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青春语文
【湿地课堂】“夜雨”群诗阅读课堂实录原创: 石忠冕  语文湿地

【湿地课堂】“夜雨”群诗阅读课堂实录原创: 石忠冕  语文湿地

作者: 六六小淘气 | 来源:发表于2018-11-04 06:04 被阅读44次

“夜雨”群诗阅读课堂实录

1

石忠冕

语文课堂只能教课文,肯定不是,还可以教学生什么?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诗歌阅读……这学期我开始尝试诗歌阅读,在读了大量诗歌和诗歌评论的作品后,我尝试“群诗阅读”。所谓群诗阅读,就是借鉴蒋军晶老师群文阅读的思想:“群文阅读就是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针对一个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议题可以是人文主题,也可以是作者、体裁、写作风格、表达方式、阅读策略等,非常丰富,非常多元。因此,我把这个依据成为‘议题’,而不是‘主题’”。这次我选的议题是“夜雨”,关于夜雨的古诗词很多,我精选了五首,五首词内容上有相关性,利于学生理解、背诵。

课题:“夜雨”群诗阅读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关于夜雨的诗歌。

2.理解诗歌通过某种意象表达某种情感的写作特色。

3.体会传统文化中文人通过“夜雨”传达的不同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诗歌通过某种意象表达某种情感的写作特色。

教法:诵读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初中阶段学过一首关于夜雨的诗,还记得吗?

生:《夜月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屏显: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师:(指导学生反复读第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我是诗中的“君”,你是诗人。我问你:归期是何时?

生:未有期。

师:什么时候回来?

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

师:你想不想回来?

生:想。

师:哪两句诗能表达“你”想回去?

生: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师:这首写夜雨的诗歌表现了作者李商隐什么情感?

生:思念之情。

二、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师:不知道是夜雨容易让人愁,还是从此啊,夜雨就成了思念的代名词,总之,很多文人在雨夜之时,写下了关于夜雨的诗句。我们看,他们表达什么。先看第一首,跟李商隐同时代的温庭筠,他是如何写夜雨的。

屏显:

更漏子·玉炉香

唐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师:这首词,你能找出一个关键词吗?它能概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生:秋思。

师:秋天有什么样的思绪?

生:离情。

师:离情是苦的,“谁”却不解这份离情苦?

生:三更雨。

师:知道三更雨什么意思吗。在古代,一晚分为五更。一更:19-21点,二更:21-23点,三更:23-次日凌晨1点,四更:1-3点,五更:3-5点。三更雨,也就是半夜的雨,也就是夜雨。

师:夜雨真是不解人意啊,不解人意,它不解离情的苦,不下了吧,不行,它还要滴在院子里的梧桐树叶上,“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指导学生朗读)真是“秋风秋雨愁煞人”啊。

师:同学们,是谁的离愁别绪呢。看词的上阕,猜是男人还是女人?从哪里能看出来?(指导学生朗读词的上阕)。

生:女人。“眉翠薄,鬓云残”能看出是女人。

师:画的眉毛的颜色退了,两鬓头发乱了,却无心打理。都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女子无心装扮,是因为丈夫不在家,女子觉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读出冷清的感觉来。(指导学生读上阕)

指导学生朗读全诗。

三、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师:一种秋思是离情,梧桐夜雨不解人的离情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学生读)

南北宋之交的词人万俟咏("万俟"是复姓,读mò qí)也深有同感,或许他是借鉴了唐代的温庭筠的说法,总之,他也说夜雨“空阶滴到明。”

屏显: 

长相思·雨

宋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指导学生朗读。

师:“长相思”是词牌名,这首词是词人早年所作,他屡试不第,羁旅异乡,几欲灰心,恰逢阴雨,彻夜难眠,有感而发。

师:“一声声”写什么?

生:写雨声。

师:“一更更”写什么?

生:写时间。

师:词人听雨听了多久?

生:好几个钟头。

师:为什么晚上睡不着?

生:梦难成,恨难平。

师:词人除了写雨,还写到一种意象?

生:芭蕉。

师:芭蕉树是什么样子,雨滴在上面什么声音。

生:叶子很大,有点往里卷,雨滴上去声音应该很大。

师:雨滴芭蕉的声音让词人“听雨消愁愁更愁”,他喜欢夜雨吗?

生:不喜欢。“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师:夜雨不知道发愁的人不喜欢听,还是“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指导学生朗读。

四、窗前谁种芭蕉树

雨滴芭蕉的声音让人“愁上加愁”,与万俟咏同时代的词人李清照也深有同感。

屏显:

添字采桑子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

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

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

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

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指导学生朗读。

师:这首词形式上有什么明显的特点?

生:有重复的句子。

师:有什么效果?

生:缓慢。

师:从音韵上有连绵悠长的效果,“阴满中庭,阴满中庭”突出芭蕉树树干高大,枝叶繁茂,进而烘托夜雨声音之大,“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更加烘托了悲凉凄清的氛围。

教师指导朗读。

师:有了这两位词人芭蕉夜雨的作品,雨打芭蕉成了凄凉悲伤的代名词。齐读本诗。

五、悲欢离合总无情

师:听雨啊,让人有思念之情,让人愁更愁,让人思念家乡,听雨还会让人感慨人生。

屏显: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你看,悲伤的爱情也有悲伤的美丽:从我爱你开始,到对不起结束。

指导学生朗读。师范读。

师:少年听雨在哪里?少年听雨——

生: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师:壮年听雨——

生: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师:而今听雨——

生: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师:你来问老师。

生:少年听雨——

师: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生:壮年听雨——

师: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生:而今听雨——

师: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师:作者少年风流、壮年飘零、晚年孤冷。读出这种“悲欢离合”来。

师生齐读最后两句。

指导学生朗读。

六、循环往复

雨不知道人愁啊,下起来没完没了。

屏显: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雨不知道人愁啊,下起来没完没了。“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李清照写雨点点滴滴下个不停,是这样写的:

屏显:

添字采桑子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

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

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

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

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雨不知道人愁啊,下起来没完没了。“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点滴霖霪,点滴霖霪”,雨下不停,愁思也无穷无尽。(指导读“点滴霖霪,点滴霖霪”。)雨滴芭蕉的声音,容易让人愁,万俟咏写过芭蕉,他这样写:

屏显

长相思·雨

宋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学生齐读《长相思·雨》。

“空阶滴到明”唐代就有诗人写了,他是温庭筠,他是这样写的,齐读:

屏显

更漏子·玉炉香

唐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夜雨就成了一种特殊的意象,表达愁绪,表达思念。最后齐背《夜雨寄北》。

课堂教学过程以指导学生朗读为主,一节课下来,很多孩子都能把五首诗全部背下来,大多数孩子都能背过其中两三首。课堂教学的设计也借鉴了王崧舟老师执教《枫桥夜泊》时“循环往复”的课堂“圆形结构”,这个设计思路,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本课所学的诗歌印象,学生的当堂背诵率也提高了。如果在将来的某个雨夜,学生能够脱口说出一两句关于夜雨的诗歌,“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也好,“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也罢,或者是“点滴霖霪,点滴霖霪”,这节课的意义就达到了。

石忠冕,语文湿地栖居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湿地课堂】“夜雨”群诗阅读课堂实录原创: 石忠冕  语文湿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tr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