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工作今天必须完成,孩子明天还在
美西把孩子推出屋外,连带着玩具熊也一起扔了出去。任由孩子拍打着门大喊:“妈妈!妈妈开门!”
美西隔着门大喊:“你能不能消停点儿自己玩会儿。我要工作!你多大了你这么闹腾我,谁给你赚钱买玩具,谁给你买好吃的?”
小美西一脸失落的抱着玩具熊坐到沙发上自己看电视。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坐到肚子都饿了。她揉揉眼睛,又去敲妈妈的门:“妈妈,我饿了!”
美西不予理会。继续工作。直到半个小时后,爸爸回来了,看到小美西哭的像小花猫,饿的把桌子上的瓜子都嗑完了。爸爸心疼的一把揽过美西,一脚踹开卧室门。
对着美西一顿输出:“你是不是疯了!工作工作就知道工作,孩子一天没给喂饭,看看给孩子饿成啥了!你是不是亲妈?你还要不要这个家了?
人家老师都让亲子陪伴,你陪伴哪去了?一天把孩子锁在外面不管不问的。你是怎么给别人当妈的?”
美西无比冷漠的坐在写字桌前说:“我这个文件今天晚上必须交了,孩子明天也能陪,她不是六日休息两天吗?晚点儿陪能咋,矫情!”
我们永远没时间,所以永远都在处理最要紧的事情。于是陪孩子变得不那么紧急,和老公过二人世界也不是必须现在过。健身什么的等我把工作忙完,不然领导一直催。
我们的所有心智和带宽都被占满了,便活成了应付生活的模样。时间永远匮乏,金钱永远不够。想做的事永远延期,不得不做的事永远很多。
于是,我们永远没空。
如果只是暂时牺牲一点其他东西换来长久的幸福安康倒也值,最怕投入了那么多,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你被裁员的时候,孩子已经长大了,你想再履行亲子陪伴,不好意思,人家不用你陪了。你想起冷落了很久的老公,想和他过二人世界的时候,不好意思,老公已经不是你的了。
你不想对什么负责,什么就不是你的了。你不想对孩子负责,孩子就不需要你了。你不想对老公负责,老公就会去别的地方寻求补偿。再回首时,这些都不是你的了。
你或许会呐喊:“我没空啊!我忙啊!我不赚钱你养我啊?”
那么我问你:“你赚到钱了吗?”
是不是还是没有?你的钱也匮乏,爱也匮乏,人也匮乏,你有富裕的东西吗?没有对不对?
因为当匮乏进入你的潜意识,你就会自动排除除你关注点外的所有事情,哪怕那些事情会决定你将来的生活质量,你的命运。你都看不到了。
02抽象的灾难比不上现实的痛苦
自从小华开始卖保险后,她的朋友缘急速下降。她要是卖有钱人保险也就算了,她天天盯着我们这几个穷鬼朋友。我失业2个月,丹丹失业3个月。
但小华开口就是:“穷,更应该买保险。这样才能抵御风险。”她在说完这个话没多久,她自己把自己的社保断了。怎么?不抵御风险了?
这时候轮到我和丹丹劝她了:“失业是暂时的,你要是把社保断了,你生病了可咋办呢!”小华振振有词的说:“社保1800以上才能报销,我看病都花不了1800,省点钱吧!”
我和丹丹面面相觑,劝我俩买商业保险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
从心理学上来说,人们失去远见的原因是因为:抽象的灾难比不上现实的痛苦。
当人陷入经济匮乏感的状态时,他们更关注怎么省钱,而不是怎么配置手里的钱。即使明知道保险可以抵御未知的风险,但对于陷在匮乏感中的人是没用的。他们想象不出抽象的灾难,但是没钱却是实实在在的痛苦。
他们所有的带宽都被“我没钱”占满了,就不可能产生远见。
持续对自己匮乏资源的过度关注,让人心力交瘁,焦虑的同时也会降低智力。
大家要警惕这种匮乏感不是真的匮乏,是头脑感受中的匮乏。
举个例子:你口袋里只有100块,你好久没吃饭了。突然来了个商人卖东西。面前有AB两个选项。
A. 20元的面包+80元的书籍 B.20元的面包
不用怀疑,你会选B,你会买20元的面包,然后把80元存起来,下次再买面包。因为你觉得你没钱,这种指令你传给了大脑。大脑就做出来了这样的选择。
因为你匮乏,你就不会去拿80元买书。你觉得存起来更有安全感。
你现在的人生是在你的匮乏感指导下得到的。在每一次选择的时候,你原本可以用100%的心智去做更智慧的选择,但你的带宽充满了担忧,你无法100%调动它。它被匮乏占据了。
这些匮乏有可能是你父母的消费观植入你脑海的认知:“没钱,省着点花。”有可能是你小时候有饿肚子的经历,让你产生对匮乏的恐惧。你只能顾眼前的,你根本没有心力去顾长远的。
于是你每天都在应付现实的痛苦。如果,我是说如果,当初你的选择是20元买面包,80元买书,会不会博得一点点可能改变的机会?
如果这80元的书里教了你一些方法,一些技能,会不会你会有更多的选择?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惯性。你怎么做一件事,你就会怎么做100件事。
03 敬畏改变,因为逆人性
我们总觉得压力大,压力是什么?压力是匮乏感引发大脑产生的生理机制。你总想要更多,你却不擅长配置你已经有的东西。
你的优先级总是给马上能见到回报的东西。于是你忽略了那些需要你长期滋养的事物。你的孩子,你的爱人,你的脑子。
中国有个成语:管中窥豹,今天我再给补足后半句:只见成本,不见收益。
你只看到了你需要付出什么,完全无法动用心智的力量去预测你的收益。于是你的意志力都耗费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上,你抱着凡是看不到的钱的就是骗人的想法指导你的人生。
你觉得改变是睡醒一觉顿悟了吗?你觉得改变是发个毒誓开始行动吗?还是只要付出马上就有回报?
改变是需要我们去敬畏的。因为太逆人性了。想想我举得例子吧。多少人能做到只有100块的时候还能想到滋养大脑。都是先填饱肚子再说。存起来下次还能买4块面包。
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他们寻求改变,且对抗着自己的匮乏,一边匮乏,一边咬牙把书买下来。他们的生活永远留出一部分钱买知识。
三天两天你看不出什么,和你一样赚的捡破烂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但是几年过去了,你突然发现他们和你不一样了。他们变得睿智有深度,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选择权。
他们是一夜不一样的吗?是睡醒一觉不一样了吗?
你们的初始时间是一样的,他们宁愿少睡觉去提升自己,去陪伴家人,去教育子女。而你说:“我没时间!”
你们的初始财富是一样的,都是月薪三千五,忙成二百五。他们愿意拿出一部分钱来投资学习,并不是今天学了明天就能卖钱。他们在对抗着匮乏感,也需要咬咬牙才能买,毕竟现实也很痛苦,但他们不想未来也很痛苦。
钱永远不够用。看谁用。时间永远不够,看谁能挤。
你永远不明白为什么起跑线一样的人后来却变得那么优秀?一定是遇到机会了,遇到贵人了。
别傻了,贵人的七大姑八大姨还等着贵人扶持呢!你自己才是自己的贵人。
记住我说的:“你不是真匮乏,匮乏是你给大脑的信号。你必须用好你有的资源,不然你是没办法撬动更多的。不要陷在匮乏的虚假错觉中浑浑噩噩度日了。你明明可以更好的。”
对你有启发请点个赞赞吧~
原创:趣柠檬心理游戏庄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