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如果长时间不被修理好,同时无人居住,可能将会有更多的窗子被破坏;
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的垃圾。
这个现象,就是破窗效应。
对于一个喜欢买买买的购物狂人,经历了高强压工作,周末只想瘫坐在家的职场女性,家里的布置可想而知:从开始的不想整理,到后期的无视逃避,让屋子的活动空间越变越小。而这种状态,让近期即将搬家的我,感到无比焦虑。
「 扔东西的变态」
巧合的是最近看了一部神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让我对于归纳、舍弃有了全新的认知。
剧中讲述女主麻衣从小生活在一个杂乱无章的房子里,妈妈不擅归纳,任由家里物品随意摆放,而外婆是个囤积狂魔,厨房里永远堆满了与吃饭无关的东西,也习惯了在客人来之前拼命收拾,弄得整个屋子鸡飞狗跳。
麻衣17岁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失恋,让她伤心不已,并决定在自己的房间上吊,自杀前她环顾了自己的房间,觉得实在太糟糕了,想在轻生前收拾整洁。
竟从中体验到扔东西的快感,从此豁然开朗,将“断舍离”发挥到了极致。
经历了结婚、地震,麻衣搬入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和丈夫、妈妈、外婆一起生活,家里还多了两只猫。
麻衣严格的要求每一位成员遵守自己的归置规则,还开通了博客,记录日常扔东西心得,被网友称为扔东西的“变态”。
老公送的生日礼物,不太喜欢也从没戴过,扔!
已经被新的戒指替代的结婚对戒,扔!
保留了底片的同学相册,一年翻不了几回,扔!
虽说起初会有种种小矛盾,但通过麻衣的努力坚持,与家人的磨合沟通,营造出干净整洁的环境,让家庭中每一个人都慢慢享受到了“极简主义”带来的幸福感。
而剧中穿插的小动画,诙谐又可爱,两只猫咪化身猫型机器研究员,在“啥也没有研究室”共同研究“人类如何减少物品舒适的生活”。
他们采集了人类的种种归置烦恼,并给出了实用的解决方案。
第一:想减少物品,但是又很中意,不知道从哪个扔起?
推进式代替法,即把喜欢的转做他用。比如把特别喜欢的碟子当做宠物餐具,原来的宠物餐具扔掉。
第二:无论怎么收拾,房间都还是很乱?
同色等间距分隔布局法,将相同颜色的物品进行分类,给每个物品规定好场所,用完物归原位,摒弃有图案和花纹的东西,因为会造成视觉上的杂乱。
第三:为了分类购买了收纳盒,非常占用空间,让狭小的房间更挤了?
一物两用的重复法,比如在收纳盒上放上坐垫,可以变成座椅,两条洗脸毛巾替代浴巾。
第四:想扔东西,但是找不到合适的时机?
期间限定远距离法,把不知道要不要扔的东西,藏起来设定一段时间不去理会,来测试对物品的需求度,如果设定时间内想不起来,既可以扔掉。
第五:想要新东西,扔掉了很多旧东西,事后又很后悔,怎么办?
通过不扔东西来不增加东西法,对于扔掉可能会倍感可惜的东西,进行再次的保养翻新,可以重新恢复对它的喜爱,避免购买新物品。
「断舍离」
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弃多余的废物
脱离对物品的执念
这也是解开扔东西纠结的钥匙,被麻衣称为“跨越扔东西的K点”。
大多数东西,有了会更好,没有也无妨。
因此,我不再因为搬家这件事,让自己内心负担太重。我尝试用“断舍离”的方法,将大部分物品转赠给朋友,售卖给二手平台,过时无价值的丢进分类垃圾桶。
我只需要,带上几样必需品,去开启另一种极简的生活。
公众号:遇见五线谱。不会写文章的HR不是好员工,关于个人成长,职场进阶,带你装13,带你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