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属于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之为文字的艺术,我们读朱光潜的美学,就是了解这种艺术与世俗、艺术与人生的关系,可以为我们打开人生的另一扇门,看到不一样的人生风景,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看到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说,我们如今被纯粹理性所禁锢,这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生。
确实,如果我们不了解艺术,不懂的欣赏文学,那我们就只能生活在一个纯理性的世界中,不断的忍受现实欲望和所谓便捷的生活方式带给我们的异化,这让我想起前几天一个亲戚,年纪也就是六十岁左右,如今去医院都不能自己挂号和缴费,原因是机器代替人工,我们不否定这种技术带给我们的便捷和高效,但同样也异化了我们人类,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由过去的人与人的交流,变成人与机器的交流,因此艺术的有用之处就出现了,面对冰冷的机器带给人类的情感和思维异化,艺术审美的需要就体现出来了。
我们回到朱光潜的美学艺术著作中来,在他的美学著作中详细的阐释了这种理性的异化,和文学艺术审美的重要性,艺术是情趣的表现,人生如果离开了情趣也许就和机器无异,在他的字里行间中透露出的观点就是:没有艺术的人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人生。
创造和欣赏都属于艺术活动,一个没有创造和一个没有欣赏的人生,可以理解成是一个前后矛盾的名词,他把人生本身定义为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就是自己创作的艺术品,我认为这句话真的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对于自己创造自己的艺术人生,有着直接的主观决定性,我们可以把自己的人生完全的去艺术化,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人生就如一块顽石,有的人试图用一生把自己雕琢成一件艺术品,而一部分人却对自己这块顽石无动于衷。
对于艺术欣赏,我们总会有些不明白,甚至是不可思议,以至于表示怀疑,看着西方的一张裸体美女艺术油画作品,我们总会怀疑那些欣赏它们的艺术家,是在沽名钓誉、哗众取宠,我们总会怀疑他们的眼睛真的能看到除了敏感部位之外的“美”吗?忘记在哪里看到这样一句话来解释艺术审美,这句话是:是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
为此我拿一个最直观的例子来解释这句话吧,我把那副艺术品换成一篇文学艺术作品,比如我们如果生活在鲁迅的那个时代,我们生活在鲁迅笔下的那个村子,我们能看见什么?也许和其他村民一样,看到的祥林嫂也不过是祥林嫂,看到的孔乙己也不过是平常的孔乙己,我们也许就是那个冷眼看芸芸众生的店小二,我们也许就是坐在酒馆看谁谁谁去买被血浸泡过的馒头给孩子治病的人等等。
但是透过艺术审美的眼光去看鲁迅的文学作品,我们和整个世界就有了艺术的距离,在鲁迅作品里我们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而感到羞愧,我们看到愚昧,看到了那个时代人的劣根性,看到了那些人的无奈和悲伤,同时也看到了自己,这就是艺术审美,它让你看到我们曾经所看不到的东西,我相信如果大家明白这个道理,也就明白为什么艺术审美不会拿着小流氓的眼光,来看裸体女人的艺术油画作品,因为艺术具有纵深的眼光,一种看似虚构的艺术却比现实更真实!
有人说文学是无用的,有人辩解这是文学艺术的无用之有用,假如我们每天生活在风景区,我们住在一个旅游古镇,我们总会对自己身边的“美”置若罔闻,我们似乎根本发现不了这种美,我们也会怀疑为什么会有人千里迢迢来到你身边看这里的美景,我们也会怀疑自己竟然为了诗和远方背起行囊去远方,这完全可以解释文学艺术的无用与有用。
因为我们把身边美的东西一直当成一种功利性东西,比如美丽的街道当成一种可以去往你工作办公室的路而已,看见某座房子就想到它是谁的家,看到某个泉,就想哪天带着桶过来打点泉水回去(济南看见过市民去泉眼打水),这就是我们对“美”的存在的态度,我们一直把美当成一种功用,把街道,把房子,把泉水都看成一种功用化的东西,因此我们看不出它本身的美,如果我们把这种近距离推远,拉出一段距离使其产生审美距离,脱离了功用,于是美就出现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别人呆腻的地方,才能发现美是一个道理。
艺术家就是以这种视角看世界,我们大多数人却迫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把利害看得太认真,不能站在审美的距离之外看人生世相,于是这样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就除了饮食男女的欲求之外,其他无任何意义,这样的生活自然就没有了情趣,为什么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的文学界重新把文以载道的理论给否定,就是因为作为艺术的“文”一但用以“载道”的功用,这种艺术就失去了美,变成一种功利性的工具,以至于最终成为宣传工具,导致某个时期的混乱“恶果”。
如果我们回到朱光潜所说的艺术人生,从人生的角度去理解,在伦理上看人生有善有恶,从艺术审美的角度看,就是美和丑,那这种善恶美丑到底有着何种的联系?从某一个角度上说,伦理道德的价值都是联系着实用,而艺术的美丑是超实用的,具有艺术的审视都是超越这种狭隘的功利性伦理道德,上升为无所为而为的美感活动体验,在他们眼中,仁义忠信都是善,都是要与人群的幸福相互联系,而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本身的美,它不在于针对人群的效用(但也不代表对人群没效用),朱光潜这样解释,假如世界上只有一个人,他不能进行道德行为,但可以进行审美活动,善恶伦理是有所依赖,而“美”的价值是内在的。
有了情趣的生活,才会有艺术的人生,人可以把自己创造成有情趣丰富的,看到世间到处都是美的,同时去享受这种美所带给自己的愉悦,一种是把自己创造成情趣匮乏的,对于事物都没有任何的审美趣味,终日拼命解决自己所谓的被欲望遮掩的“温饱要求”。当我们嘲笑那些不修边幅的艺术家时,也许有些是在从事行为艺术,但不能否定他们也许有着自己的艺术人生。
文:饼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