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学与教时都强调:乘法是求连续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虽没有说加法在前,乘法在后,但大家都形成了这一共识。几十年来本人是这么学,也是这么教的。
今天拜读了首都师范大学郜舒竹教授的《“乘”的想法来自哪儿》一文,完全颠覆以前的看法,乘法是先于加法,在数数的过程中就有乘法思维,例如在数苹果时1、2、3、4、5、6,实际上是第一,第二……第六,只不过是把“一”数了六次,然后1个苹果*6=6个苹果,成为了一个“六”,这里就把基本单位“一”,通过单位转化成为“六”。这个原因导致了幼儿在数数时的点数到“6”的时候会报“5”或其他,这是很正常现象,因为在点数到“6”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转化过程。
在做加法运算时,实际是两次数的过程,比如计算2+4时,在数到“2”的时候,突然出现了状况,后来又重新开始数到“4”,最后又数一次,数到“6”,这样就回到上述数数过程,再用转换为一个“六”。
还有许多未曾想过的问题,期待下次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