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忘忧社坚持写中国传统文化
【历史】大唐兴亡三百年|帝二代杨广败在年轻时一帆风顺

【历史】大唐兴亡三百年|帝二代杨广败在年轻时一帆风顺

作者: 地主家的傻狗 | 来源:发表于2020-04-12 08:51 被阅读0次

杨坚开创隋王朝,杨广作为帝二代,大好的形势,海量资源,硬生生给败光了。按道理他一生坐吃等死都不至于导致隋王朝覆灭,他到底干了啥?

他的失败,估计坏在他爹妈没好好教育他,年轻时太过一帆风顺,没经历啥大挫折,结果一旦面临大场面,心态就崩了。

杨广年轻时天赋极高,他爹十分看好他,觉得雄图霸业后继有人了。杨广自己呢,也没让大家失望,自己愿意勤学上进,借助拥有的资源和人脉,愣是把他几个兄弟都比下去了,可谓实至名归的继承者。

而他也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厉害的人,既然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那必然是要作出一番大事业的。

从他爹手中接过伟业,就已经是一片大好形势啊,他爹本身就是一个特别厉害的人了。做儿子的要如何才能将业绩赶超他爹呢?

他想到了,那就是要做他爹不曾做的大事。

比如挖掘大运河、修建长城、造龙舟(天子乘坐的龙舟)……大兴土木的后果就是要填进去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进而导致国库空虚。

瞧瞧,新官上任三把火,都是从搞建设开始,从古至今,从未断了传承。

其实杨广身边大把忠臣都进谏过意见,说啊,现在哪哪有灾情,应该先治民生;如此集中的大兴土木,导致国库空虚不行的巴拉巴拉…

但咱这位领导呢?视若无睹!开玩笑,有什么跟我现在建功立业重要,这要是做成,可是名垂千古的…

然后遇到高丽(边陲小国)不够奉承他这个皇帝,他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挑战,大腿一拍,决定出兵高丽,要灭了他这个不知好歹的国家。

后果可想而知,三战高丽都以失败告终,亏空的国库,国家到处伤痕累累,成年劳动力都被征兵战死沙场了,他这个领导却一点事都没有。

他看到的是一个满目苍夷的国家(其实都是被他给挥霍的),他想起了从前住过的江南水乡,那个充满诗意的地方,他需要调整自己(其实就是逃避自我,遮住自己的眼睛,掩上自己的耳朵)

让百姓活不下去,那必然会有动荡,所以全国各地大把有能人士看到这样一个怂逼boss,都兴起了要把他取代的想法,所以全国战乱疯起,只为了把这个没用的帝王取代掉。

而这个帝王呢?他杀了那些传递真实情况,忠心劝谏的臣子,觉得人家危言耸听。而他身边那些臣子为了活命,只能把这个帝王过滤掉危机消息,只传好消息。

结果这个帝王每天在行宫歌舞升华,莺莺燕燕,美酒佳人…典型的昏君模样!

是什么导致这个原本天赋异禀,拥有大才的人,最终堕落?我觉得这跟他爹妈没好好管教有关。

年轻时候的他,没经历过挫折,一切都顺风顺水,他不懂得世界上也有人不服他,不必看他脸色。他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集众家之所长才是治国的基本保障,他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太过自以为是…

有时候在想,为什么历朝历代都有父兄夺位厮杀的情景,我觉得这是领导者必须经历的吧,只有经历了这些腥风血雨,才能捶打血肉,重塑强大的心灵。

放到现代,也是四海内皆准的真理。

比如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好好读书,家里的事从不让孩子沾手,凡事亲力亲为。后果就是这个孩子上大学后,不会自己找学校,不会自己买飞机票,不会自己做饭,不会自己洗衣服,不会自理…

这些都是因为父母不曾让孩子有学习的机会。

再比如有些人天生心灵脆弱,被人一批评就心生怨恨,这个可能是因为从前经历的都是顺风顺水,都是阿谀奉承,都是好好捧起的经历。

一个人,如果不多方面经历,如果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有时候挫折不是坏事,它能让人越大坚强和坚定,从荆棘中走出宽敞大道,会让人更有幸福感。

关于写作也是如此,也许只有经历像我如今这样,想写却写不好,没人赏识,又赚不到钱的经历,也许对我未来的“高楼大厦”,才是“稳定地基”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大唐兴亡三百年|帝二代杨广败在年轻时一帆风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cc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