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轰轰隆的雷声,伴着闪电风雨,迎来了立夏的节气。
在昨夜春天的梦里,在梦里,不仅有家乡的田野,村庄。还有乡亲,伙伴和父母苍老的身影。
立夏以后,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夏季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秦岭-淮河”是中国南北方的地理气候分界线。秦岭是关系中国南北气候的山,它是我国重要生态屏障,发挥着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冬天,秦岭阻挡寒潮南下进入南方地区;夏天,阻挡湿润海风进入北方地区。秦岭、淮河流域是南方多雨和北方干旱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降雨量急剧减少。
由于家乡地处淮河以北,属于淮北平原地区,正是家乡的麦子茁壮生长的时期。每年的春天时节,在家乡浓密的麦田里,村民们都会在麦田里套种一些豌豆的。那麦田里套种的豌豆秧,刚好都缠绕在一笼一笼的麦秸杆上,有的刚刚开出紫色的豌豆花,有的都已长出了饱满或嫩绿的豌豆荚。那嫩绿的豌豆荚,由于可以生吃,那是我们小孩子的最爱了。
记得第一次偷吃豌豆荚,是和奶奶一起到当时住在学校里三爸家走亲戚的时侯。在三爸家所住的学校校园外,都是一些麦田,由于一出校门就是麦田,我和堂哥,堂姐们一起,到学校外面的麦田里,寻找麦田里村民们种植的豌豆荚吃。那清脆还带些微甜的嫩绿的豌豆荚的味道,如今回想起依然还记忆犹新。
在我从村小到大队上学的时候,每天都要经过一片田地的。我和伙伴们在上放学的路上,也曾偷食过麦田地里村民种植的豌豆,我们一个个猫着腰,撅着屁股,背着书包,一个个沿着一笼一笼的浓密的麦田,去寻找麦田里的豌豆荚。几乎每人摘下一小把,就恐怕被村民发现,都匆匆从麦田里逃出来了。
记得有一次,我和伙伴们,到我们附近生产队的麦田里㩝草。我们一人挎着一个草筐,却发现了村民们麦田里的豌豆荚。由于我们不敢摘已经饱满的豌豆荚,怕摘回去父母责骂,却只摘些我们可以随时吃的鲜嫩的豌豆荚。当我们正开始摘的时候,却被村民发现了,吓的我们一个个像惊吓的地里的野兔似的,撒腿就跑。很不幸,那次偷食豌豆荚,却被村民逮住了,村民气的还把我们手里紧攥的几个鲜嫩的豌豆荚要回去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到麦田里去偷食豌豆荚了,即使看到田地边的豌豆荚也不敢去随手去摘了。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生长在穷乡僻壤的乡村的我们。所吃的零食都是一些瓜果和一些乡村田野里的庄稼。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回忆起来,那偷食豌豆荚的情景还依然记忆犹新,虽然已是中年,那童年的时光,仿佛就在昨天。
窗外依然雷声轰轰,夏雨正在清洗着春天的尘埃,我在立夏的清晨,记录着儿时的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