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换了老师,是一个个子娇小的王老师。
因为她皮肤有点黑,又将头发梳得光溜溜的挽到脑后,如果她不说普通话,我差点以为她是非洲人。
在德国时,看非洲的女人,头发都是她这么梳的,只是非洲女人的头发都辫了无数个小辫子而已。
相对于前面两位老师的亲和力,王老师显得有点刻板。
无论是从教学上还是课后的互动上,王老师都没有前面两位老师随和。
理论课,她照本宣科地念,差点让我昏昏欲睡。
即如此,我们还是学习了不少新知识。
知道刚出生的婴儿,心脏只有20-25克,占体重的0.8%。
1-2岁时,心脏重60克,占体重的0.5%。
5岁时,心脏神经装置开始具有成人的特征,10岁时才完全成熟。
知道根据宝宝的各种“婴语”,判断宝宝的各种需求。
在做实操课时,她做的格外仔细,并且在做的过程中,给我们科普了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知识点。
如何给婴儿洗脸、洗头、洗澡,如何给婴儿做被动操。
三位老师,三种婴儿操。
徐老师教的是抚触操,意在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和亲子关系,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李老师教的排气操,意在帮助宝宝顺利排气,预防宝宝胀气和肠套叠。
而王老师今天教的被动操,有很多与李老师教的排气操雷同。
所不同的是,被动操做的步骤更多,让宝宝全身上下左左右右都运动到了。
总之三位老师各有所长,但这样频繁换老师也有弊端,因为不是同一个老师讲,所以学起来不连惯,有点费劲。有的内容还重复了,浪费了本就不多的时间。
如果学生这么上课,估计该废了!
不知道上边为什么这么安排?
反正我觉得理论乱糟糟的,实操课还行,各人有各人的压箱底绝活,也算各有千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