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5在国庆假期中我们的线上沙龙如期进行。假期好多人是计划陪伴家人的,那是不是你在家和家人呆了一天就是陪伴?拿着手机陪孩子写作业算陪伴吗?陪孩子玩的时候,你做你的事情,他玩他的玩具算陪伴吗?
就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们相聚在一起聊一聊高质量陪伴。
![](https://img.haomeiwen.com/i9591160/74fc572e67f879d1.jpg)
很多父母会说,我每天都陪着孩子,一起吃饭、一起做功课,几乎空闲的时间都给了孩子,还不够吗?
关于陪伴、高质量陪伴,大家展开了讨论。
是的,陪着≠陪伴,陪伴≠高质量陪伴。
雪晖分享了和85岁父母之间的故事,每周2-3次去探望陪伴,聊聊天、吃个饭同时享受父母给掖掖被角的温暖,然后检讨说:再去父母家时记得放下手机,专心和他们说话。是的,好的陪伴,要走心,而不仅仅是陪在身旁。一边看着手机一边聊天怎么也感受不到那份心意,那仅仅是陪着而已。
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如2-6岁之间,和孩子之间需要保证存在10分钟的特殊时光,也就是高光时刻。当孩子6-12岁了可能不再需要,但是孩子还是渴望着每周能和父母有固定的时间互动。高质量的陪伴,半小时远胜于一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9591160/1f8e9ac36d30b483.jpg)
续锦分享了一个亲戚对孩子的做法: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写作业时担心孩子分神每十几分钟就进去看看、手机锁屏也不能给孩子、甚至坐在旁边盯着孩子等等,这个“操碎了心”的家长表面上的确是在陪伴孩子,而且做到了事无巨细,竭尽全力。但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陪伴用错了方式,不仅让孩子感到窒息,也让自己感到痛苦。
这种错误的陪伴方式,有可能毁掉了孩子的努力与潜力。
陪伴孩子是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坑:1. 耐心太差,没有控制好情绪。动不动就发脾气,失去耐心的陪伴,会成为孩子成长中的一剂“毒药”。2. 动不动说教。讲道理其实就是一种权威,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只是希望孩子能够服从。结果就是父母越讲理,孩子就会越歇斯底里,甚至对父母产生厌烦心理。3. 经常打扰孩子。在孩子专心的时候,喜欢隔三差五打扰孩子。那些打着关心孩子有送水送水果的家长需要注意了,你不是不信任孩子就是想掌控孩子,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刚刚集中起来的注意力,被你破坏掉。4. 期待太高,给孩子施加压力。那些说什么我都陪你了你还没考好,我都天天陪你你还不好好学习之类的家长需要明白:陪伴孩子,不止是为了让他考出好成绩;也不是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与关注,就一定过能获得同样的回馈。所以不妨放平心态,把陪伴当作一场无与伦比的旅程,和孩子一起成长。
陪伴不止是在孩子身边,更要与孩子有情感交流,积极回应孩子。总而言之,陪伴孩子讲究的是策略,“质”远比量重要得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9591160/534daf73ede0006c.jpg)
面对带两娃上班还是主力,时间不够用,没法陪伴更不知道怎样才是高质量陪伴而焦虑的朋友发军开始提问,她好奇其他宝妈是如何化解焦虑的,好奇卓越父母训练营到底是做了什么让那些家长有时间有能力过好鸡飞狗跳的生活。是的,已经进行了8期的卓越父母训练营每天早晨会带领大家一起做催眠训练,每周有家庭教育理论分享和共读时光(共读一本书),还有小组复盘、记录催眠体验、答疑等等,用八周的时间学习和训练,得到的不仅仅是理念的转变,还有情绪的稳定和行动力的提升。所以才有家长持续8期一直跟随着,当然她们自身和家庭的变化也是巨大的。
也正如雪晖所言,这样的交流就是高质量陪伴。有着专业医生和老师的高质量陪伴,有着科学正确的底层逻辑支撑,有着爱学习和愿意改变的心,那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
![](https://img.haomeiwen.com/i9591160/171c5b7425f0acec.jpg)
海荣分享了自己持续参加8期训练营一天都没落下的经历,收获自己身体免疫力提升鼻炎、胃炎、失眠痊愈,还有情绪稳定工作能力提升,现在一个人做着2个人的工作依然游刃有余,更重要的是儿子从不喜欢学习到变成有理想有目标的主动学习,丈夫也随之改变。是的,改变带来改变。只要你变了,全世界都跟着变。
英国曾经做过一项长达70年的纪实追踪,从1946年开始,跟踪记录了近七万个孩子的成长轨迹,试图找出孩子优秀背后的原因。
调查的结果令人沮丧,那就是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孩子受家庭、社会和经济水平影响,注定一生平庸。但仍有20%的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能够打破“平庸”的魔咒,成功逆袭。这部分孩子成功逆袭的关键就是:他们从小是父母陪伴着长大的。
同样的回顾我国那些“寒门贵子”的背后,也都有着父母默默的陪伴,有时家长就是做着家务、纳着鞋底、绣着花、补着衣服陪着孩子看书、写作业。也正是这样的陪伴才成就了孩子,让孩子从寒门崛起。
所以陪伴是一种力量,在这个世界上,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9591160/d83b71ead9451848.jpg)
立民分享说自己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是那种不放心,带着监督、批评、指责、挑剔的目光陪着孩子,为了孩子上学还租了房子每天都盯着孩子,天天觉得自己做了很多很辛苦,结果把孩子盯出逆反和成绩下滑,幸好经过学习和训练及时纠错,才有了今天孩子顺利进入大学。
是的,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父母成长的过程。
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也要不断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父母成长了自我,其实也就成就了孩子。
东红老师又补充说对于异地没法天天见面的家人,可以每天打个电话、视频来交流,放下其他事情专心地和对方交流,ta一定能收到你的爱。
是的,距离不是问题,只要你有心、用心就能收获到高质量陪伴。
![](https://img.haomeiwen.com/i9591160/d3a0e4d0de76d443.jpg)
对于同样2个娃的宝妈王娟来说,从辞职专职带娃难得手忙脚乱,到如今的情绪稳定,每天给孩子专注讲半小时故事,定期安排外出游玩,及时回应孩子的提问,同时也发现孩子自己安静的玩的时间越来越多。
是的,我们曾经讲过“关注就是爱”,当我们真正“看到”孩子的时候,那个爱就自然流淌。而每一次高质量陪伴就为爱插上了翅膀。
关于高质量陪伴,具体的方式方法有许多,在卓越父母训练营中会一一讲到,并带领大家践行。
记住,只有在有意义、有目的陪伴,亲子间身心愉悦而且有所收获,这才能称之为高质量的时光,才是真正的高光时刻。
我们会发现,但凡是那些学业优秀、心理健康、自信独立、内心富足的孩子。
他们的父母大都做了一件事情——高质量的陪伴。
密歇根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对行为得体、考试名列前茅这两件事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作业的数量,也不是家长督促学习的程度,竟然是家庭聚餐的频率和时长。
也就是说,一个孩子的珍贵品质、学习能力,是在父母温馨陪伴下滋养的。
最好的教育体现在对孩子的陪伴之中,所以放下手机、放下手头的工作,找个时间和亲人共度一段美好的时光吧。
最后依然是在依依不舍中大家挥手道晚安和再见,期待下周三的再次相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