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思维与IP思维《波兄品牌笔记》311期

作者: 波兄品牌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19-05-27 06:43 被阅读0次

    原文地址:VI思维与IP思维    作者:波兄


    “思维模型是你大脑中做决策的工具箱。你的工具箱越多,你就越能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查理·芒格


    说VI与IP,必须先聊CI。

    CI源自上个世纪50年代IBM的品牌管理工具,包括三个部分:MI、BI、VI。如果把企业理解成一个人,MI就是大脑,VI提供颜值,BI负责言谈举止。

    CIS系统

    后来,也有人把听觉、嗅觉也纳入CI的范畴,也就意味着企业形象识别的解决方案里,又多了几个“工具箱”。

    华与华有一个观点,叫“所有的事都是一件事”,其中“所有的事”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这个大CI系统。那华与华是如何把它们做成一件事的呢?

    对,是超级符号。

    超级符号实质上还是VI思维,提炼一个符号(很多时候就是辅助图形),放大,再不断重复。当然它不只是超级视觉符号,还有超级话语符号。这就是华与华的“工具箱”。

    这套工具有没有用?有用!好不好使?好使!能解决所有问题?那就未必。靠一个工具显然是没法解决所有问题的,不能手里有把锤子,就看什么都是钉子。我们要先看看企业到底遇到哪些问题再思考选择什么类型的工具。

    A广告主说:“做无趣的广告重复,目标对象越来越反感。”

    B广告主说:“做有趣的内容创新,传播成本越来越高。”

    这看似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但我想通过两个例子来说说我的看法。

    第一个是百年老字号可口可乐,大规模投放广告时,可口可乐的包装绝对是老老实实的经典款,但我们在线下又能时不时看到它推出的文案瓶。为什么可口可乐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呢?这就涉及到它的品牌“工具箱”,一个负责“收”,一个负责“放”,收放自如,说的就是如此。

    第二个案例是新生代江小白,除了LOGO和品牌色有严格的标准外,其它内容几乎都是在依托IP在做创新,一路也是风生水起。

    不管是老字号,还是新品牌,在处理这一矛盾中各有各的杀手锏。昨天我说VI是落后产能,后来就有网友问那品牌该怎么搞?我借上面的案例总结一下,同时我也认为这将是一个趋势:

    品牌是正合,

    文创是奇胜,

    而IP是两者兼得。

    以台北故宫、诚品书店为代表的台湾文创,以熊本熊、夕张夫妇为代表的日本城市IP,以迪士尼为代表的美国IP产业巨头......在国内,旅游业文创一哥北京故宫,酒业“流量小生”江小白,原产地品牌褚橙,酒店界IP收割机亚朵......

    这是一个品牌文创化,文创IP化的时代。

    “所有的事都是一件事”,华与华这个观点我一直很推崇,但品牌已不仅仅依赖冰冷的“超级符号”,还要善于借用IP赋予品牌人格化基因,提升产品体验,激发内容自传播,进而使受众向粉丝转化,实现品牌视觉资产的增值与变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VI思维与IP思维《波兄品牌笔记》311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oq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