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爱之思给人力量的文字那些鼓舞青春的文章
《误杀》:从一场误杀行动深度剖析父亲对子女的教育意义

《误杀》:从一场误杀行动深度剖析父亲对子女的教育意义

作者: 璇子2199 | 来源:发表于2019-12-20 20:08 被阅读0次

    “我是一个没什么本事的男人,也没能让你们过得好一点,唯一能做的就是挡在你们前面。”

    这是一位父亲对妻子的承诺,对女儿们的担当,更是对家庭的责任。

    12月13日上映的《误杀》,奔着对陈思诚推理才能的好奇,对肖央、陈冲、谭卓实力派演员演技的认可,特意在上映的首日就去影院观看了这部电影。

    蒙太奇作案的瞒天手法,前后呼应的伏笔,多次出现隐喻的羊只,结尾开放式的留白,都让人连连称赞。然而,整部电影让我最为之动容的,还是肖央所饰演的父亲形象。

    肖央饰演的李维杰,是一个混迹市井的小民众,在女儿和妻子因为反抗暴力而误杀警察局局长之子后,他用自己的理性和机智勇敢地站在了妻儿的前面,为她们遮风挡雨,更为这个家庭负起了一个父亲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下面,我将根据《误杀》这部电影的三个细节走向,来深度剖析男主人公李维杰作为一位父亲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一、倾力付出:200铢的啤酒我可以不买,但女儿三天6000铢的夏令营一定要去

    在电影的开头,李维杰因为喜好泰拳而去观看了泰拳表演。看表演有好吃的助兴当然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是当小商贩向他递来200铢的啤酒时,他犹豫了,摸着兜里本就所剩无几的钞票,他忍住了没有买。

    因为想着家里还有妻儿要养活,因为想着自己看表演已经花费了家庭开支的一部分,所以,他舍不得。

    李维杰与大女儿平平的关系一直很平淡,没有过多的交流,在大女儿平平的心里更谈不上是一位称职的父亲。

    在一家子吃饭的时候,平平提出来想要参加学校的夏令营活动,李维杰想都没想就爽快答应了,可当妻子阿玉拿出夏令营的报名费用时,他却惊讶了:3天6000铢,这都抵得上自己近两个月的工资水平了。

    见他犹豫,平平心生不悦,认为父亲终究是舍不得将钱花费在自己身上,于是在给了父亲一个好脸色之后,生气的离开了饭桌。

    随后,镜头的切换是平平已经开始了夏令营的生活体验。当然,这一切都是父亲李维杰的倾力付出换来的。

    他可以在半夜跑到很远的地方去维修网络,也可以为了工作而任人差遣,更可以降低自己的消费欲望而节衣缩食,却唯独不能节省了教育,不能苦了自己的女儿。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父亲又何尝少呢?

    前不久的一个新闻,父亲因为自己患病需要昂贵的医药费用,为了不耽误家人,更为了不影响正在上大学的孩子的前程,他选择了一个人悄悄地离开医院,当家人们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孤独的离世了。

    父爱总是沉默的,他不会一天到晚将爱与关心挂在嘴边,更不会指望通过自己的付出换来些什么回报。

    他总是以自己的行动默默地付出着,只希望不给子女带来牵绊,只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过上更好一些的日子。

    在这样的父亲的教育下,孩子必然也懂得生活的来之不易,更会好好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从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更好的生活。

    二、误杀行动:我没能让妻子女儿不受到伤害,我能做的是让他们不再受到伤害

    在平平去夏令营的活动中,遇上了搭讪的警察局局长儿子素察,并不幸被素察给玷污了。在素察进一步来到平平家以不雅视频相要挟时,平平的母亲站了出来,一来二往的打闹间,两人错手将素察给“杀害”了。

    当时,李维杰正在外地维修网络而暂住休息,在拨打家中电话无人接听时,他已经冥冥中感到了不安,他急忙赶回了家中,这才发现真的出事了。

    在发现出事的第一瞬间,没有慌张,没有责怪,只有作为父亲的冷静与理性,他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观影经验第一时间分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安抚妻子和女儿的紧张情绪,并表示自己能够处理好这件事情。

    他利用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经过时间交错的空间演绎,带领妻儿共同制造不在场证明;他狠心用严厉的对话来训练妻儿可能面对的警察局讯问;他一个人默默转移了素察身体的阵地,为这场“误杀”留下了最后一个悬念。

    这一切,只为了站在妻儿的前面,为了保护他们,不让他们受到伤害。

    仔细看过电影的朋友都知道,虽然素察是平平用锄头不小心敲死的,但根据情节和剧情来看,素察当时只是被敲晕了,根本就没有死去。

    电影前部分泰拳中“咬舌”的假死,以及电影后部分推翻棺材上的血印,都可以说明,是李维杰最后利用“活埋”,结束了素察的生命。

    这一切,只为了不让妻儿再受到第二次伤害。因为他深知,如果素察没有死,以其家庭的权势和地位,妻儿一定会再受到危险,他们的生活将永无宁日。

    所以,他选择亲手结束了一个鲜活的充满着罪恶的生命,他选择自己独自抗下了杀人的罪名。

    一场误杀行动,让一个平凡的父亲以自己微弱的力量去对抗强势,用自己的智慧与理性战胜强势力量,并永远的守护住了自己的家庭。

    这样的父亲是勇敢的,更是博爱的。也恰恰是因为这样一个契机,让父亲与女儿之间的距离更加贴近了。

    三、自首担当:为了口琴进行的100分涂改,我怎能不以身作则?

    在影片的开头,李维杰曾许诺小女儿安安,若是期末考试有100分,就奖励她一个口琴。

    而在影片的最后,妻子阿玉拿来安安的试卷,上面写着100分,李维杰深吸了一口手中的烟,并说:给安安买口琴去。

    其实,聪明的李维杰怎会不知道,试卷上的100分是从70分涂改而来的呢。

    因为一场误杀行动,他用自己的聪慧和理智带领家人过关斩将,得以暂时逃过一难,可这一路的“浑水摸鱼”,都被年幼的安安看在了眼里。

    在大人看来是为正义而战,而在小孩子眼里,这却成了一场欺骗和隐瞒,会在不自觉中影响到孩子的言行举止。她会觉得,如果通过隐瞒能达到自己的目标,那一切就成了在所不惜。

    所以,当李维杰看到安安有了涂改试卷的不诚信行为之后,即使好不容易“死里逃生”,他仍然选择了将自己送回“虎口”,选择了自首。

    为了让安安知道:做人要正直,不能为了达到目的就“不择手段”地去隐瞒,哪怕只是一时侥幸蒙混过关,真相和正义最终仍会出现。

    于是,他以身作则,押上自己后半生的自由,用切实的行动给安安上了很好的一课。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子女有了不好的言行举止时,第一反应就是去责怪与批评,却不曾想过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行为。

    是因为自己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还是因为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

    殊不知,孩子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往往就在父母不经意间的言传身教。如果作为父母的你都做不到,又凭什么期望幼小的孩子能够做好呢?

    古罗马时代哲学家塞内加说:“教诲是条漫长的路,榜样是条捷径。”

    一百条“教诲式”的道理,不如默默无闻的身体力行。我们习惯了用教诲的方式,去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却忽视了,自己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四、结语

    要怎样的理智与冷静,才能在孩子错手杀人后,能快速地分析出解决办法,带领他们一同对抗权势。

    要怎样的博爱与温暖,才能为了保护孩子的周全,而心甘情愿的去承担杀人罪名。

    要怎样的坚定与担当,才能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去押上自己整个后半生的自由。

    这一切,在《误杀》这部电影里,肖央所饰演的李维杰就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也许,每个父亲都不尽完美与成功,但他们一定在用着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给予我们最好。

    而每一个在这种温暖呵护下长大的孩子,一定是幸福的、快乐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误杀》:从一场误杀行动深度剖析父亲对子女的教育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kc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