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文学
读《李自成》有感

读《李自成》有感

作者: fe557def6828 | 来源:发表于2018-12-22 22:44 被阅读5次

《李自成》这本书是我偶然间遇到的。

我素来有个习惯,闲了就喜欢去书店转转。如若遇见什么便宜的,中意的,自然会“慷慨解囊”。那天下午,我闲来无事,便计划着去学校周边的西部书城“捡个便宜”。在一堆待处理的书中,我的目光落到了红色封皮的《李自成》上。我心想,这可是宝贝啊,便毅然决然以5元的价格买了下来。其实,对于这本书,我早有所耳闻。书的作者名叫姚雪垠,河南人,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凭借此书获得过第一届“茅盾文学奖”。不过,因为这部书卷帙浩繁,所以一直以来,我不得不望而却步。后经查阅资料,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这部鸿篇巨制,是姚老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呕心沥血创作的。相比于现如今有些所谓的作家,几天就能胡诌出一本书来,书中又尽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李自成》这部书哪有不看之理?

明朝的历史十分有意思。因为之前研读过《明朝那些事儿》和《万历十五年》的缘故,我对此也有所管窥。《明朝那些事儿》像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从洪武大帝建国,一直写到大明王朝的覆灭,涵盖了明朝的方方面面(很有意思,推荐大家看一看)而《万历十五年》则更像是纪传体史书,主要记述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海瑞等人的生平。而《李自成》则是一部“长河式”的小说,从崇祯11年写起,全面地反映明末李自成起义由困厄转到兴盛,复由胜利走向失败这一历史悲剧的发展过程。书中的一些人物、故事,又与上两本书交相呼应。比如《万历十五年》中讲到万历想立郑贵妃之子——也就是后来的福王为太子,因遭群臣反对,才不了了之。而后福王定居洛阳,大兴土木,建福王宫,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致使民怨沸腾。《李自成》第二卷即讲到李自成出兵洛阳,破王府,抓福王,赈济灾民。这些历史不知不觉间就都连到了一起,读起来自然很有意思。

这次,我主要阅读的是《李自成》之李信与红娘子这一部分。

李自成,陕西榆林米脂县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崇祯元年,李自成杀官起义。

崇祯六年,李自成率军东渡黄河,投奔“闯王”高迎祥。因其勇武过人,拜为“闯将”。

崇祯九年,高迎祥兵败子午谷,为时任陕西巡抚孙传庭所杀。高残部投奔李自成,并推举其为新任“闯王”。

崇祯十年,洪承畴,孙传庭败李自成于渭南。李率刘宗敏等残部退居商洛山中。

崇祯十四年,李自成乘杨嗣昌围剿张献忠于四川之际,出兵洛阳。杀福王,赈饥民,深得民心。时有“近闯王,不纳粮”等歌谣传颂于街头巷尾。

崇祯十五年,李自成三攻河南开封未果。后因黄河决提,水淹开封,借势杀陕西总督傅宗龙、汪乔年,后败孙传庭。

崇祯十六年,李于襄阳称“新顺王”,次年于西安称帝,国号大顺。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破京灭明,逼得崇祯皇帝自缢于景山。

顺治二年,清军大败李自成于潼关。自成无力阻挡,败逃至江西。后入湖北通山县南九宫山,为地方民兵所杀死。值得一提的是,其死因至今仍存在较大争议。

  以上即是李自成的生平概述。《李自成》之李信与红娘子主要讲述的就是崇祯十四年前后发生的故事。

  山影昏黑,月色如墨。李自成静静地坐在一堆火边,听众将领议论星驰入豫之利弊。潼关一战,李自成元气大伤,拼命死战,才以杀出一条血路,率领刘宗敏等残部败逃至陕西商洛山中。因孙传庭、洪承畴等人均被调往辽东防范清军,他才得以在山中休养生息,重整旗鼓。他的军队,所到之处,平买平买,秋毫无犯,深得民心,远近闻名。而杨嗣昌又忙于剿张献忠于四川,李自成明白此刻正是出兵河南的好时机。但是他同时也明白,“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于是,他意味深长的对众将领说,“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有时就要善于等待,耐得住寂寞。真正的英雄事业不在乎一时的热热闹闹,要想着如何才能扭转乾坤,使山河变色。”众将领皆拜服。

  李自成在伏牛山一带攻破富裕山寨,扩充人马,抓紧时间练兵之际,杞县的李公子却被仇人陷害入狱。李公子李信出身世家,祖父和父亲均为明朝大臣,自己也考取了举人。杞县饥荒,李公子号召名门大户出钱出粮,赈济灾民。然而,却被仇家诬陷为煽动饥民起义,遂被捕入狱。正当知县准备处决李信之际,红娘子拍马赶到。只见她面目清秀,红衣骏马,好不威风。虽为一员女将,却比男兵更为勇猛。她率领部队攻破杞县,救出了李信。几千年统治着士大夫的“忠孝”二字,此刻就如同无形的枷锁一般,紧紧地套在李信身上。但是,经不住红娘子和弟弟的百般劝说,还要广大人民的恳求,李信遂决定揭竿而起。那时,李自成礼贤下士,忠义仁厚之名早就传遍了河南省。经过商量,李信一行决定投奔闯王麾下,辅佐起早成大业。听闻李信来投,闯王十分高兴,随即派遣自己的义子双喜小将军星夜驰马相迎。彼时,李自成帐下,武有刘宗敏,高一功等人;文有牛金星,宋献策,李信等人,可谓是人才济济。经过深思熟虑,李自成准备率先攻破洛阳。一来因为洛阳乃九朝建都之地,依山带河。二来因为洛阳是福王朱常洵的蕃地,而因其大肆建造宫殿,穷奢极欲,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百姓积怨已久。若能破洛阳,抓福王,一能开仓放粮,赈济百姓;二能补充军需,增强兵力。于是,在洛阳城中饥民的协助下,闯王军队所到之处,所向披靡,破获洛阳也自然是轻而易举之事。

  《李自成》之李信与红娘子大致就是讲的这个故事。从书中我们能领略到闯王李自成平易近人,礼贤下士,谦虚好学的一面。我时常会想,如果他后来能建立稳固的革命根据地,坚持土地革命,重用贤人,清军也不至于入关如此迅速。李自成和朱元璋有很多共同点,他们同是农民出身,靠着消灭贪官污吏,劫富济贫而起家,不同的是,朱元璋把南京作为他革命的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最终成就大业。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过,“革命要有根据地,就像人要有屁股,人若没有屁股,便不能坐下来;要是老走着,老站着,定然不会持久;腿走酸了,站软了,就会倒下去。革命有了根据地,才能够有地方休整,恢复气力,补充力量,再继续战斗,扩大发展,走向最后胜利。”李自成虽不能说在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至少也可以说是对历史的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读《李自成》有感

    《李自成》这本书是我偶然间遇到的。 我素来有个习惯,闲了就喜欢去书店转转。如若遇见什么便宜的,中意的,自然会“慷慨...

  • 读李自成

    读李自成 文/孟祥忠 李自成下岗了 李自成造反了 改朝换代的战争 开始了 得到民心 李自成占领北京城 失去民心 李...

  • 2020-02-13

    读“李自成”随感 自2020年春节以来,我一直在读姚雪垠的李自成,记得小时候读过讲他的小人书,留在脑海的印象...

  • 努力——读姚雪垠《李自成》

    单纯站在朱明王朝的立场上看待崇祯,他无疑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然而,明王朝还是在他的手上走向了灭亡。 一个王朝的...

  • 李自成下岗了

    李自成下岗了 文/孟祥忠 李自成曾是明朝的公务员 千不该万不该,让李自成下岗了 李自成走投无路,揭竿而起 天下大乱...

  • 景泰蓝年华

    初见 (一) 顺治元年,大顺政权的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弟自缢而死,清军讨伐李自成,李自成败退京师,清军正式入...

  • 《李自成失察大败山海关》读后感

    在明末,李自成所引导的农民军队可谓是家喻户晓。而《李自成失察大败山海关》则讲述了关于李自成的一个故事。 ...

  • “张献忠遗宝”流传300年,未见真容,后来如何被发现并挖掘的

    ▲张献忠和李自成 张献忠是明朝末年与闯王李自成齐名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清军入关后号称百万的李自成“大顺军”迅速败亡,...

  • 读《活法》有感——第二章 从原理原则出发考虑问题

    读《活法》有感--序 读《活法》有感--第一章 实现理想 读《活法》有感——第三章 磨练灵魂,提升心志 读《活法》...

  • 中国历史 明2022/5/27(216~219)

    闯王李自成 李自成祖辈世代务农。陕西灾荒数年,官府的税务却分文不减。李自成一家子,生活艰难,15年的李子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李自成》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ow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