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研读魏书生老师《教学工作漫谈》第四辑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两节。魏老师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时,注重让学生在一年四季中观察大自然,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后,做到真情实感地表达,有时反复观察,反复修改文章,学生我手写我眼,兴趣浓厚。
魏老师在引导学生从观察的实际出发,学会比较观察,不能凭空杜撰,写作源于生活。不仅学会观察不同人的外貌,也观察体悟人的内心。有时两个月观察某个人的一种品格,通过一举一动,透视人物心理。
学生不仅观察人的某一方面的稳定品质,也观察人物的变化,甚至帮助人物发生改变,半年之久方才成文。由对人的观察延伸到对集体和社会的观察。学生有目的观察自我、观察自然、观察世界的意识和实践机会,帮助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提炼写作素材。
在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方面,魏老师经常进行小型记忆力比赛,有时定时不定量,有时定量不定时,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记忆力专项训练中更是引进外国有效的练习方法,20秒记忆顺序不同的15个数字,并且进行了改变,也可以进行15个汉字或英文字母的练习,效果如期而至。
另外,做记忆体操也是每天必不可少的项目,每天利用20分钟背诵各科知识,背诵美篇佳作,坚持每节课前口头作文等,让每个学生充分得到锻炼。在引导学生进行记忆训练的同时,适当讲一些记忆的心理过程和记忆方法,对学生的帮助也很大。不知不觉学生学会链式、五步、形象、夸张、图表、联想等十余总种记忆方法,收获颇丰。
读了这部分内容,我体会到学会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魏老师在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会主动观察、比较观察,学生从外在到内心,从当下到变化,一切尽收眼底,写作的源泉绵延不断。有了实践更要有积累,良好的记忆力来自科学的训练方法,魏老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手段,借助比赛、操练、课前分享和方法指导等方式,把枯燥的记忆活动变成学生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乐趣,设置开放可达成的记忆内容,更是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学生频频尝到战胜自我的快乐,学习的乐趣便在于此。
教学中不定期进行记忆比赛时而有之,常用的是比比谁记得快,今后在记忆方法和训练时机更要经常化和序列化,持续增强学生观察和记忆的能力。而对于学生个体内的差异也要高度重视,把它作为一种资源充分利用,每天开展记忆游戏或竞赛,让学生每天看到自己的进步,教给实用的观察和记忆方法,在不断超越自我中,催生学生乐学善记的动力。同时,小组成员间互相帮助,分享各自的方法,互相鼓励彼此的进步,获得认同感,增强信心和能力。
网友评论