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
有人曰:人之初,性本恶。因为从第一声啼哭开始,我们就只会索取,人性的贪婪和欲望由此可见一斑。
在我看来,初次降临这个世界的我们,只不过是一张白纸,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至于在这张纸上,究竟会写下善,还是写下恶,完全在于从此以后漫长的人生境遇。
贪婪和欲望,并不是什么坏事,人要生存,就必须索取,只是要有个度罢了。在合理的规则范围内的光明正大的索取,非但不能禁止,还需要大力提倡。毕竟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靠着对美好物质生活的向往所驱动的。
但往往总有一些人,无法遏制自己的贪欲,不能掌控这个合理的度,无视规则的存在,逾越内心的良知,走向私欲膨胀的深渊。与此同时便产生了贪腐。
贪污腐败,政府恨之,百姓恶之,然贪腐的现象,却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古至今,从未禁绝。历朝历代都把贪腐视为心头大患,若不能有效遏止,便会有改朝换代的危险。
中国古代,惩治贪腐力度最大的恐怕要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了。朱元璋出身农门,家境贫寒,亲人因为元朝贪官的长期压榨,不是饿死,就是病死。因此,朱元璋特别痛恨贪官。
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规定凡官员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格杀勿论。他不徇私情,对于贪官,无论亲疏,一律惩处。
朱元璋杀贪,力度之大,令人咂舌,每年有逾万人因为贪污而被杀。为了震慑贪官,他还采用挑筋、断指、断手、削膝盖等酷刑。在严酷的镇压之下,贪腐的现象却始终没有得到禁止,甚至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
这其中的原因,与明初的官场制度是分不开的。一方面,明朝的官员俸禄极低,连家庭基本的温饱都无法保障;另一方面,朱元璋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思想教育的引领和良好社会风气的营造。
贪腐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当人们对挪用公款、变相套现、溜须拍马、投机取巧见怪不怪、深谙其道时,贪腐便应运而生。因为贪官首先也是个社会人,当他身处这样一个价值体系之中,他的思想便会受到这样的侵蚀,如果他的立场不够坚定,道德出现松动,当他看到身边的人这样做,他也会跟着学。
海瑞在担任淳安县令期间,为了治理贪腐,便从改变陈规陋俗开始,并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他废除了银两火耗、淋尖踢斛等历史悠久的俗规,彻底截断了贪官的非法财路,大大降低了百姓的税负。
起初,大家都很不适应,也很不以为然,以为海瑞只是做做样子,等过些时候,这些规矩还是会外甥打灯笼——照旧。
但是海瑞却我行我素,坚决到底。而且他自己从来不坐轿,坚持步行上下班,从不领火耗,每天吃青菜豆腐,穿着几件破衣服坐堂问案。
为了反抗海瑞,大小官吏一律告假罢工,县衙完全瘫痪。然而不可思议的事情却出现了,海瑞一个人承担了师爷、文书、治安等所有的大小事务。他还动员自己的家人砍柴、种菜、烧饭、洗衣,过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长此以往,罢工的官吏只好回归岗位,并且按照海瑞的要求,彻底改变了原来的行事习惯。
海瑞的方式不仅教育了身边人,而且也改变了社会风气。
这充分说明了治理腐败,不仅要有严格的制度体系,还要有持之以恒的教育引领。
人与生俱来,带着很多劣根性,比如人在一个相对私密、相对自由的空间,就会变得随意,放松对自己要求,想干嘛就干嘛。
比如在火车站排队过安检,总有那么一些人以耽误了时间为借口,找离安检最近的人,乞求让他插队。这时一个人成功了,接着便有了第二个人,第三个人……晕轮效应在人们的善意纵容下开始肆意挑战底线和规则。这里不排除确实有人是为了赶时间,但也不得不让人怀疑有些人的投机心理,或许只是为了不想排队。
这里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人性的私欲如果得不到遏止,就会肆意扩张;另一个就是有了规则,如果不去执行,就会失去权威性和约束的意义,成为私欲玩弄的笑柄。
规则的执行,不仅要严,而且要切中要害,注重抓早抓小。比如农民给庄稼除草,如果不在草刚长出幼苗时,就清理干净,任由其随意滋长,待荒草蔓延,便会跟庄稼抢养分,最后彻底霸占田地,导致庄稼营养不良,歉收甚至绝产,这时再去除草已毫无任何意义。
治贪的两个关键要素:思想引领和规则执行。前者在于营造一种水清清、天蓝蓝的氛围,在于给人的价值观念换上一股新鲜的血液,一股可以持续保持下去的清流,让人们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当作司空见惯的常事和行为处事的底线;后者在于约束存在侥幸心理的企图分子,避免触底反弹,杜绝一块臭肉坏了满锅汤的尴尬。
一个在疏,一个在堵,疏堵结合,相得益彰,长此以往,贪将焉存?
上周末去雁荡山,遇到一个优步司机,聊起了当地的婚嫁习俗。这里地处浙东沿海,由于地理位置的天然优势和当地居民的聪敏勤奋,经济发展迅速,人均GDP在全国遥遥领先。
人多有攀比心理,有了钱就开始讲排场,大家便在举办婚礼这件事上纷纷比阔,一家带动,全民响应,你用的豪车多,我请的桌数多,铺张浪费蔚然成风。而且一场婚宴下来,光红包随礼就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但是最近这几年,却出现了另一种让人不可思议的现象。大家办婚宴都不再收受礼金了,而且是发自内心的不愿收。如果谁送红包,就是打主人的脸,反而显得主人家里不够阔气。
当然这种自信也是靠着经济基础的支撑,但是却让人看到社会风气的引领作用,一家不收,两家不收,……慢慢地大家也就都不好意思收了。
于是这样,婚礼才真正回归到了喜庆热闹祥和的本来面目。大家推杯换盏,不带任何利益上的企图,脱掉伪善的面具,彼此祝福,真诚友善。
真正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难道不是这样吗?
当你为一笔不义之财而心生愧疚、坐卧不宁、夜不能寐时,你就对了!
当人们都觉得拿不该拿的钱是不对的,也不敢拿时,这就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