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一篇《章台柳》描写了一段乱世中传奇的爱情,今天的这篇更文依然关乎爱情。
崔郊,唐宪宗元和年间的一个秀才。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诗被收录在《全唐诗》中,这是崔郊唯一一首传世之作,诗中的男主即是崔郊本尊。
崔郊也如同我们之前提到的写下“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崔护一样,凭借着这一首诗,千古留名。
崔郊本是一穷乡僻壤的穷小子,家境贫寒,为了谋生投奔到襄州的姑母家中,姑母念其努力上进,颇有文才,便收留了他。
崔郊面容俊朗,风流倜傥,颇有文人气质。一住进姑母家便俘获众多婢女的心。
姑母家有一位容貌俏丽的婢女,远近闻名。少男少女,情窦初开,两人一见倾心,两情相悦。
时光飞逝,婢女已出落得愈加娇俏可人,到了该出嫁的年龄 ,自有王孙贵族觊觎,登门求亲的络绎不绝。
家道衰败的姑母无奈便以四十万钱的高价将这个婢女卖给了当时任襄阳司空的于頔。
于頔此人,为当地权贵,家中世代为官,他曾诬告他人贪脏,强夺部下的女人,骄横闻名天下。试想,婢女落入这样的人手中岂不是羊如虎口。
崔郊惹不起于頔,但对婢女的感情却依然如故 ,日思夜想,念念不忘 。
这一年的寒食节,此女子随于頔到郊外游春,巧遇崔郊在一片柳荫下徘徊,崔郊趁人不备,偷偷作了一首诗赠予她: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后来,一个记恨崔郊的人把这首诗作为罪证,抄下来给于頔看。
于頔派人将崔郊请入府中,拿出他的那首诗问道:“这首诗是你做的吗?” 崔郊十分坦率的告诉了于頔他和那个婢女的夙因。
本以为于頔会大发脾气,但万万没想到于頔却做了一件成人之美的好事,他把刚刚娶过门的美妾归还给了崔郊。
于頔非常感慨地对崔郊说:“这个女子虽是我用四十万钱买来的, 但四十万钱算不得什么,你早该对我讲才是!
就这样有情人终成眷属,不仅如此,于頔还无偿赠送给崔郊万贯家财,让崔郊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原来,于頔虽然脾气暴躁,但却善待文人,他被崔郊与婢女的真挚感情所感动,于是成全了他们,也成就了一段佳话。
《赠婢诗》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唐•崔郊
赏析
这首诗的内容写的是自己所爱者被劫夺的悲哀。但由于诗人的高度概括,便使它突破了个人悲欢离合的局限,反映了封建社会里由于门第悬殊所造成的爱情悲剧。诗的寓意颇深,表现手法却含而不露,怨而不怒,委婉曲折。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公子王孙竞相争逐在后面,貌美的女子流泪湿透了罗巾。
公子王孙:旧时贵族、官僚,王公贵族的子弟。后尘:后面扬起来的尘土。指公子王孙争相追求的情景。绿珠:西晋富豪石崇的宠妾,非常漂亮,这里喻指被人夺走的婢女。罗巾:丝制手巾。
这句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即通过对“公子王孙”争相追求的描写突出女子的美貌。
下句以“垂泪滴罗巾”的细节表现出女子深沉的痛苦。
公子王孙的行为正是造成女子不幸的根源,然而这一点诗人却没有明白说出,只是通过“绿珠”一典的运用曲折表达的。
绿珠原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宠妾,传说她“美而艳,善吹笛”。
赵王伦专权时,他手下的孙秀倚仗权势指名向石崇索取,遭到石崇拒绝。石崇因此被收下狱,绿珠也坠楼身死。
用此典故一方面形容女子具有绿珠那样美丽的容貌,另一方面以绿珠的悲惨遭遇暗示出女子被劫夺的不幸命运。
于看似平淡客观的叙述中巧妙地透露出诗人对公子王孙的不满,对弱女子的爱怜同情,写得含蓄委婉,不露痕迹。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一旦进入深幽如海的侯门,从此心中爱恋之人便成为了陌路之人。
侯门:指权豪势要之家。萧郎:原指梁武帝萧衍,南朝梁的建立者,风流多才,在历史上很有名气。后成为诗词中习用语,泛指女子所爱恋的男子。这里是作者自谓。
这两句没有将矛头明显指向造成他们分离隔绝的“侯门”,倒好象是说女子一进侯门便视自己为陌路之人了。
但有了上联的铺垫,作者真正的讽意当然不难明白,之所以要这样写,一则切合“赠婢”的口吻,便于表达诗人哀怨痛苦的心情,更可以使全诗风格保持和谐一致,突出它含蓄蕴藉的特点。
诗人从侯门“深如海”的形象比喻,从“一入”、“从此”两个关联词语所表达的语气中透露出来的深沉的绝望,比那种直露的抒情更哀感动人,也更能激起读者的同情。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