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本书,忽然觉得有些事情我是不想知道,对自己保持神秘性。这不属于自欺,有点不着急的意思。但是没有看完。谁心情不错的时候都不会放一些格外重视书籍的名字,或深以为然的部分。
我读中学时有个同学与人关系都不错,遇见事情微微一笑,这在我看来就是伪善面孔。她关心的是让话题流动,而不是具体感受。可能话说回来,关心感受伤钱。都说没人跟钱过不去,我想那我就算一个。我始终都有那种青梗的状态,让我不喜欢怎么也不可以了。
保持在遇事不决的状态,挺多年,累了,就想说不行拉倒。
网络给我这种释放的空间。我几乎不是在维护人,而是让那些痛苦挥发。你怎么会懂?我是说,我遇见过的人,如果我理解你了穿插自己的想法是可以的,其余就免谈或很费劲。始终都是这样的。想到这一点,我保持我的倔强,和解并不是体现在这个上面。
昨天我同样写了好几篇文章,多少有点偏激或激烈,不过如果发出来会很有助于我持续阅读的状态。我最近对每个我想到的人,从出生到今天的人,都有很多针对性。我也并不希望无端如此,倘若我真那么做,我会将我针对到的人事物挪出视线范畴,这是最基本的尊重,推己及人的。我从不认为有人对我这么做,是因为我不够好。
对于规则我的确十分烦躁了。在爆发的临界点,每听大佬之类说辞我就格外介意。想当初,我知道我扮演一个角色并且没有金钱益处的时候,是可以做得特别趣味性。
这种清高真是够可怕。
它会阻碍我读写的心境,一直以来这么折腾,在于此。撒娇是讨好,刻意傲慢的玩笑是打压。我是个从来独行习惯了的人。这次若是再回到静默的土壤,我就不会再做新尝试,如果保持住了,也不会再进一步,仍旧是本心讨厌。
阅读充满自我的欢愉。我并不认为一个人读书多我就感到什么压迫感,我始终需要一个容器,我没有崇拜过读书很多的人。所以说自己阅读量极高的人,我首先会笑。我读得多与少与你何干呢。喜欢读什么和读什么都是时间与缘分的奥秘。
在朋友这层遮羞布——或许我病了吧,我的心态。相对于丝毫伪善,这种激烈我认为始终精进。
人们要的不同。对我而言,它锋利无比可能危险,但是,我仍喜欢。不会废弃这就是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