与悲壮,认定自己是掌握真理的少数人,其实不过一辆逆行的车觉得全世界的车都开错了方向。
改变观点是痛苦的。但要学会享受这种痛苦,人才能进步。就像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所说的,最大的悲剧是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想法。所以痛苦加反思等于进步。
瑞·达利欧不久前写了篇文章,劝告西方世界放弃对中国的偏见,“成见和偏见总让人们看不到机会。如果您是‘中国怀疑论’者,那与中国的发展现实不符,我建议您清除这一思路。”
他认为,当民众接受良好教育、努力工作并遵守规则时,一个国家往往就能拥有强劲的生产力、良好的财务状况,收入超过支出、资产增加快于负债,也就会实现崛起。
企业家、投资家非常愿意承认中国的优势。巴菲特与芒格,是最典型的美国精英,在我的印象中,从来都是夸奖中国,欣赏中国。与美国的政治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其实,这是美国真正值得学习的地方,他们有一群商业精英视野开阔,承认现实,可以迅速放弃头脑里的偏见。
为什么?同样是聪明人,在美国从政,就天天“中国病毒”,中国做得越好,他围堵得越来劲?
那是因为,商业精英如果判断错误,自己口袋里的钱变少,不改正偏见,一直错,那意味着破产。而政治精英判断错误,是别人付出成本。就像特朗普防疫错得离谱,是普通美国人死二十多万,他自己可有顶级的医疗。做错了没有惩罚,那为什么要痛苦地承认错误呢?
过几天若是拜登当选美国总统,骨子里也不会改变对中国的偏见。因为他也没有改变这个偏见的动力。说服美国的政客,徒劳无功。他们在意识形态上不会进步,为了迎合民众不停下滑的智商,他们还得退步,说些弱智的话,做些荒唐的事,不然没票。但是中国的大市场,高效率,这张终极王牌,将赢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与投资家,没有任何美国政客有能力围堵中国。
不久前,介绍过李录先生的观点,这位芒格信任的华人投资家,他的看法与美国政客完全不同。他看好中国的未来,且不认为政治民主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对李录历史有所了解,就知道,他通过自己的投资实践与思考,放弃了自己年轻时的偏见。与他同龄的许多人,抱着偏见不放,思维完全特朗普化,美国政客化,即使身处中国,也看不到中国的巨大机会。
人的差距,终究是思维的差距。在事实面前,不会改变观点,放弃偏见,那就是老了,停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