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颈椎疾病、脊柱侧弯、骨缺损等等骨科问题涌现,骨科市场蕴藏着越来越多的新机遇。对2019年的医疗市场做了年中复盘后发现,今年骨科融资数为9笔,获融资的均为骨科植入物。预计到2022年,骨科植入物的市场规模将高达290亿元。目前,前沿人造骨生产公司正在研发可以“生长发育”、可以诱导细胞攀爬的人造骨。在医疗3D打印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就是骨科,大约占整个植入物市场规模的93%。骨科3D打印的团队众多,差异非常大,就连打印材料也各有不同。国内主要集中在金属和高分子材料上,国际上,多数国外厂商采用的是羟基磷灰石和聚乳酸复合材料,还有一些骨科辅助器械则采用的是石膏或树脂材料。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70874/49b2f765aa1f0e44.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70874/d706ab81117b3ada.png)
目前最常使用的材料是纯度96%以上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粘结剂降到4%以下。人造骨完全按人体骨骼的密度、组分来设计,羟基磷灰石材料也与人体骨骼无机盐的成分相同,可降解,因此可以诱导细胞攀爬,让人造骨在体内“生长发育”。纳米级羟基磷灰石(HA)这种材料天然具有很好的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但这种材料很难做成复杂的形状,尤其要做出具有力学梯度和仿生结构的复杂形状。
众所周知,人体骨骼具有明显的松质骨和密质骨的区分,在临床上,只有做出符合人体力学性能要求,具备仿生结构,并且保证骨骼的生物活性才有意义。现在,我国可以做到在常温下通过3D打印的方式成型,避免了高温烧结方式导致的人工骨中生物活性因子的死亡问题,也避免了二次消毒的污染问题。这为人体植入做好充分的准备。我国自主研发了世界首台可发育生物活性骨3D打印机,从材料、制造工艺和制造装备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该3D打印装备可以根据骨骼仿生设计数字模型,通过控制材料成分、打印路径制造出具有不同力学梯度的骨骼,完全实现骨骼强韧兼容特征,团队技术为将来的量产植入骨做好了充分准备。医疗3D打印整体面临的技术难点是如何保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尤其对于个性化定制的隐形正畸牙套,由于个性化产品很难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大多数公司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在剪切和打磨等工序依然依托人工生产。而我国已经有了自主研发的高度自动化装备,减少人工干预,基本实现智能制造过程,将个性化产品实现了批量工业化生产。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70874/9e840c7ebe0f3d1b.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70874/7ff5a425dc372679.png)
我们相信未来人和机器的结合,一定会是未来的趋势。就好比在身体内装心脏起搏器,这在60年前还是天方夜谭,现在已经成为常识。我们认为未来人造器官与人体的结合,一定会更加广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