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玩“阴”的织田信长
——读《日本文明的谜底》笔记

织田信长,一个日本战国时期偏守一偶的小诸侯。
他没有地缘优势,其领地尾张,狭小濒海,地势低洼,常受水灾,而他的周围全是能征善战的“牛人”“强人”;他没有团结一心的内部环境,在这片湿漉漉的土地上,织田家族进行了长达三代人的血腥内讧,元气大伤,而别人却在策马横枪,拓土开疆;他不具擅战之才,作为一名将领,无论是冲锋陷阵还是指挥谋略,都不如秀吉、家康、光秀等部属或盟友,他指挥的每一战打得都不顺利(这一点有些像曾国藩);他更不会以情带兵,人格魅力可以说是负分,性格暴躁,对部属态度恶劣,不留情面,没有一点体恤之情。按常理,别说成就大业了,乱世之下他生存都是个问题。
可就这么一个“无德无才”的弱者,竟然能“吊丝逆袭”,差点赢得天下!为什么?在我看来,擅玩“阴”的,是标准答案,没有之一。
1560年5月,今川义元打败松平元康,率4万大军逼近尾张。敌人兵强马壮、身经百战,又刚打了胜仗、士气高昂,而织田却只有5000兵力,且没有多少作战经验,作为指挥员的他,此前更没有指挥过一场像样的战斗。无论是守还是攻,他都不会有胜算。于是,绝境中的他“脑洞大开”,决定玩一回“阴”的。他不与敌人摆阵对峙,也不紧缩防线固守,而是亲领2000人的敢死队,利用熟悉地形优势,抄小路对敌进行偷袭。说来也巧,该他得逞。那天正好下雨,他们与今川军相遇时,正值午饭。今川正忙着与部下喝大酒,提前庆祝胜利呢!事实证明,喝酒不仅伤肝,而且要是喝错了时辰,还会要命。正当今川端着酒杯享受着部下的马屁时,织田军趁着大雨掩护,直接杀到中军帐前,老大今川义元就这么“挂了”!那时的军队大都是农民,打仗只是副业。中帅一死,再卖力卖命将来找谁要钱去啊?于是今川军大败。主帅带队、身入敌营,直取敌将首级,此前没人用过这招啊!正是这一颠覆性战法,使织田置死地而生,一战成名。400多年后,美国打伊拉克时,首选的也是“斩首行动”,但他们的主帅并没有也不需要亲自披挂上阵,只派了一支精干的特战队,但道理是一样的。
如果说,这一战是织田偷偷玩“阴”的话,那么长蓧之战,他就明着玩“阴”的了。1575年,织田和德川联合军与武田骑兵团对垒。“二田”相比,无论是兵员数量还是所处地形,织田都具有很大优势,但问题是,他的军队是战前临时拼凑的,什么人都有,战斗力可想而知。而武田军人数虽少一些,但那是一支数十年驰骋沙场的“老部队”,据说时速可达40公里,来无影、去无踪,号称世界最强(只是号称)。一群乌合之众怎么能架得住旋风铁骑的蹂躏?面对面对砍,肯定吃亏,怎么办?那就再玩“阴”的呗。于是织田决定,在他阵地前方里外三层修长栅栏,并命令士兵,开战后谁也不准冲出栅栏,只是躲在栅栏后面。干嘛,等死?不!是朝着冲过来的武田骑兵放枪。于是惨烈的一幕出现了!异常勇猛的武田军,在一次次冲锋中,成了织田军的活靶子,异常迅速地被打成了“筛子”。这一仗,与其说是打仗,不如说是一方对另一方的肆意屠杀。其实这种“龟缩”战术,在当时是为人所不耻的,不符合武士道精神啊!但,这就是织田信长,不择手段,只为胜利,让别人的嘲笑见他么鬼去吧!织田开创了把火枪用于阵地战的先河,而17年后,明朝大将李如松则用更加强大的炮兵,给织田曾经的部下丰臣秀吉上了一堂提高课。1592年,平壤之战,扛着火线枪、揣着武士刀的秀吉部队,被李如松率领的以大炮开道、马背加载火铳可移动射击的大明军队,打得满地找牙,并开始怀疑人生。
打败武田氏后,为夺取大坂湾制海权,继而占领极具战略地位的上町高地,1576年,织田信长随即向盘踞在那里的毛利水军发起挑战。织田想故伎重演,用长蓧之战的战术攻击毛利水军,可毛利比他还狠,直接远距离用燃烧弹和火箭进行火攻。织田军还没放枪,就被人家烧成了“火鸡”和废铁。大败后的织田信长,闭门总结教训,苦想破敌阴招,还真给他想出来了!这一招,除他之外,谁也想不出——成立装甲舰队。之后,他用两年时间打造出一支穿上铁甲的舰队。1578年再战,用钢铁武装到牙齿的织田军,轻而易举地击败毛利水军。织田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上町高地,后来他的部属丰臣秀吉在这里建造了大坂城。
这三场胜利,直接奠定了织田称雄诸侯霸业的基础,甚至几乎成就了织田一统日本的伟业。令人扼腕的是,四年后,“阴”了别人一辈子的织田,却被他的部下光秀在本能寺“阴”了一回,永远地倒在了那里。真是应了那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说有个野生黑猩猩群,原本秩序井然,不知从哪天起,开始乱了。那个排名老末的小个子猩猩,像发了神经似的,经常当着众猩的面,把一只不知从哪里搞来的大油桶敲得叮呤哐啷响。这让“老大”很狼狈,可又拿它没办法。久而久之,“老大”失去了其他猩猩对它的尊重与拥戴,最终那个小个子成了新“老大”。文章说,看似弱小的小个子,居然战胜了强者。它的武器不是体力,而是脑子。
在我看来,织田信长就是这样一个在日本战国诸强中,肯动脑子、善于用器的“小个子猩猩”。与其说他擅玩“阴”的,倒不如说他比别人更善于用脑子。因为弱小,他才会常怀患之心而不是高枕无忧;因为弱小,他才会积极进取而不是守成保守;因为弱小,他才会勇于打破旧观念,敢为人先、大胆创新、放手一搏。再引申一下,织田不就是整个日本的缩影吗?千余年来,天朝大国眼中的日本,蕞尔小国、弹丸之地,不值一提,更不足为患。但日本正如织田一样,它不妄自菲薄,不背负包袱,而是能够正视自己、懂得变化,因地制宜、因势而为,拧紧发条、励精图治,改革创新、发展壮大。直到上个世纪的那一天, 我们被它猛咬了一口时,才抚着滴血的伤口,满脸惊谔地看着它,还一时束手无策。历史教训应当铭记!
其实,强与弱,本就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切皆在人,一切皆有可能,关键在你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决心和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