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有时间去看婆婆,顺便看新房里还有啥需要添置的。
停车时看见楼门口,本来是绿化带的有限空地,新栽上了一片小葱。进家后才知道是婆婆授意,让她女儿们干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85716/3633c999dc49044e.jpg)
推门进小院还没进正屋,就听见小姑子声音,二嫂二哥来了,然后就看见婆婆的笑脸。
小姑子说休班加上请假,回来住几天陪陪老人。
婆婆的笑脸很是舒展,似乎皱纹少了一些,皮肤似乎白了些。我称赞婆婆像个脱产干部,婆婆笑了。
旁边的小姑子哈哈笑起来:那倒是真的,现在不用撵狗不用赶鸡,也不用拿个铁掀撅头去地里干活,脸都捂白了。
婆婆似乎很适应住楼房,坐在沙发上的她很贴实的靠近沙发,放松又惬意。
婆婆念叨着***搬过来了,昨天***来和她拉呱的,那天谁送她大葱的,那天谁送她香菜的,今天***又送韭菜来
尽管婆婆嘴里念叨的那些人我都不认识,但婆婆的神情告诉我,这些乡里乡亲们对婆婆都很好。
婆婆是村子几十年的老住户,公公曾经是德高望重的村干部。婆婆特别喜欢乡里乡亲来串门拉呱,她行动自如,现在连拐杖都不用了。说个话拉个呱,能听得清也聊得来,这幸福指数还是蛮高的。
住在乡下楼房里,周围都是几十年的熟悉人,串门拉呱是他们的生活模式。在熟悉的环境里,熟悉的人事物,才是婆婆的舒适区。
估算着婆婆的药应该吃的差不多了,查看婆婆药盒库存,果然只有十几天的量了。
婆冲我笑:药快吃完的时候,我给你打电话。
:你这一盒还能吃18天,记着呢,哪天拿的,吃多少天,大体上都知道。不用打电话,到时候就给你送来了。
手机的健康卡绑定了婆婆的名字,为婆婆拿药,似乎成了我这儿媳妇的专属福利。
去年用自己专业知识和大夫协商后,调整了用药。尽管费用更高,但是一天一次,一次一片,让婆婆用药的依从性更高了,效果也更好了。
婆婆的健康很重要,婆婆健康我们做子女的能更安心。
婆婆冲旁边的儿子说,***家烧火的新家式真好。
先生很是好奇:那是什么呢?
婆婆说:反正就是能烧火的。
旁边的小姑子笑起来:就是个燃气灶,咱们家是双灶,那家的是单灶,咱妈没见过就觉得很稀罕。
(小区的燃气暂时没通,各家还是用的煤气罐和煤气灶)。
婆婆和儿子到煤气灶旁边,很认真地对儿子比划着,她似乎觉得女儿给的答案不正确,试图再向儿子说明……
先生笑起来:那就是个煤气灶,咱的是双灶,能放两个锅同时做饭,人家是单灶只能一个锅做饭,你说谁家的好?要不再给你买个单灶去……
儿子说的话,婆婆似乎听进去哦哦的笑起来:那不用了。
旁边的小姑娘笑起来:我怎么说你就是不信,二哥说你信了吧。
卫生间的玻璃门上,小姑子贴上了玻璃纸,私密性更好了。
热水器的插座是拔下来的,我问咋不用,小姑子说老娘怕费电,这时候洗衣洗碗水又不凉,就把插座拔下来了。
看看婆婆我笑了,清楚知道多说也没用,节俭是刻在婆婆骨头里的改不了。装上热水器,姊妹们谁去照顾老人洗澡更方便。这个季节平日不用,谁洗澡的时候再用吧。
先生在厨房里比划着,计划在厨房里装个空调,厨房和卫生间窗户上需要安纱网。装空调后厨房门,还需要再变动一下。大门上的门锁,还需要调整。总之,家里花钱的事情还很多,这些都需要二儿子来操心费力。
厨房里一大包新鲜韭菜放在那里,婆婆说是***从地里割的刚送过来,婆婆让我拿着。
看着新鲜水灵的韭菜,真是喜欢,决定拿点,想找个袋子装点回家。
小姑子说,我们都摘干净了都带着吧,吃不了放冰箱里。婆婆也附和着说,搬家后今天这个送菜,明天那个送菜,这些韭菜都带着吧,家里菜多的是。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那就不客气了,决定全部打包带走。
一家人正说着聊着呢,住在附近的另一个小姑子老四抱着孙子过来了。原来里面大床上,还有一个睡着的小孙女呢。
老四照看孙子孙女,也常常过来陪伴婆婆,照顾老的小的很是辛苦,老四这段时间瘦了一些。婆婆偶尔还能帮忙照看一眼重孙宝贝,宝贝们在这里也给婆婆增添了无限的快乐。
小区里入住的人越来越多了,婆婆的日子越来越热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