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医生曾经有过的误解。
感冒了就吃药,过几天感冒就好了,脚扭了就去医院绑石膏,过一个月拆掉,牙齿痛就去医院拔牙,这些曾经有过的确定性,让我潜意识以为医生是无所不能的。
仔细想起来,其实不是,尽管现代医学已经对疾病有了很多了解,尽管大城市的医院有先进设备,尽管医生能独立会诊时,都不再是小年轻,但他们仍然有局限。
入院的一系列排查,验血,胸透,CT这些,其实就是医生在做排除法,或在一步步核实自己的判断,医生就像在荆棘丛生的黑夜里前进,他们手里有个地图。
但是概率这事永远存在,判断失误的情况也不少,有些小病,判断失误也没啥,不耽误康复,但是大病的情况下,比如心脏病,微小的判断错误,可能没机会后悔。
医生组织,也就是医院对这事怎么办呢?首要是:去风险。这就是“签术前同意书”的流程,我们只听说过商场有霸王条款,餐厅有霸王条款,从来没听过医院有“霸王条款”。。。什么原因?是因为医院那些条款不霸王吗?
医生对自己在黑暗之中前进这一情况心知肚明,所以他们很少把话说死,但是病人没有清晰的认识,他们脑子里都把医生当做了神。他们对医生的云山雾罩,吞吞吐吐有自己的解释。
“医生应该知道一切,我挂号的那一瞬间他就啥都知道了,那他为啥还让病人做这么项多检查呢?因为想挣钱呗。”
这么想的人不在少数,所以当医生说:请病人留院观察时。揣着错误想法的病人并不在意,他们很难听得出医生的言外之意,这个言外之意有可能是:“我吃不准是怎么回事”。
医生无法对病人说:我没想好,我很困惑,您的这两个生理指标现在互相矛盾了,我要晚上回去给老师打个电话。或者上网查查。他没机会这么说,他要敢这么说,病人不全被吓跑了?
于是他用一堆的医学术语,把意思婉转表达出来,至于病人是不是能听懂这些术语,那就看缘分了。说不定有人能听懂呢?
所以,医院有个光环,这个光环是由病人奉上,双方共同维护着的,这光环人给了病人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病魔的力量。近乎是信仰。
一个信仰,越是非理性,越是不能解释,它的力量越强大。但有了信仰的同时,病人忘记了,医院不是万能的,医生也肯定不是神。
确定,一定以及肯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